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機

挖機

挖機分很多種操作起來也不一樣。三一SY205C-8履帶式液壓挖掘機,具備高效、節能的特點,有著“節能之星”的稱號。其大功率發動機,保證強勁的動力輸出;正流量液壓系統、全新的控制系統,減少系統的回響時間,動態控制系統用油量,較少浪費、提高工作效率。高可靠性:大型結構件均經過CAE最佳化設計與強化試驗,可靠性高,能夠滿足極端惡劣工況的作業要求。操作更舒適:駕駛室採用6點矽油減振支承,座椅可多方位調節,大容量空調,操作更舒適。更安全:中挖產品不僅滿足國家的行業標準,同時也滿足國際上的安全規定。適用於礦山作業及中大型土石方作業。也試用各種工作。

基本信息

挖掘機

挖掘機Excavators

VOLVO履帶式液壓挖掘機的安全性和環保性能符合或已超過了ISO14001規定的要求,包括EU第二階段排放標準,整台機器可回收利用率和液壓系統輸出,達到最大性能,燃耗最優。

VOLVO挖掘機提供更好的操作舒適性、可靠性、生產率和易維修性。VOLVO挖掘機以堅固耐用而著稱於世,它是世界上功率最大,速度最快,最為環保的挖掘機。

挖掘機,又稱挖掘機械(excavatingmachinery),是用鏟斗挖掘高於或低於承機面的物料,並裝入運輸車輛或卸至堆料場的土方機械。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經過預松後的土壤和岩石。從近幾年工程機械的發展來看,挖掘機的發展相對較快,而挖掘機作為工程建設中最主要的工程機械機型之一,其正確的選型也就顯得更為重要。

簡史

第一台手動挖掘機問世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由蒸汽驅動斗迴轉挖掘機到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迴轉挖掘機、套用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的全自動液壓挖掘機的逐步發展過程。
由於液壓技術的套用,20世紀40年代有了在拖拉機上配裝液壓反鏟的懸掛式挖掘機,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繼研製出拖式全迴轉液壓挖掘機和履帶式全液壓挖掘機。初期試製的液壓挖掘機是採用飛機和工具機的液壓技術,缺少適用於挖掘機各種工況的液壓元件,製造質量不夠穩定,配套件也不齊全。從20世紀60年代起,液壓挖掘機進入推廣和蓬勃發展階段,各國挖掘機製造廠和品種增加很快,產量猛增。1968-1970年間,液壓挖掘機產量已占挖掘機總產量的83%,目前已接近100%。壞車不能養好車要愛護更要保養。

構成

常見的挖掘機結構包括,動力裝置,工作裝置,迴轉機構,操縱機構,傳動機構,行走機構和輔助設施等。
從外觀上看,挖掘機由工作裝置,上部轉台,行走機構三部分組成。

發展歷史

最初挖掘機是手動的,從發明到現在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了,經歷了蒸汽驅動,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等多種驅動方式。
在20世紀40年代以後,液壓技術在挖掘機上得到套用,20世紀50年代研製出了今天人們常見的履帶式全液壓挖掘機。
挖掘機最重要的三個參數:整車重量(質量),發動機功率和鏟鬥鬥容。
1951年,第一台全液壓反鏟挖掘機由位於法國的Poclain(波克蘭)工廠推出,從而在挖掘機的技術發展領域開創了全新空間。

挖掘機分類

以下是常見挖掘機的分類:
挖掘機分類一:常見的挖掘機按驅動方式有內燃機驅動挖掘機和電力驅動挖掘機兩種。其中電動挖掘機主要套用在高原缺氧與地下礦井和其它一些易燃易爆的場所。
挖掘機分類二:按照行走方式的不同,挖掘機可分為履帶式挖掘機和輪式挖掘機。履帶式挖掘機比較普遍,輪式挖掘機適合特種環境作業,例如陡坡、崎嶇不平的場地。
挖掘機分類三:按照傳動方式的不同,挖掘機可分為液壓挖掘機和機械挖掘機。機械挖掘機主要用在一些大型礦山上。
挖掘機分類四:按照用途來分,挖掘機又可以分為通用挖掘機,礦用挖掘機,船用挖掘機,特種挖掘機等不同的類別。

