捻軍

捻軍

捻軍是太平天國時期北方的農民起義軍。源於捻子(一稱捻黨),捻子是民間的一個秘密組織,有說產生於清康熙年間,有說出現於明朝末年,成員主要為農民和手工業者,早期活動於皖北淝水和渦河流域。嘉慶末年,捻子集團日多,小捻子數人﹑數十人,大捻子一二百人不等。經常在安徽亳州﹑阜陽、河南三河尖、江蘇﹑山東間護送私鹽,並與清政府發生武裝衝突,後甚而起義攻城。1853年(鹹豐三年),捻子在太平天國影響下發動大規模起義。起義後的“捻”,史學界稱捻軍。

基本信息

名稱

“捻”為淮北方言,意即一股一夥。

簡介

捻軍 捻軍
捻軍(1853年-1868年)是一個活躍在長江以北皖北、蘇、魯、豫三省部分地區的反清農民武裝勢力,與太平天國同時期。“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夥”,捻軍起源於“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帶有遊民捏紙,將油脂點燃,燒油捻紙用來作法,於節日時聚眾表演,為人驅除疾病、災難以牟利。
早期捻子是向鄉民募捐香油錢,購買油捻紙。後來,也有恐嚇取財、勒索而實與盜賊無異的現象。越是荒年歉收,入捻人數越多,所謂“居者為民,出者為捻”,而清朝官方稱之為捻匪。捻軍興起後,首領為沃王張洛行(張樂行)(張宗禹叔)、奏王苗沛霖、孫葵心等。至捻軍時代首領為梁王張宗禹、幼沃王張禹爵、勇王龔得樹、遵王賴文光、魯王任柱、衛王李蘊泰等人,與太平軍互有聯絡,行蹤飄忽不定,難以捉摸。捻軍騎兵縱橫馳騁於皖、豫、魯、蘇、鄂、陝、晉、直(冀)八省十餘年,極盛時期總兵力達二十萬眾。1865年,清朝大將科爾沁親王僧格林沁中伏被全殲之後,清朝傾全力對付捻軍,動用團練湘軍、淮軍及數省兵力,利用地形,“畫河圈地”,後分為東、西二捻,西捻為左宗棠所平定,東捻乃李鴻章所滅。

興起

捻軍--張樂行捻軍--張樂行
捻軍起義從1853年至1868年,長達十五年,其歷史分為兩個階段。自1853年春至1863年3月為前期捻軍。1853年1月至3月,太平軍連克武漢﹑安慶﹑南京,安徽﹑河南捻眾紛紛起義回響。及至太平天國北伐軍經過時,已開始從分散鬥爭趨向聯合作戰。1855年秋,各路捻軍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會盟,力量最大的當地捻軍首領張樂行(張洛行)被推為盟主。聯合後的捻軍建立五旗軍制,用黃白紅藍黑五色旗區分軍隊。總黃旗主由張樂行自兼,總白旗主龔得(龔得樹),總紅旗主侯士維,總藍旗主韓老萬(萬峰﹑狼子),總黑旗主蘇天福。總旗下有大旗﹑小旗。每一旗主左右都有一個以宗族﹑親戚﹑鄉里關係結合起來的領導集團。由於各旗間互不統屬,各種集團林立,不易離開本土,形成了它的分散性和落後性。
公元1856年7月16日,乘虛襲占了淮河流域的商業重鎮三河尖(今河南省固始縣三河尖鎮),獲得了大量物資,補充了大批人員,士氣復振。

分裂

1857年春,張樂行率領捻軍渡淮河南征,與太平天國陳玉成﹑李秀成軍會師霍丘和正陽關。從此以聽分封不聽調用為條件,接受太平天國領導,配合太平軍作戰,但不接受改編。年底,內部出現分歧,以藍旗將領劉餓狼(劉永敬)為首的部分捻軍堅持要回淮北,被張樂行等殺死。捻軍於是分裂,大部分旗主返回淮北,只有張樂行﹑龔得等少數留在淮南,與太平天國保持著較密切的關係。還有一部分如孫葵心﹑張宗禹等,轉戰南北,曾深入河南﹑山東,推動了當地人民以各種形式起義反清。在皖北﹑蘇北,捻軍或協同太平軍或獨立作戰,屢破清軍。1860年,張樂行被太平天國封為沃王。1861年9月和1862年(同治元年)5月,清軍攻陷安徽太平天國重鎮安慶和廬州(今安徽合肥)後,捻軍因失去太平軍為依託,處境困難。張宗禹等部自淮北西入河南﹑陝西,與遠征西北的太平天國陳得才等軍會合。1862年秋以僧格林沁為首的清軍大舉進攻皖北,次年3月攻陷捻軍根據地雉河集,張樂行被叛徒俘送至清營遇害。

