摩托日記

摩托日記

真人真事改編,來自阿根廷的23歲醫學院學生CheGuevara在1951年間與好友亞柏托完成了以機車環遊南美一圈的壯舉,過程充滿淚水與歡笑,這趟開拓眼界的旅程同時造就了一個舉世聞名的革命英雄。影片來自於切·格瓦拉在旅途中寫下的日記,那時,他還叫厄內斯托·格瓦拉。他在日記的結尾寫道:“寫這本日記的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死了。組織與打磨過這本日記的那個我,早就不再是我;至少現在的我,已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我了。漫遊南美洲對我造成的改變,遠遠超過我所能預見的。”

基本信息

劇情介紹

電影講述了一次南美旅程如何激發了切格瓦拉全新的世界觀,使得革命熱情開始在他心中萌芽生長。格瓦拉(蓋爾·加西亞·貝納爾 Gael García Bernal 飾)當年23歲,意氣風發,躊躇滿懷,是一個醫學院的學生。他對外面的世界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於是和朋友艾伯特踏上了拉丁美洲的長長一串旅途中。他們騎上機車,風馳電掣的出發了,卻不料機車很快就報了廢。但這卻一點沒有影響年輕人的激情,二人靠搭便車來完成剩下的旅程。穿過拉丁美洲古老的文明遺址,穿梭於各個國家各色人群中間,他們開始真切感受到社會的真相、生活的苦難。當深入到亞馬遜河流域的麻風病人區時,他們被所見所聞深深震撼。切格瓦拉開始思考宏大深奧的命題:人類、社會、經濟、文明,人類的苦難、快樂的定義.

演職員表

《摩托日記》海報《摩托日記》海報

導演 Director:

*沃爾特·塞勒斯Walter Salles

編劇 Writer:

* 喬斯·里維拉 Jose Rivera .....(screenplay)

* Ché Guevara .....(book Notas de viaje) (as Ernesto Guevara)

* Alberto Granado .....(book Con el Che por America Latina)

演員 Actor: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Gael García Bernal .....Ernesto Guevara de la Serna (Argentina)

* 羅德里格·德拉·塞納 Rodrigo De la Serna .....Alberto Granado (Argentina)

* 米亞·梅塞德斯 Mía Maestro .....Chichina (Argentina)

* Mercedes Morán .....Celia de la Serna (Argentina)

* Jean Pierre Noher .....Ernesto Guevara Lynch (Argentina) (as Jean-Pierre Noher)

* Lucas Oro .....Roberto Guevara (Argentina)

* Marina Glezer .....Celita Guevara (Argentina)

* Sofia Bertolotto .....Ana María Guevara (Argentina) (as Sofía Bertolotto)

* Franco Solazzi .....Juan Martín Guevara (Argentina)

* Ricardo Díaz Mourelle .....Uncle Jorge (Argentina) (as Ricardo Diaz Mourelle)

* Sergio Boris .....Young Traveler (Argentina)

* Daniel Cargieman .....Young Traveler (Argentina) (as Daniel Kargieman)

* Diego Giorzi .....Rodolfo (Argentina)

* Facundo Espinosa .....Tomás Granado (Argentina)

* Matias Gomez .....Kid (Argentina) (as Matías Gómez)

* Diego Treu .....Kid (Argentina)

* Ariel Verdun .....Kid (Argentina) (as Ariel Verdún)

* Gustavo Mansilla .....Kid (Argentina)

* Susana Lanteri .....Aunt Rosana (Argentina)

* Natalia Lobo .....La Negra (Argentina)

* Maida Andrenacci .....Chichina's Friend (Argentina) (as Maída Andrenacci)

* Bárbara Lombardo .....Chichina's Friend (Argentina)

* Dana Frijoli .....Chichina's Friend (Argentina)

* Valeria Echeverria .....Chichina's Friend (Argentina) (as Valeria Echeverría)

* Ariel Prieto .....Chichina's Friend (Argentina)

* Matías Strafe .....Chichina's Friend (Argentina)

* Nicolas Watson .....Chichina's Friend (Argentina) (as Nicolás Watson)

* Carlos Rivkin .....Horacio Ferreyra (Argentina)

* Elvio Suarez .....Uncle Martín (Argentina) (as Elvio Suárez)