發展概況

國內發展概況

挖掘機工作中挖掘機
我國的挖掘機生產起步較晚,從1954年撫順挖掘機廠生產第一台斗容量為1m3的機械式單斗挖掘機至今,大體上經歷了測繪仿製、自主研製開發和發展提高等三個階段。
新中國成立初期,以測繪仿製前蘇聯20世紀30~40年代的W501、W502、W1001、W1002等型機械式單斗挖掘機為主,開始了我國的挖掘機生產歷史。由於當時國家經濟建設的需要,先後建立起十多家挖掘機生產廠。1967年開始,我國自主研製液壓挖掘機。早期開發成功的產品主要有上海建築機械廠的WYl00型、貴陽礦山機器廠的W4-60型、合肥礦山機器廠的WY60型挖掘機等。隨後又出現了長江挖掘機廠的WYl60型和杭州重型機械廠的WY250型挖掘機等。它們為我國液壓挖掘機行業的形成和發展邁出了極其重要的一步。
到20世紀80年代末,我國挖掘機生產廠已有30多家,生產機型達40餘種。中、小型液壓挖掘機已形成系列,斗容有0.1~2.5m3等12個等級、20多種型號,還生產0.5-4.Om3以及大型礦用10m3、12m3機械傳動單斗挖掘機,1m3隧道挖掘機,4m3長臂挖掘機,1000m3/h的排土機等,還開發了斗容量O.25m3的船用液壓挖掘機,斗容量O.4m3、O.6m3、0.8m3的水陸兩用挖掘機等。但總的來說,我國挖掘機生產的批量小、分散,生產工藝及產品質量等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技術,以促進我國挖掘機行業的發展。其中貴陽礦山機器廠、上海建築機械廠、合肥礦山機器廠、長江挖掘機廠等分別引進德國利勃海爾(Liebherr)公司的A912、R912、R942、A922、R922、R962、R972、R982型液壓挖掘機製造技術。稍後幾年,杭州重型機械廠引進德國德瑪克(Demag)公司的H55和H85型液壓挖掘機生產技術,北京建築機械廠引進德國奧加凱(0&K)公司的RH6和MH6型液壓挖掘機製造技術。與此同時,還有山東推土機總廠、黃河工程機械廠、江西長林機械廠、山東臨沂工程機械廠等聯合引進了日本小松製作所的PC100、PC120、PC200、PC220、PC300、PC400型液壓挖掘機(除發動機外)的全套製造技術。這些廠通過數年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移植,使國產液壓挖掘機產品性能指標全面提高到20世紀80年代的國際水平,產量也逐年提高。由於國內對液壓挖掘機需求量的不斷增加且多樣化,在國有大、中型企業產品結構的調整,牽動了一些其他機械行業的製造廠加入液壓挖掘機行業。例如,中國第一拖拉機工程機械公司、廣西玉柴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工程機械廠等。這些企業經過幾年的努力已達到一定的規模和水平。例如,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發的小型液壓挖掘機,連續多年批量出口歐、美等國家,成為我國挖掘機行業能批量出口的企業。
業內人士指出,我國單斗液壓挖掘機應向全液壓方向發展;斗容量宜控制在0.1-15m3;而對於大型及多斗挖掘機,由於液壓元件的製造、裝配精度要求高,施工現場維修條件差等,則仍以機械式為主。應著手研究、運用電液控制技術,以實現液壓挖掘機操縱的自動化。