後期

捻軍捻軍
自1863年4月至1868年8月為後期捻軍。前期捻軍失敗後,餘部活動於河南﹑湖北﹑陝西邊區。1863年5月張宗禹等在安徽桐城境與李秀成相會後,仍回至皖北。太平天國封張宗禹為梁王﹑任柱(任化邦)為魯王,張琢(張禹爵,張樂行侄)襲封幼沃王,捻軍其它將領亦各有所封。1864年4月,張宗禹﹑任柱等和陳得才﹑賴文光等部太平軍在河南內鄉會師,欲東下救援太平天國都城天京;被僧格林沁所率清軍困阻於鄂皖邊界。時天京已陷,陳得才於兵敗後服毒自殺,所部紛紛投降。張宗禹﹑任柱與賴文光突圍,將餘部太平軍和捻軍合併為聯軍。賴文光被推為首領。
太平軍離開淮河沿岸後,勝保乘機向捻軍發動進攻,第一個目標就是三河尖。三河尖周圍河渠縱橫,捻軍跨河而陣,清軍步騎兵不易展開,難於強攻。勝保便實行圍困戰法,控制通向三河尖的水陸通道,強令居民提前割麥,並在出產硝磺的地區設卡稽查,嚴禁出境,以斷絕捻軍的糧彈接濟;同時,實行政治攻勢,瓦解捻軍士氣。捻軍堅守了六十餘日,終因糧彈不濟,於六月十六日撤出三河尖,沿淮河東下正陽關。其後,由韓奇峰率部駐守正陽關,張宗禹、龔得樹則率部轉移至霍丘。
聯軍以太平軍軍制重新整編,易步為騎,採用流動戰術,賓士豫﹑魯﹑蘇之間,聲勢復振。1865年5月,在山東曹州(今山東菏澤)高樓寨殲滅清精銳蒙古騎兵,擊斃僧格林沁。清政府改派曾國藩督湘軍﹑淮軍鎮壓捻軍。曾國藩更多使用洋槍洋炮,實行重點設防﹑堅壁清野,畫黃﹑運﹑淮﹑潁四河圈圍的戰略,尾追﹑迎擊聯軍。1866年9月,聯軍突破潁河上游賈魯河防線。曾國藩因圍剿不力被清廷撤免欽差大臣,李鴻章繼其任。1866年10月起,聯軍分為東西兩軍。賴文光﹑任柱繼續在中原地區活動,為東捻軍;張宗禹﹑張琢進入陜西聯絡回民起義,為西捻軍。1867年東捻軍轉戰湖北,曾敗淮軍主力劉銘傳部,但企圖入川﹑陝與西捻軍會合未遂。是年6月經河南進入山東,後被李鴻章淮軍圍困於黃河南岸﹑運河東岸﹑膠萊河西岸和六塘河北岸的地區內,突圍失敗,任柱被奸細殺害,餘部於次年1月在江蘇揚州覆沒,賴文光被俘並被殺。
西捻軍轉戰陝西後,經山西洪洞向南穿王屋山入河南濟源,再向東北挺進直隸(約今河北),1867年初至保定,威脅北京。鏇退入河南三河尖,最後進入山東黃河以北﹑運河以東地區,被李鴻章﹑左宗棠軍包圍。
1867年,東捻被李鴻章淮軍圍困,突圍失敗,主力覆沒,西捻軍東下救援。

結局

1868年1月,東捻在山東膠萊河全軍覆沒,賴文光被俘;西捻一度逼近保定、天津,七月在山東為淮軍圍困於魯西北,恰逢連日大雨,捻騎不能賓士,8月在茌平潰敗,全軍覆沒,張宗禹渡徒駭河不知所終,一說投河而死。至此,捻軍起義失敗。

