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生取義[漢語成語]

捨生取義[漢語成語]
捨生取義[漢語成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捨生取義是一個成語,讀音是shě shēng qǔ yì,意為為了正義事業不怕犧牲。常用於讚揚別人難能可貴的精神。

基本信息

解釋

為維護正義事業而不怕犧牲生命。犧牲自己,獲取正義。

生:生命。

舍:放棄。取:求取、選擇。義:公正適宜的道理。

出處

先秦·孟軻《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原意是說,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義,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時都得到,就選擇正義而捨去生命。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戰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後裔。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並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有“亞聖”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世說新語》——荀巨伯探友

作者:劉義慶(403年--444年)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權文學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