國外發展概況

第一台手動挖掘機問世至今已有130多年的歷史,期間經歷了由蒸汽驅動半迴轉挖掘機到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全迴轉挖掘機、套用機電液一體化技術的全自動液壓挖掘機的逐步發展過程。
由於液壓技術的套用,20世紀40年代有了在拖拉機上配裝液壓反鏟的懸掛式挖掘機,`20世紀50年代初期和中期相繼研製出拖式全迴轉液壓挖掘機和履帶式全液壓挖掘機。初期試製的液壓挖掘機是採用飛機和工具機的液壓技術,缺少適用於挖掘機各種工況的液壓元件,製造質量不夠穩定,配套件也不齊全。從20世紀60年代起,液壓挖掘機進入推廣和蓬勃發展階段,各國挖掘機製造廠和品種增加很快(見表1-1),產量猛增。1968~1970年間,液壓挖掘機產量已占挖掘機總產量的83%,目前已接近100%。
工業已開發國家的挖掘機生產較早,法國、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等是斗容量3.5-40m3單斗液壓挖掘機的主要生產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生產特大型挖掘機。例如,美國馬利昂公司生產的斗容量50-150m3的剝離用挖掘機,斗容量132m3的步行式拉鏟挖掘機;B-E(布比賽路斯一伊利)公司生產的斗容量168.2m3的步行式拉鏟挖掘機,斗容量107m3的剝離用挖掘機等,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挖掘機。
從20世紀後期開始,國際上挖掘機的生產向大型化、微型化、多功能化、專用化和自動化的方向發展。
1)開發多品種、多功能、高質量及高效率的挖掘機。為滿足市政建設和農田建設的需要,國外發展了斗容量在O.25m3以下的微型挖掘機,最小的斗容量僅O01m3。另外,數量最多的中、小型挖掘機趨向於一機多能,配備了多種工作裝置——除正鏟、反鏟外,還配備了起重、抓鬥、平坡斗、裝載斗、耙齒、破碎錐、麻花鑽、電磁吸盤、振搗器、推土板、衝擊鏟、集裝叉、高空作業架、鉸盤及拉鏟等,以滿足各種施工的需要。與此同時,發展專門用途的特種挖掘機,如低比壓、低噪聲、水下專用和水陸兩用挖掘機等。
2)迅速發展全液壓挖掘機,不斷改進和革新控制方式,使挖掘機由簡單的槓桿操縱發展到液壓操縱、氣壓操縱、液壓伺服操縱和電氣控制、無線電遙控、電子計算機綜合程式控制。在危險地區或水下作業採用無線電操縱,利用電子計算機控制接收器和雷射導向相結合,實現挖掘機作業操縱的完全自動化。所有這一切,挖掘機的全液壓化為其奠定了基礎和創造了良好前提。
3)重視採用新技術、新工藝、新結構,加快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發展速度。例如,德國阿特拉斯公司生產的挖掘機裝有新型的發動機轉速調節裝置,使挖掘機按最適合其作業要求的速度來工作;美國林肯一貝爾特公司新C系列LS-5800型液壓挖掘機安裝了全自動控制液壓系統,可自動調節流量,避免了驅動功率的浪費。