* Pablo Villarrazza .....Esteban Aguirre (Argentina)

* Liliana Kolinsky .....Chichina's Mother (Argentina)

* Guillermo Ojeda .....Men with Oxen Cart (Argentina)

* Oscar Alegre .....Don Olate (Argentina)

* Fernando Llosa .....Von Puttkamer (Argentina) (as Fernando Ignacio Llosa)

* Marta Lubos .....Schatzie von Puttkamer (Argentina)

* Cristián Chaparro .....Luna (Chile) (as Cristian F. Chaparro)

* Cristian Arancibia .....Tulio (Chile)

* Gabriela Aguilera .....Piedad (Chile)

* Juan Maliqueo .....Araucano Father (Chile)

* Samuel Cifuentes .....Araucano Son (Chile)

* Constanza B. Majluf .....Chilean Sister (Chile)

* Evelyn Ibarra .....Chilean Sister (Chile)

* Victor Hugo Ogaz .....Young Man (Chile) (as Víctor Hugo Ogaz)

* Fernando Farías .....Fire Chief (Chile) (as Fernando Farias)

* Maximiliano Toledo .....Ca±aco (Chile)

* César López .....Fireman (Chile) (as César Lopez)

* Pablo Macaya .....Janitor (Chile)

* Rosa Curihuentro .....Doña Rosa (Chile)

* Erto Pantoja .....Mechanic (Chile)

* Vladimir Paredes .....Truck Driver (Chile)

* Brandon Cruz .....Miner (Chile)

* Vilma M. Verdejo .....Miner's Wife (Chile)

* Jaime Azócar .....Mine Foreman (Chile) (as Jaime Azocar)

* Maria Esther Zamora .....Chipi Chipi Band Singer (Chile) (as María Esther Zamora)

* Pollito Gonzalez .....Chipi Chipi Band Pianist (Chile)

* Jorge Lobos .....Chipi Chipi Band Percussionist/Trumpeter (Chile)

* Cuti Aste .....Chipi Chipi Band Clarinetist/Accordionist (Chile)

* Robert Lindl .....Chipi Chipi Band Double Bass Player (Chile)

* Gustavo Morales .....Félix (Peru)

* Gustavo Bueno .....Dr. Hugo Pesce (Peru)

* Maria Beatriz Abele .....Zdenka Pesce (Peru) (as María Beatriz Abele)

* Jonathan Balbis .....Luis Pesce (Peru)

* Matias Delgado Rizzi .....Tito Pesce (Peru) (as Matías Delgado Rizzi)

* Jorge Rodríguez Paz .....Peruvian from Canepa (Peru)

* Jackelyne Vásquez .....Luz (Peru)

* Ernesto Cabrejos .....Card Player (Peru)

* Víctor Ángeles .....Card Player (Peru)

* Willy Gutiérrez .....Card Player (Peru)

* Gerald Mayeux .....Card Player (Peru)

* Matías Gomez .....Card Player (Peru)

* Jorge Chiarella .....Dr. Bresciani (Peru)

* Ricardo Velásquez .....Banca (Peru)

* Carolina Infante .....Sister Margarita (Peru)

* Nidia Bermejo .....Young Indian Nurse (Peru)

* Carlos 'Caitro' Soto de la Colina .....Papa Carlito (Peru)

* Delfina Paredes .....Mother Sister Alberto (Peru)

* Nemesio Reyes .....Leper from San Pablo (Peru)

* Hernan Herrera .....Leper from San Pablo (Peru) (as Hernán Herrera)

* Antonella Costa .....Silvia (Peru)

* Igor Calvo .....Dr. Souza Lima (Peru)

* Alberto Granado .....Himself (uncredited)

* Gustavo Pastorini .....Passenger (uncredited)

製作人 Produced by:

* 丹尼爾·布爾曼 Daniel Burman .....co-producer

* 羅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 .....executive producer

* Diego Dubcovsky .....co-producer

* Mónica Lima

* Michael Nozik .....producer

* Edgard Tenenbaum .....producer

* Karen Tenkhoff .....producer

* Paul Webster .....executive producer

* Rebecca Yeldham .....executive producer

原創音樂 Original Music:

