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誠

推誠

推誠是漢語詞語, 拼音:tuī chéng, 釋義為以誠心相待。

基本信息

詞目

推誠

拼音

tuī chéng

引證解釋

以誠心相待。

《淮南子·主術訓》:“塊然保真,抱德推誠,天下從之,如響之應聲,景之象形。”

三國 兩晉陳壽《三國志.蜀書.譙周傳》:“體貌素樸,性推誠不飾。”

《北齊書·慕容紹宗傳》:“我與晉州推誠相待;何忽輒相猜阻;橫生此言。”

《周書·於翼傳》:“翼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馮君焉。”

《梁書·康絢傳》:“除振威將軍、 華山 太守。推誠撫循,荒餘悅服。”

唐·陳子昂《九隴縣獨孤丞遺愛碑》:“力行務仁,推誠愛物。”

唐 李白《贈從弟宣州長史昭》:君心亦如此,包納無小大。搖筆起風霜,推誠結仁愛。

唐黃滔《元薛推先輩啟》:“雖慚陋質,粗抱丹心。既得地以戴丘,倍推誠而倚玉。”

唐韓偓《無題》:枉道嫌偷藥,推誠鄙效顰。合成雲五色,宜作日中輪。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臣與蜀主,推誠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殺臣之家小也。”

《清史稿·伊桑阿傳》:“爾二人自任閣事,推誠布公,不唯朕知之,天下無不知者。”

茅盾 《虹》七:“如果人家能夠推誠相與,那她即使受點犧牲,也很甘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