還安裝了CAPS(計算機輔助功率系統),提高挖掘機的作業功率,更好地發揮液壓系統的功能;日本住友公司生產的FJ系列五種新型號挖掘機配有與液壓迴路連線的計算機輔助的功率控制系統,利用精控模式選擇系統,減少燃油、發動機功率和液壓功率的消耗,並延長了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德國奧加凱(O&K)公司生產的挖掘機的油泵調節系統具有合流特性,使油泵具有最大的工作效率;日本神鋼公司在新型的904、905、907、909型液壓挖掘機上採用智慧型型控制系統,即使無經驗的駕駛員也能進行複雜的作業操作;德國利勃海爾公司開發了ECO(電子控制作業)的操縱裝置,可根據作業要求調節挖掘機的作業性能,取得了高效率、低油耗的效果;美國卡特匹勒公司在新型B系統挖掘機上採用最新的3114T型柴油機以及扭矩載荷感測壓力系統、功率方式選擇器等,進一步提高了挖掘機的作業效率和穩定性。韓國大宇公司在DH280型挖掘機上採用了EPOS——電子功率最佳化系統,根據發動機負荷的變化,自動調節液壓泵所吸收的功率,使發動機轉速始終保持在額定轉速附近,即發動機始終以全功率運轉,這樣既充分利用了發動機的功率、提高挖掘機的作業效率,又防止了發動機因過載而熄火。
4)更新設計理論,提高可靠性,延長使用壽命。美、英、日等國家推廣採用有限壽命設計理論,以替代傳統的無限壽命設計理論和方法,並將疲勞損傷累積理論、斷裂力學、有限元法、最佳化設計、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液伺服疲勞試驗技術、疲勞強度分析方法等先進技術套用於液壓挖掘機的強度研究方面,促進了產品的優質高效率和競爭力。美國提出了考核動強度的動態設計分析方法,並創立了預測產品失效和更新的理論。日本制定l了液壓挖掘機構件的強度評定程式,研製了可靠性信息處理系統。在上述基礎理論的指導下,藉助於大量試驗,縮短了新產品的研究周期,加速了液壓挖掘機更新換代的進程,並提高其可靠性和耐久性。例如,液壓挖掘機的運轉率達到85%~95%,使用壽命超過1萬小時。
5)加強對駕駛員的勞動保護,改善駕駛員的勞動條件。液壓挖掘機採用帶有墜物保護結構和傾翻保護結構的駕駛室,安裝可調節的彈性座椅,用隔音措施降低噪聲干擾。
6)進一步改進液壓系統。中、小型液壓挖掘機的液壓系統有向變數系統轉變的明顯趨勢。因為變數系統在油泵工作過程中,壓力減小時用增大流量來補償,使液壓泵功率保持恆定,亦即裝有變數泵的液壓挖掘機可經常性地充分利用油泵的最大功率。當外阻力增大時則減少流量(降低速度),使挖掘力成倍增加;採用三迴路液壓系統。產生三個互不影響的獨立工作運動。實現與迴轉機構的功率匹配。將第三泵在其他工作運動上接通,成為開式迴路第二個獨立的快速運動。此外,液壓技術在挖掘機上普遍使用,為電子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在挖掘機的套用與推廣創造了條件。
7)迅速拓展電子化、自動化技術在挖掘機上的套用。20世紀70年代,為了節省能源消耗和減少對環境污染,使挖掘機的操作輕便和安全作業,降低挖掘機噪音,改善駕駛員工作條件,逐步在挖掘上套用電子和自動控制技術。隨著對挖掘機的工作效率、節能環保、操作輕便、安全舒適、可靠耐用等方面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了機電液一體化在挖掘機上的套用,並使其各種性能有了質的飛躍。20世紀80年代,以微電子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特別是微機、微處理器、感測器和檢測儀表在挖掘機上的套用,推動了電子控制技術在挖掘機上套用和推廣,並已成為挖掘機現代化的重要標誌,亦即目前先進的挖掘上設有發動機自動怠速及油門控制系統、功率最佳化系統、工作模式控制系統、監控系統等電控系統。
8)更注重環境保護,CAT、小松等廠家紛紛推出滿足三次排放要求的挖掘機。