* 古斯塔沃·桑多拉拉 Gustavo Santaolalla

攝影 Cinematography:

* Eric Gautier

剪輯 Film Editing:

* Daniel Rezende

選角導演 Casting:

* Walter Rippell

藝術指導 Production Designer:

* Carlos Conti

美術設計 Art Direction by:

* Coca Oderigo

* Laurent Ott

* Maria Eugenia Sueiro

布景師 Set Decoration by:

* Carlos Conti

服裝設計 Costume Design by:

* Beatriz De Benedetto

* Marisa Urruti

副導演/助理導演 Assistant Director:

* Federico Berón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 Márcia Faria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 Claudio Leiva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 Samuel León .....assistant director

* Pablo Ramos .....director help

* Claudio Reiter .....assistant director

* Sara Rossi .....assistant director

* Julia Solomonoff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角色介紹

《摩托日記》劇照《摩托日記》劇照

真人真事改編,來自阿根廷的23歲醫學院學生Che Guevara在1951年間與好友亞柏托完成了以機車環遊南美一圈的壯舉,過程充滿淚水與歡笑,這趟開拓眼界的旅程同時造就了一個舉世聞名的革命英雄。

切·格瓦拉是挑戰強權的革命家,然而,除了一把叛逆的長髮,你對他的一生又知多少?1952年,兩個阿根廷大學生決定要來一次自由行,駕著Norton 500機車橫越南美洲,路程超過一萬三千公里,途經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等地,但旅程卻沒有想像中美好。他們眼前所見的,儘是貧苦大眾遭強權剝削的慘況;一場關乎人性鬥爭的風暴,在他們的心中靜靜地開始革命。一個旅程,足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而這個人的改變,卻改變了整個世界。

1952年,兩個年輕的阿根廷人歐內斯托·格瓦拉與阿爾伯托·格蘭納多一同出發沿著公路開始進行一次“尋求和發現真正的拉丁美洲之旅”。23歲的歐內斯托是一名學習麻風學的醫學院學生,29歲的阿爾伯托則是一名生物化學家。影片講述的是這兩個年輕人為了揭示在拉美大陸上生活和存在的人們與社會所具有豐富而複雜的“本質”及根源。

1952年1月, 23歲的格瓦拉還只是一個沒有拿到文憑、主攻麻風學的醫學院研究生,但在按捺不住的瘋狂青春的驅使下,他毅然告別了父母和女友,與好友——29歲的生物化學家艾伯特匆匆忙忙地抱著帳篷被褥上路了。在格瓦拉和艾伯特的眼中,地圖上那條跨越美洲的美麗曲線正在向他們招手致意,“快快快,前方猶如聶魯達的愛情詩般美好”……就是這種對未知事物懷有的無限探索的興趣,使他們並肩駕著諾頓500機車,開始了穿越阿根廷、智利、秘魯、古巴等拉丁美洲國家,為期8個月的旅程。

為了這段可謂非常浪漫的冒險旅程,兩位好友離開了他們熟悉且優厚的生活環境——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開始了一段與一輛老舊蹣跚的1939年產的諾頓500型機車相伴的日子。儘管這輛老氣的機車在他們長達八個月的旅行過程之中就已經宣告崩潰了,而這兩個年輕人卻執著向前,靠沿途搭車來完成剩下的旅途。當他們開始在沿途所遇到的不同人們的眼中看到一個個完全不同的拉丁美洲的時候,加上他們自己所直接看到的拉美大地上的各種各樣地理環境等,使得二人開始對這塊神秘的土地產生不同的看法和觀點。在探尋著名的古老印加文明的過程中,他們來到了宏偉壯觀的印加遺址“馬丘比丘”廢墟,這一歷史遺留的文化遺產對這兩個年輕人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甚至是衝擊。當他們來到秘魯境內亞馬遜河流域的深處的時候,他們被在這裡居住的人們的落後、愚昧與無知所震驚。從而也引發了了他們種種的疑問——人類社會的文明空氣何在?經濟社會的發展價值何在?這對年輕人的這段不尋常的經歷不但對他們日後的人生旅途有著深深的影響,同樣也喚醒了他們周圍許多人沉睡已久的內心世界……