活動

捻軍捻軍
1851年,捻黨在豫南南陽、南召、唐縣(今唐河)等地聚眾起事。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農民增多。亳州人張洛行、龔得樹等結捻聚眾萬人攻占河南永城。同年11月,捻眾在安徽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歃血為盟,推張洛行為盟主,起義抗清,號稱“十八鋪聚義”。1853年,太平天國北伐軍經安徽、河南時,皖北捻黨紛起回響,饑民到處揭竿而起。每年春秋二季集合外出奪取糧食。1855年,黃河決口(開封以東),魯南、皖北、蘇北大批災民流離失所,紛紛入捻。亳州、蒙城捻軍推張樂行為盟主,號稱“大漢永王”(一稱大漢明命王),以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城)為根據地,制定《行軍條例》十九條,組成捻軍,建立黃、白、藍、黑、紅“五旗軍制”,人數達十萬,到達高潮。淮河南北,遍地皆捻。1856年,張樂行占領水陸要衝穎州三河尖,接受天王洪秀全封號,但實際上是“聽封不聽調”。但與陳玉成密切合作。1857年,張樂行與太平軍陳玉成會攻霍邱,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被封為成天義。1858年至1862年捻軍在豫、皖、蘇、魯等地轉戰,各有勝負,張樂行晉升為征北主將,又封沃王。1860年(庚申年),捻軍為奪取戶部皇倉的糧食,攻掠江蘇北部京杭大運河畔的商業重鎮,駐有南河總督的清江浦(今淮安市主城區),並焚毀清江浦二十里長的街市,以及屬於戶部的皇倉,和屬於工部的四大船廠。但十五公里外駐有漕運總督的淮安府城(今淮安市淮安區)因為城牆高大堅固未能攻下。(參見:庚申之劫)同年攻打的主要城市還有開封和濟寧。1861年,捻軍尤為活躍,攻破湖北老河口和襄陽、樊城。一支入山東,逼近濟南和煙臺,為英軍、法軍擊退。1863年,清僧格林沁親王攻下亳州雉河集(今安徽渦陽縣縣城),張樂行被俘。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遵王賴文光和梁王張宗禹等重組捻軍。賴文光正式授予捻部各將太平天國新王號;新捻軍採用靈活機動的戰術,逐漸變為一支約十萬餘人的騎兵部隊。1865年,5月18日,捻軍在山東曹州埋伏,全殲窮追不捨的僧格林沁所部騎兵,殺僧格林沁,清軍主力淪喪。華北震動,燕京戒嚴。京師令曾國藩剿捻。曾改追擊為四鎮堵剿,於河南周家口、山東濟寧、江蘇徐州、安徽臨淮關分置四鎮,駐淮軍和湘軍八萬,將捻包圍在蘇、豫、皖邊區。又在淮北捻軍的根據地修築墟寨,清查戶口,實行保甲連坐法。但捻軍突破湘軍、淮軍的包圍,進入湖北。又突破開封、朱仙鎮間的賈魯河防線,東走山東。曾國藩被朝廷撤欽差大臣,詔李鴻章繼任。1866年10月,捻軍分為東西兩部,東由賴文光率領,西由張宗禹率領入秦。1867年,東捻被李鴻章淮軍圍困,突圍失敗,11月任柱與劉銘傳戰鬥中遭叛遇害,主力覆沒,西捻軍東下救援。1868年1月,東捻在山東膠萊河壽光戰鬥全軍覆沒,賴文光遭俘虜後被殺;西捻進入陝西,配合回民軍作戰,後為援救東捻軍,一度逼近保定、天津。8月,在山東為淮軍圍困於魯西北,恰逢連日大雨,捻騎不能賓士,西捻潰敗,張宗禹也在逃離中失蹤。至此捻軍全部失敗。

歌謠

捻軍歌謠:
捻子起手渦河旁
亳州城子四方方,財主官府蹓下鄉;
窮人糧食被逼淨,居家老幼哭皇蒼。
亳州城子四方方,捻子起手渦河旁;
殺財主,打官府,大戶小戶都有糧。
想老樂
想老樂,盼老樂,老樂來了有吃喝;
他打仗,咱跟著,一齊同把清妖捉。
要想活命快入捻
要想活命快入捻,窮漢子跟著老樂乾。
你拿刀,我拿鏟,非得搬掉皇家官。
東北西南兩條龍
張老樂,李老峰,東北西南兩條龍;
黃紅帥旗遮晴空,劫富濟貧為百姓。
(註:老樂,指捻軍領袖張樂行)

歷史意義

捻軍起義戰爭,歷時18年,波及皖、魯、豫、蘇、陝等10個省區,殲滅清軍及地方團練十萬餘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國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義,給清朝統治以沉重打擊。捻軍在長期抗清作戰中,形成一套獨特的流動戰法,常能克敵制勝。但捻軍領導者政治目光短淺,未能形成集中統一的領導和指揮,軍事上實行流寇主義,忽視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後期又將軍力分為兩支,作戰指導盲動,致被清軍各個擊破,全軍覆沒。

現實意義

捻軍捻軍
美國政治學者瓦萊麗·赫德森和安德烈·登波爾認為,捻軍是在19世紀中葉黃河饑荒中感到前途渺茫的青年男子的驅動下形成的。捻軍的故事預示著中國在數十年後將面臨的一個大問題:青年男性過多。

近幾十年來,廉價的超音波檢查以及對墮胎的默許,導致女性胎兒流產頻發。結果是,到2020年中國的成年適婚人口中,男性將比女性多出3000萬人。屆時的性別比例偏差將遠超捻軍時期,而其釀成的後果或許會更具災難性。
據經濟學家莉娜·埃德倫德估算,性別比例每增加1個百分點,暴力和財產犯罪就增長6個百分點。而且,中國男女比例失調最嚴重的地區還存在其他各種弊端,都歸咎於青年男性太多。賭博、酗酒、吸毒、綁架和販賣婦女等行為已在中國陡增。光棍問題還會因收入分配不公平而加劇。中國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係數已從25年前的不足0.3增長到如今的近0.5。
中國急需根除性別歧視性墮胎和對女性的輕視,面對將在未來20年成年的史上人數最多的光棍大軍,中國需要拿出創造性的大範圍解決辦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