全液壓全迴轉

今天的挖掘機占絕大部分的是全液壓全迴轉挖掘機。
液壓挖掘機主要由發動機、液壓系統、工作裝置、行走裝置和電氣控制等部分組成。液壓系統由液壓泵、控制閥、液壓缸、液壓馬達、管路、油箱等組成。電氣控制系統包括監控盤、發動機控制系統、泵控制系統、各類感測器、電磁閥等。
根據其構造和用途可以區分為:履帶式、輪胎式、步履式、全液壓、半液壓、全迴轉、非全迴轉、通用型、專用型、鉸接式、伸縮臂式等多種類型。
工作裝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務的裝置。它由動臂、斗桿、鏟斗等三部分鉸接而成。動臂起落、斗桿伸縮和鏟斗轉動都用往復式雙作用液壓缸控制。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施工作業的需要,液壓挖掘機可以配裝多種工作裝置,如挖掘、起重、裝載、平整、夾鉗、推土、衝擊錘等多種作業機具。
迴轉與行走裝置是液壓挖掘機的機體,轉台上部設有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發動機是液壓挖掘機的動力源,大多採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場地,也可改用電動機。
液壓傳動系統通過液壓泵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缸等執行元件,推動工作裝置動作,從而完成各種作業。

駕駛注意問題

挖掘機挖掘機
1、挖掘機是經濟投入大的固定資產,為提高其使用年限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設備必須做到定人、定機、定崗位,明確職責。必須調崗時,應進行設備交底。
2、挖掘機進入施工現場後,駕駛員應先觀察工作面地質及四周環境情況,挖掘機鏇轉半徑內不得有障礙物,以免對車輛造成劃傷或損壞。
3、機械發動後,禁止任何人員站在鏟斗內,鏟臂上及履帶上,確保全全生產。
4、挖掘機在工作中,禁止任何人員在迴轉半徑範圍內或鏟斗下面工作停留或行走,非駕駛人員不得進入駕駛室亂摸亂動,不得帶培訓駕駛員,以免造成電器設備的損壞。
5、挖掘機在挪位時,駕駛員應先觀察並鳴笛,後挪位,避免機械邊有人造成安全事故,挪位後的位置要確保挖掘機鏇轉半徑的空間無任何障礙,嚴禁違章操作。
6、工作結束後,應將挖掘機挪離低洼處或地槽(溝)邊緣,停放在平地上,關閉門窗並鎖住。
7、駕駛員必須做好設備的日常保養、檢修、維護工作,做好設備使用中的每日記錄,發現車輛有問題,不能帶病作業,並及時匯報修理。
8、必須做到駕駛室內乾淨、整潔,保持車身表面清潔、無灰塵、無油污;工作結束後養成擦車的習慣。
9、駕駛員要及時做好日台班記錄,對當日的工作內容做好統計,對工程外零工或零項及時辦好手續,並做好記錄,以備結帳使用。
10、駕駛人員在工作期間嚴禁中午喝酒和酒後駕車工作,如發現,給予經濟處罰,造成的經濟損失,由本人承擔。
11、對人為造成車輛損壞,要分析原因,查找問題,分清職責,按責任輕重進行經濟處罰。
12、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心,確保全全生產,認真做好與建方溝通和服務工作,搞好雙邊關係,樹立良好的工作作風,為企業的發展和效益盡心盡責,努力工作。

維修保養

對挖掘機實行定期維護保養的目的是,減少機器的故障,延長機器使用壽命;縮短機器的停機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業成本。
只要管理好燃油、潤滑油、水和空氣,就可減少70%的故障。事實上,70%左右的故障是由於管理不善造成的。
1、燃油的管理
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溫度選用不同牌號的柴油(對見表1);柴油不能混入雜質、灰土與水,否則將使燃油泵過早磨損;劣質燃油中的石蠟與硫的含量高,會對發動機產生損害;每日作業完後燃油箱要加滿燃油,防止油箱內壁產生水滴;每日作業前打開燃油箱底的放水閥放水;在發動機燃料用盡或更換濾芯後,須排儘管路中的空氣。
最低環境溫度0℃-10℃-20℃-30℃
柴油牌號0#-10#-20#-35#
2、其它用油的管理
其他用油包括發動機油、液壓油、齒輪油等;不同牌號和不同等級的用油不能混且;不同品種挖掘機用油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起化學作用或物理作用的添加劑不同;要保證用油清潔,防止雜物(水、粉塵、顆粒等)混入;根據環境溫度和用途選用油的標號。環境溫度高,應選用粘度大的機油,環境溫度低應選用粘度小的用油;齒輪油的粘度相對較大,以適應較大的傳動負載,液壓油的粘度相對較小,以減少液體流動阻力