摩托日記摩托日記

儘管一路上經歷了不少的顛簸與艱苦,但他們仍繼續前行,體驗著旅途中的歡樂與艱辛

,從機車壞在半路到被貨船運走而不覺,從戀愛、喝酒、打架到救火做消防員。這段旅程最開始也許還只是新奇的冒險,但當兩位年輕人體味到他們所在的拉丁美洲的社會與政治問題,他們旅行的基調也就完全改變了。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異的事物不斷地轉變著他們對事物的看法與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觀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著他們,而在亞馬遜河深處的麻風病人隔離區的所見又使他們質疑所謂的被經濟定義的“進步”究竟有何價值。一路上的所見所感對格瓦拉日後的轉變有著一定的影響,也直接激發了他日後成為一位叱吒一時的革命者。

在智利那種“不是人走的路”上,兩個人遇到了一家窮得連最後一塊貧瘠的土地也被地主剝奪的背井離鄉者,他們的“幸運”就是能在附近的礦山找到工作,而礦山老闆連一口水也不給他們喝,這次遭遇讓格瓦拉經歷了“生命中最寒冷的夜晚”,眼前的世界與他們享受的生活相距是那么遙遠。

隨後一路上所感受到的新鮮事物連續不斷地衝擊和轉變著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以及看待事物的角度,印加文化的奇觀、馬丘比丘的美深深地震撼著他們,而在旅程的最後一段時間,也是格瓦拉24歲生日那天,他們來到秘魯山區的麻風病人隔離區,與麻風病人共處的親身經歷更使得他們不得不開始質疑——被經濟定義的所謂的“進步”究竟有何價值?

旅程雖然結束了,但窮苦的人民、無依的孩童、艱難的礦工、疾苦的病人……滿眼無情仍時時衝擊著他們的神經,同時樂觀的美洲人跳起的溫情的舞蹈,舞步間釋放的那種種的不快與不幸,以及那份隨著美妙的音樂適時而來的天性里的自由,更讓他們久久難以釋懷…

摩托日記摩托日記

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可以說演藝界的幸運兒,自從2000年以在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圖的《愛情是狗娘》中的處女表演得到大家的喜歡與認可後,演藝事業便直上青雲。出道幾年內就參演了《衰仔失樂園》、《阿瑪羅神父的罪惡》和今年坎城開幕片《不良教育》,大大小小的表演獎也是獲了不少。這一次更是有機會在《摩托日記》中擔綱出演年輕時的格瓦拉。導演認為無論是從外形還是氣質上考慮,貝納爾都是這個年齡段的出色演員中最適合出演這個角色的。而且在導演沃爾特·塞勒斯看來,貝納爾是這部影片的一劑催化劑,他那旺盛的精力和對角色不斷的探索都鼓舞著劇組人員繼續前進。他說在拍攝此片時,他仿佛伴著格瓦拉走完了旅程,而年輕格瓦拉的生命也成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這不是貝納爾第一次出演公路片,《衰仔失樂園》中他也演繹了一段青春之旅,或許是這些公路片的拍攝經歷給他的影響,他還準備像他所飾演的年輕的格瓦拉一樣,逆流橫渡亞馬遜河。

艾伯特的扮演者阿根廷人羅德里格·德拉·塞納是一位演藝多面手,在舞台劇、電影、電視方面都有良好表現。導演將他視為這次選角的最大收穫。塞勒斯覺得羅德里格不但與年輕時的艾伯特的外形極為相似,而且他還是一個有著老牌演員特質的年輕演員,就像維托里奧·加斯曼和阿伯特·索迪一樣,能把幽默與戲劇性融合在一起,總是會給我們帶來驚喜。另外,還有一點也值得一提,羅德里格還是格瓦拉的親戚。

如果你看過阿根廷影片《探戈》,你一定會記得片中那個聰明、感性、美麗的艾琳娜,她的扮演者是歌舞影三棲演員米亞·梅塞德斯。雖然她的聲音早已在《埃維塔》中出現過,但是大家熟悉她還是從她的處女表演《探戈》開始,之後她又出演了《時間密碼》、《旅館》、《亂世姐妹花》、《弗里達》。這一次她在《摩托日記》中飾演格瓦拉的女友。

