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

扼字是一個漢語辭彙,漢語拼音是è,總筆畫是7筆。扼的基本字義是 用力掐著,抓住,抓要點,簡要,把守,控制等意思。

基本信息

漢字釋義

基本信息

拼音:è,注音: ㄜˋ,

部首: 扌,部外筆畫: 4,總筆畫: 7,

五筆86/98: rdbn,倉頡: qmsu,鄭碼: dgyy,

筆順編號: 1211355,四角號碼: 51012,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627C,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扌厄

漢字部件分解: 扌廠?

筆順編號: 1211355

筆順讀寫: 橫豎橫橫撇折折

基本字義

1. 用力掐著,掐捏,抓住:~殺。~腕(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表示振奮、失意、惋惜等情緒)。力能~虎。

2. 抓要點,簡要:~要。

3. 把守,控制:扼守|扼制。~喉拊背(喻控制要害,制敵於死命)。

4. 古同“軛”,牛馬等拉東西時架在脖子上的器具抓住。

詳細字義

<動>

1. (形聲。從手,厄聲。本義:抓住;掐住)

2. 同本義 [clutch;grip]

搤,捉也。――東漢·許慎《說文》

力扼虎,射命中。――《漢書·李陵傳》

搤其喉而不得進。――《後漢書·荀彧傳》

不搤其亢。――《漢書·婁敬傳》

搤熊羆。――《漢書·揚雄傳》

搤,持也。――《廣雅·釋詁三》

3..又如:扼虎(用雙手掐住猛虎);扼吭拊背(本指控制咽喉。引申為扼制要衝之意);扼襟(握持衣服的襟領。引申為控制要害,掌握要領);扼臂(手臂)

4.扼守;據守 [control;guard]。如:扼險(控制要害);扼據(控制);

5.阻礙,堵住 阻礙,堵住 [stop up]

因而搤之可也。――《莊子》。又如:扼昧(暗中加害);扼塞(阻塞);扼隘(堵住要隘);扼吭(氣逆於喉)

常用詞組

扼喉撫背 扼襟控咽

扼腕 èwàn

[wring one's wrists in sorrow or despair] 自己以一手握持另一手腕部。形容思慮、憤怒、激動等心理活動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史記·刺客列傳》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引證解釋:亦作“ 扼捥 ”。用一隻手握住另一隻手腕、表示振奮、惋惜、憤慨等情緒。《戰國策·燕策三》:“ 樊於期 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之日夜切齒腐心,乃今得聞教!’”《韓非子·守道》:“人臣垂拱於金城之內,而無扼捥聚脣嗟唶之禍。” 宋 陸游 《序》:“每言虜,言畔臣,必憤然扼腕裂眥,有不與俱生之意。” 清 薛福成 《後樂園記》:“撫時扼捥,壎唱篪和,其音如貫。” 柯靈 《香雪海·文苑絮語》:“淒涼的詩篇,像田間可愛的野花遭到風雨摧殘一樣令人扼腕,嘆息。”

扼殺】 è shā

掐住脖子使死亡。也比喻對新生事物的壓制,使不能存在。

〖例句〗對科學上的發明創造,要扶植,要鼓勵,絕不能輕易將其扼殺。

扼守】 è shǒu

利用險要地形堅守防禦。把守(險要的地方):~關隘。

〖例句〗敵人用一個團的兵力扼守橋頭,妄圖阻止紅軍前進。

扼要】 è yào

抓住要點(多指發言或寫文章)。

〖例句〗同學們都愛聽楊老師講課,他能把繁瑣難解的問題,簡明扼要地講清楚。

扼制 èzhì

[keep under control by force] 壓抑制止;把握遏制。

機關槍、大炮、手榴彈同時吼叫起來,很快扼制了敵人的火力。

引證解釋:

控制;抑制。《新唐書·南蠻傳中·南詔下》:“今左神策所發 長武 、 河東 兵多,用度繁廣。且彼皆扼制羌戎,不可以弛備。” 陳春生 《庚戌廣州新軍舉義記》附錄《倪烈士映典傳略》:“是時新軍先為 清 吏所扼制,每兵不得一彈,槍機復缺壞。” 孫中山 《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蓋商業為所操縱,新興工農為所扼制,農業手工業為所摧毀。” 茅盾 《北方的原野》:“這不幸的小心靈,再也扼制不住像噴泉般的悲哀了。”

扼死 è sǐ

[strangle;throttle] 用手掐住別人的脖子,使其缺氧而死。

引證解釋:

扼住脖子使死亡。亦用以比喻對事物的壓制,使之不能存在。 巴金 《沉默集(二)·丹東的悲哀》:“他要是激怒了我,我便扼死他。” 聶紺弩 《血書》六:“是什麼東西隔著他們了呢?是什麼東西把他們的友情扼死了呢?”

方言集匯

粵語

:aa1 aak1 ak1

客家話

:[梅州腔] ak7 nak8 nak7 [海陸豐腔] ak7 [客英字典] ak7 [東莞腔] ngak7 [客語拼音字彙] ag5 [台灣四縣腔] ak7 [沙頭角腔] ak7 [寶安腔] ak7

潮州話

:êh4

漢英互譯

clutch grip guard

English

grasp, clutch; choke, strangle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韻會》《正韻》乙革切。同㧖。《前漢·李陵傳》力扼虎,射命中。
又《正韻》與軛通。《莊子·馬蹄篇》加之以衡扼。本作搹。詳㧖字注。

拼音是e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