用油的選擇

容器外界溫度℃油液種類更換周期h更換量L
發動機油底殼-35-20CDSAE5W-3025024
-20-10CDSAE10W
-20-40CDSAE10W-30
-15-50CDSAE15W-40
0-40CDSAE30
迴轉機構箱-20-40CDSAE3010005.5
減振器殼體CDSAE306.8
液壓油箱CDSAE10W5000PC200型:239
PC220型:246
CDSAE10W-30
CDSAE15W-40
終傳動CDSAE9010005.4
3、潤滑油脂管理
採用潤滑油(黃油)可以減少運動表面的磨損,防止出現噪聲。潤滑脂存放保管時,不能混入灰塵、砂粒、水及其它雜質;推薦選用鋰基型潤滑脂G2-L1,抗磨性能好,適用重載工況;加注時,要儘量將舊油全部擠出並擦乾淨,防止沙土粘附。
4、濾芯的保養
濾芯起到過濾油路或氣路中雜質的作用,阻止其侵入系統內部而造成故障;各種濾芯要按照(操作保養手冊)的要求定期更換;更換濾芯時,應檢查是否有金屬附在舊濾芯上,如發現有金屬顆粒奕及時診斷和採取改善措施;使用符合機器規定的純正濾芯。偽劣濾芯的過濾能力較差,其過濾層的面各人和材料質量都不符合要求,會嚴重影響機器的正常使用。
5、定期保養的內容
①新機工作250H後就應更換燃油濾芯和附加燃油濾芯;檢查發動機氣門的間隙。
②日常保養;檢查、清洗或更換空氣濾芯;清洗冷卻系統內部;檢查和擰緊履帶板螺栓;檢查和調節履帶反張緊度;檢查進氣加熱器;更換斗齒;調節鏟斗間隙;檢查前窗清洗液液面;檢查、調節空調;清洗駕駛室內地板;更換破碎器濾芯(選配件)。清洗冷卻系統內部時,待發動機充分冷卻後,緩慢擰松注水口蓋,釋放水箱內部壓力,然後才能放水;不要在發動機工作時進行清洗工作,高速鏇轉的風扇會造成危險;當清潔或更換冷卻液時,應將機器停放在水平地面上;要按照表3更換冷卻液和防腐蝕器。防凍液與水的比例按表4要求。
冷卻液種類冷卻系統內部清洗和更換周期防腐蝕器更換周期
AF-ACL防凍液(超級防凍液)每2年或每4000h每1000h或更換冷卻液時
AF-PTL防凍液(長效防凍液)每年或2000h
AF-PT防凍液(冬季型)每6個月(只在秋季添加)
防凍液與水的混合比例
環境溫度℃/容量L-5-10-15-20-25-30
防凍液PC2005.16.78.09.110.211.10
PC2205.47.08.49.610.711.65
水PC20017.115.514.213.112.011.10
PC22017.916.314.913.712.611.65
③啟動發動機前的檢查項目。檢查冷卻液的液面位置高度(加水);檢查發動機機油油位,加機油;檢查燃油油位(加燃油);檢查液壓油油位(加液壓油);檢查空氣濾芯是否堵塞;檢查電線;檢查喇叭是否正常;檢查鏟斗的潤滑;檢查油水分離器中的水和沉澱物。
④每100保養項目。動臂缸缸頭銷軸;動臂腳銷;動臂缸缸桿端;斗桿缸缸頭銷軸;動臂、斗桿連線銷;斗桿缸缸桿端;鏟斗缸缸頭銷軸;半桿連桿連線銷;斗桿、鏟斗缸缸桿端;鏟斗缸缸頭銷軸;斗桿連桿連線銷;檢查迴轉機構箱內的油位(加機油);從燃油箱中排出水和沉澱物。
⑤每250H保養項目。檢查終傳動箱內的油位(加齒輪油);檢查蓄電池電解液;更換髮動機油底殼中的油,更換髮動機濾芯;潤滑迴轉支承(2處);檢查風扇皮帶的張緊度,並檢查空調壓縮機皮帶的張緊度,並作調整。
⑥每500h保養項目。同時進行每100和250H保養項目;更換燃油濾芯;檢查迴轉小齒輪潤滑脂的高度(加潤滑脂);檢查和清洗散熱器散熱片、油冷卻器散熱片和冷疑器散熱片;更換液壓油濾芯;更換終傳動箱內的油(僅首次在500h時進行,以後1000h一次);清洗空調器系統內部和外部的空氣濾芯;更換液壓油通氣口濾芯。
⑦每1000h保養項目。同時進行每100、250和500h保養項目;更換迴轉機構箱內的油;檢查減振器殼體的油位(回機油);檢查渦輪增壓器的所有緊固件;檢查渦輪增壓器轉子的游隙;發電機皮帶張緊度的檢查及更換;更換防腐蝕濾芯;更換終傳動箱內的油。
⑧每2000h保養項目。先完成每100、250、500和1000h的保養項目;清洗液壓油箱濾網;清洗、檢查渦輪增壓器;檢查發電機、啟動電機;檢查發動機氣門間隙(並調整);檢查減振器。
⑨4000h以上的保養。每4000h增加對水泵的檢查;每5000h增加更換液壓油的項目。
⑩長期存放。機器長期存放時,為防止液壓缸活塞桿生鏽,應把工作裝置著地放置;整機洗淨並乾燥後存放在室內乾燥的環境中;如條件上所限只能在室外存放時,應把機器停放在排水良好的水泥地面上;存放前加滿燃油箱,潤滑各部位,更換液壓油和機油,液壓缸活塞桿外露的金屬表面塗一薄層黃油,拆下蓄電池的負極接線端子,或將蓄電池卸下單獨存放;根據最低環境溫度在冷卻水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防凍液;每月啟動發動機一次並操作機器,以便潤滑各運動部件,同時給蓄電池充電;打開空調製冷運轉5-10min。