幕後花絮

溫暖的《中央車站》讓我們記住了導演沃爾特·塞勒斯,這位拒絕用英語寫法稱謂自己國家的導演(他讀巴西為Brasil而非Brazil),這位巴西影壇的中流砥柱。他在上世紀80年代以紀錄片進入影壇,1991年的處女作《曝光》反響平平,1995年他拍攝了一部後來被認為象徵著巴西電影復甦的《異國他鄉》,受到了國際影壇的廣泛好評。1998年表現感性細膩的人性美的《中央車站》感動了觀眾,也獲獎無數。後他又拍攝了粗獷磅礴的《太陽背後》,獲得了02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因其在電影領域內的成就,素有"藝術之都"的米拉麥克斯公司與他簽下了許多片約。近幾年來,沃爾特·塞勒斯開始把精力轉移到扶持年輕導演上來,作為製片人,他參與製作了《上帝之城》、《薩塔夫人》等新銳導演的影片。

導演華特沙勒斯(Walter Salles)1998的作品【中央車站】以公路電影為經,女主角多拉帶著小男孩喬舒亞返家尋親的故事為緯,譜寫出一曲溫柔包容的南方之歌。該部電影來年以橫掃千軍之姿,囊括諸多全球一流影展重要獎項,包括柏林影展金熊獎、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最佳外語片,以及奧斯卡金像獎、法國西澤獎、獨立精神獎等提名。其耗時五年的最新作品,即是根據南美革命英雄切?格瓦拉年輕時的旅行記事「革命前夕的機車之旅」(The Motorcycle Diaries)改編。而飾演青年格瓦拉的演員,則是曾演過【你他媽的也是】,有西班牙語系梁朝偉之稱的俊秀小生蓋爾嘉西亞?貝納Gael Garcia Bernal。他靦腆中帶有剛毅的獨特魅力,以及放電力超強的雙眼,不但吸引華特?沙勒斯的目光,就連西班牙國寶阿莫多瓦也讚譽有加。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構想是來自在全球影迷中擁有崇高地位,如今則以舉辦「日舞影展」(Sundance Film Festival)不斷提攜後進的勞勃?瑞福。在他的鼓勵下,華特?沙勒斯才終於鼓起勇氣,將格瓦拉充滿魅力的青春紀事搬上螢幕,與全世界觀眾見面。

幕後製作

影片來自於切·格瓦拉在旅途中寫下的日記,那時,他還叫厄內斯托·格瓦拉。他在日記的結尾寫道:“寫這本日記的人,在他重新踏足阿根廷土地的那一天起就已經死了。組織與打磨過這本日記的那個我,早就不再是我;至少現在的我,已不再是過去的那個我了。漫遊南美洲對我造成的改變,遠遠超過我所能預見的。”

《摩托日記》是根據格瓦拉家族提供的日記拍攝的影片。在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它曾與中國影片《十面埋伏》一起,代表亞洲與拉美的新興力量,參與最佳外語片獎的角逐。雖然最終只獲得了最佳歌曲獎,但有關“格瓦拉的故事”因此而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來自巴西的導演沃爾特·塞勒斯曾憑藉影片《中央車站》享譽國際影壇,是無可爭議的巴西電影界的領軍人物。他擅長處理平淡的題材,在《摩托日記》中,面對革命偶像切·格瓦拉,沃爾特·塞勒斯沒有選擇他轟轟烈烈的鬥爭經歷,而是選取了格瓦拉年輕時的一段旅行經歷,表現他在追尋理想的路上逐漸找到自己定位的心路歷程。

影片的主演蓋爾·加西亞·貝納爾因成功出演了片中的青年切·格瓦拉而一舉成名,成為當下頗具人氣的演員。還有一點也值得一提,在片中飾演格瓦拉的好友艾伯特的阿根廷演藝多面手羅德里格·德拉·塞納還是格瓦拉的親戚。

影片評論

摩托日記摩托日記

切·格瓦拉,古巴革命的傳奇領袖,他的信念,他的實踐一直影響著全世界的年輕人。無論是牆上的海報,衣服上的印圖,還是人們心中的他都已經成為了青春與革命的象徵。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格瓦拉的形象,所以說,《摩托日記》這樣一部人物類影片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如何編劇,如何在刻畫人物時接近年輕時的格瓦拉,如何人性化的表現出這段傳奇人生,如果平衡格瓦拉與同伴之間的戲份,如何表現格瓦拉從男孩到男人的內心轉化,如何煽情又不失於真實,又如何表現出那個飄搖的時代中的拉丁美洲。但其實只要導演在重走當年路後帶給觀眾一個充滿了青春、激情與思考的切·格瓦拉,就已足夠。

貝雷帽、大鬍子、革命裝束、深邃眼神,從巴黎到哈瓦那,從南半球到北半球,從東方到西方,從T-Shirt到旗幟,格瓦拉的頭像已然成為一種世界性圖騰,出現在各種象徵理想火焰永遠不死的抗議場合,號召不同世代的青年,前仆後繼投身改革事業。而那啟蒙一切的源頭,就是那趟他於1951年12月出發,與摯友阿爾貝托患難與共的機車之旅。在這歷時八個月,橫跨五國,總路程超過一萬三千公里的長征里,兩個原本只想單純遊山玩水、體驗人生的青年,卻在各種崎嶇遭遇中認識了壯闊豐饒的南美大地,以及真實人間裡的萬千美好與苦難。和歷史上所有偉大的行者一樣,格瓦拉在旅途中透過對世界的深切觀照,勾勒出自己,作為人類一份子,無可抑止的終極悲憫與關懷。同時將這情感化為行動,掀起一股波瀾萬丈的革命事業。

然而,電影並不打算以煽情的口吻刻畫他與卡斯楚投身古巴建國、轉戰剛果、最後在玻利維亞被捕犧牲的軍事生涯。反而用青春熱情的筆觸,循他當年足跡,邀請觀眾上路,一同體驗這場極不平凡的「自助旅行」!

獲獎情況

★2005年第七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

★ [ 第七十七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

★Diarios de motocicleta / The Motorcycle Diaries《機車日記》

· 2004年坎城國際電影節:Fran?ois Chalais獎(沃爾特·塞勒斯 Walter Salles),普通評審團獎,技術大獎(攝影師Eric Gautier)。

· 2004年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最受觀眾歡迎大獎。

2005年第七十七屆奧斯卡金像獎(美國影藝學院獎·OSCAR):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獲獎作品:“Al Otro Lado Del Río(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獲獎者:荷西·德克勒 Jorge Drexler)。· 2005年阿根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男演員(羅德里格·德拉·塞納 Rodrigo De la Serna)、最佳音樂(古斯塔沃·桑托納拉 Gustavo Santaolalla)、最佳改編劇本。

· 2005年英國影藝學院BAFTA電影獎:Anthony Asquith電影音樂獎(古斯塔沃·桑托納拉 Gustavo Santaolalla),最佳非英語電影獎。

· 2005年倫敦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入圍

坎城影展競賽強片

榮獲天主教人道精神獎

2004年金馬國際影展熱門強片

強勢問鼎2005年奧斯卡獎

影片製作

製作公司:

* FilmFour [英國]

* South Fork Pictures [美國]

* Southfork Pictures [美國]

* Tu Vas Voir Productions [法國]

* BD Cine [阿根廷]

* Inca Films S.A. [秘魯]

* Sahara Films [智利]

* Senator Film Produktion GmbH [德國]

* South Fork Pictures

* Sound for Film Inc. [美國]

發行公司:

* A-Film Distribution [荷蘭] ..... (2004) (Netherlands) (theatrical)

* Alliance Atlantis Home Video [加拿大] ..... (2005) (Canada) (DVD)

* Asociace Ceských Filmových Klubu (ACFK) [捷克] ..... (2006) (Czech Republic) (theatrical)

* 康斯坦丁影業公司 Constantin Film [德國] ..... (2004) (Germany) (theatrical)

* Diaphana Films [法國] ..... (2004) (France) (theatrical)

* 焦點電影公司Focus Features [美國] ..... (2004) (USA) (theatrical) (subtitled)

* Gativideo [阿根廷] ..... (2005) (Argentina) (DVD)

* Golden Scene [香港] ..... (2004) (Hong Kong) (theatrical)

* Golden Village [新加坡] ..... (2004) (Singapore) (theatrical)

* Herald Film Company [日本] ..... (2004) (Japan) (theatrical)

* Highlight Film [德國] ..... (2005) (Germany) (DVD)