日常維護

挖掘機挖掘機
對挖掘機實行定期維護保養的目的是,減少機器的故障,延長機器使用壽命;縮短機器的停機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作業成本。
只要管理好燃油、潤滑油、水和空氣,就可減少70%的故障。事實上,70%左右的故障是由於管理不善造成的。
1、燃油的管理
要根據不同的環境溫度選用不同牌號的柴油(對見表1);柴油不能混入雜質、灰土與水,否則將使燃油泵過早磨損;劣質燃油中的石蠟與硫的含量高,會對發動機產生損害;每日作業完後燃油箱要加滿燃油,防止油箱內壁產生水滴;每日作業前打開燃油箱底的放水閥放水;在發動機燃料用盡或更換濾芯後,須排儘管路中的空氣。
最低環境溫度0℃-10℃-20℃-30℃柴油牌號0#-10#-20#-35#
2、其它用油的管理
其他用油包括發動機油、液壓油、齒輪油等;不同牌號和不同等級的用油不能混且;不同品種挖掘機用油在生產過程中添加的起化學作用或物理作用的添加劑不同;要保證用油清潔,防止雜物(水、粉塵、顆粒等)混入;根據環境溫度和用途選用油的標號。環境溫度高,應選用粘度大的機油,環境溫度低應選用粘度小的用油;齒輪油的粘度相對較大,以適應較大的傳動負載,液壓油的粘度相對較小,以減少液體流動阻力。
3、潤滑油脂管理
採用潤滑油(黃油)可以減少運動表面的磨損,防止出現噪聲。潤滑脂存放保管時,不能混入灰塵、砂粒、水及其它雜質;推薦選用鋰基型潤滑脂g2-l1,抗磨性能好,適用重載工況;加注時,要儘量將舊油全部擠出並擦乾淨,防止沙土粘附。
4、濾芯的保養
濾芯起到過濾油路或氣路中雜質的作用,阻止其侵入系統內部而造成故障;各種濾芯要按照(操作保養手冊)的要求定期更換;更換濾芯時,應檢查是否有金屬附在舊濾芯上,如發現有金屬顆粒奕及時診斷和採取改善措施;使用符合機器規定的純正濾芯。偽劣濾芯的過濾能力較差,其過濾層的面各人和材料質量都不符合要求,會嚴重影響機器的正常使用。
5、定期保養的內容
①新機工作250h後就應更換燃油濾芯和附加燃油濾芯;檢查發動機氣門的間隙。
②日常保養;檢查、清洗或更換空氣濾芯;清洗冷卻系統內部;檢查和擰緊履帶板螺栓;檢查和調節履帶反張緊度;檢查進氣加熱器;更換斗齒;調節鏟斗間隙;檢查前窗清洗液液面;檢查、調節空調;清洗駕駛室內地板;更換破碎器濾芯(選配件)。清洗冷卻系統內部時,待發動機充分冷卻後,緩慢擰松注水口蓋,釋放水箱內部壓力,然後才能放水;不要在發動機工作時進行清洗工作,高速鏇轉的風扇會造成危險;當清潔或更換冷卻液時,應將機器停放在水平地面上;更換冷卻液和防腐蝕器。
冷卻液種類冷卻系統內部清洗和更換周期防腐蝕器更換周期af-acl防凍液(超級防凍液)每2年或每4000h每1000h或更換冷卻液時af-ptl防凍液(長效防凍液)每年或2000haf-pt防凍液(冬季型)每6個月(只在秋季添加)
環境溫度℃/容量l-5-10-15-20-25-30防凍液pc2005.16.78.09.110.211.10pc2205.47.08.49.610.711.65水pc20017.115.514.213.112.011.10pc22017.916.314.913.712.611.65