* Monopole-Pathé [瑞士] ..... (2004) (Switzerland) (theatrical)

* Pathé Distribution Ltd. [英國] ..... (2004) (UK) (theatrical)

* 華納家庭視頻公司 Warner Home Video ..... (2005) (Switzerland) (DVD)

* BIM Distribuzione [義大利] ..... (2004) (Italy) (theatrical)

* 博偉國際 Buena Vista International [阿根廷] ..... (2004) (Argentina) (theatrical)

* 騰達國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Pandasia Entertainment [台灣] ..... (2005) (Taiwan) (theatrical)

特技製作公司:

* Fx Stunt Team [阿根廷]

其它公司:

* Sound Satisfaction [美國] ..... foley recording facilities

* UMG Soundtracks [美國] ..... soundtrack released by

* Widget Post Production [美國] ..... post-production facilities

* Alfa Vision S.r.l. [阿根廷] ..... lighting equipment

* Monkeyland Audio [美國] ..... post-production sound

* Susan Bradley Film Design [美國] ..... title design

* Title House Digital [美國] ..... titles

原聲專輯

專輯中文名: 摩托日記

專輯英文名: The Motorcycle Diaries

別名: Die Reise Des Jungen Che

藝術家: Gustavo Santaolalla

版本: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發行時間: 2004年

語言: 西班牙語

專輯介紹:

《摩托日記》配樂充分展現了知名阿根廷樂手兼拉丁搖滾製作人古斯塔沃·桑托納拉(Gustavo Santaolalla)出色的創作才華和彈奏技藝,特色鮮明、可聽性極高,有別於他慣常的清幽沉靜風格。除採用多種民族樂器演繹濃厚南美風情外,他對吉他的嫻熟運用最令人擊節讚賞,時而恬靜憂鬱、時而激越奔放、時而清澈悠揚,情景交融地演繹出飛揚青春之激情、夢想與迷惘;格瓦拉心中對拉美民間苦難的悲傷與同情、對階級對立與壓迫等人間不公的憤懣、對社會和人生的深切憂思,盡在動聽抒情與激情澎湃的跌宕鏇律里交織升騰,引發強烈共鳴,這段心靈洗禮式的摩托浪遊對恩內斯托·格瓦拉影響巨大,他在秘魯麻瘋村月夜奮身橫渡亞馬遜河一幕更是全片高潮,可說是他棄醫從戎並立志在整個拉丁美洲創建人類新世界的分水嶺,革命的啟蒙火種灼熱著他年輕的心———數年後他改名為切·格瓦拉,前往古巴打游擊,從此一生獻身於拉美民族自由解放的革命事業當中,直至39歲時在玻利維亞英勇就義。切是全球爭取自由的人民心目中神聖不朽的革命偶像,一幅切蓄著長發戴貝雷帽的照片最具象徵意義,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更演變成全球最重要的流行文化圖騰。

《摩托日記》為配樂師古斯塔沃·桑托納拉贏得2005年阿根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音樂、英國影藝學院BAFTA電影獎最佳電影音樂獎;而其中由荷西·德克勒(JorgeDrexler)創作的抒情優美的歌曲《在河彼岸》 “AlOtroLadoDelRío”亦榮獲第七十七屆奧斯卡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

《摩托日記》電影原聲專輯封面《摩托日記》電影原聲專輯封面

專輯曲目:

01. Apertura (02:48)

02. Lago Frías (02:19)

03. Chichina (01:31)

04. Chipi Chipi (04:00)

05. Montaña (00:28)

06. Sendero (02:38)

07. Procesión (01:11)

08. Jardín (03:02)

09. La Partida (01:29)

10. La Muerte De La Poderosa (01:57)

11. Lima (01:21)

12. La Salida De Lima (01:40)

13. Zambita (02:31)

14. Que Rico El Mambo (02:29)

15. Círculo En El Río (00:25)

16. Amazonas (01:00)

17. Cabalgando (02:58)

18. Leyendo En El Hospital (03:07)

19. El Cruce (01:46)

20. Partida Del Leprosario (01:53)

21. De Usuahia A La Quiaca (02:48)

22. Revolución Caliente (00:55)

23. Al Otro Lado Del Río (03:14)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