③啟動發動機前的檢查項目。檢查冷卻液的液面位置高度(加水);檢查發動機機油油位,加機油;檢查燃油油位(加燃油);檢查液壓油油位(加液壓油);檢查空氣濾芯是否堵塞;檢查電線;檢查喇叭是否正常;檢查鏟斗的潤滑;檢查油水分離器中的水和沉澱物。
④每100保養項目。動臂缸缸頭銷軸;動臂腳銷;動臂缸缸桿端;斗桿缸缸頭銷軸;動臂、斗桿連線銷;斗桿缸缸桿端;鏟斗缸缸頭銷軸;半桿連桿連線銷;斗桿、鏟斗缸缸桿端;鏟斗缸缸頭銷軸;斗桿連桿連線銷;檢查迴轉機構箱內的油位(加機油);從燃油箱中排出水和沉澱物。
⑤每250h保養項目。檢查終傳動箱內的油位(加齒輪油);檢查蓄電池電解液;更換髮動機油底殼中的油,更換髮動機濾芯;潤滑迴轉支承(2處);檢查風扇皮帶的張緊度,並檢查空調壓縮機皮帶的張緊度,並作調整。
⑥每500h保養項目。同時進行每100和250h保養項目;更換燃油濾芯;檢查迴轉小齒輪潤滑脂的高度(加潤滑脂);檢查和清洗散熱器散熱片、油冷卻器散熱片和冷疑器散熱片;更換液壓油濾芯;更換終傳動箱內的油(僅首次在500h時進行,以後1000h一次);清洗空調器系統內部和外部的空氣濾芯;更換液壓油通氣口濾芯。
⑦每1000h保養項目。同時進行每100、250和500h保養項目;更換迴轉機構箱內的油;檢查減振器殼體的油位(回機油);檢查渦輪增壓器的所有緊固件;檢查渦輪增壓器轉子的游隙;發電機皮帶張緊度的檢查及更換;更換防腐蝕濾芯;更換終傳動箱內的油。
⑧每2000h保養項目。先完成每100、250、500和1000h的保養項目;清洗液壓油箱濾網;清洗、檢查渦輪增壓器;檢查發電機、啟動電機;檢查發動機氣門間隙(並調整);檢查減振器。
⑨4000h以上的保養。每4000h增加對水泵的檢查;每5000h增加更換液壓油的項目。
⑩長期存放。機器長期存放時,為防止液壓缸活塞桿生鏽,應把工作裝置著地放置;整機洗淨並乾燥後存放在室內乾燥的環境中;如條件上所限只能在室外存放時,應把機器停放在排水良好的水泥地面上;存放前加滿燃油箱,潤滑各部位,更換液壓油和機油,液壓缸活塞桿外露的金屬表面塗一薄層黃油,拆下蓄電池的負極接線端子,或將蓄電池卸下單獨存放;根據最低環境溫度在冷卻水中加入適當比例的防凍液;每月啟動發動機一次並操作機器,以便潤滑各運動部件,同時給蓄電池充電;打開空調製冷運轉5-10min。

系統的保養

1)、合理選用液壓油 
(1)液壓油黏度
確定液壓油黏度的原則是,在考慮液壓迴路工作溫度和效率的前提下,使(用於泵和馬達等元件)液壓油黏度處於最佳範圍(16-36x10-6mm2/s);與環境最低溫度對應的短時間冷啟動的黏度≤1000X10-6mm2/s;以及對應於短時間允許的最高泄漏油溫90℃時的黏度≥10X10-6mm2/s。
(2)黏度指數(VI)
該指標較直接地反映了油品黏度隨溫度變化而改變的性質,(即油的黏溫特性),油的黏度指數較高,表示該種油的黏度隨溫度變化而改變的程度較小;反之,較大。國外知名廠家(如美孚、殼牌等)的抗磨液壓油的黏度指數均為VI≥110,國產高級抗磨液壓油的黏度指數VI=95左右。而國外生產的的高黏度指數液壓油(HV)和多級發動機機油的黏度指數均為VI>140。這一點對於使用大型進口液壓挖掘機而採用國產液壓油(或將發動機機油作液壓油用)的用戶須特別注意。黏度指數降低將使油所適應的環境溫度範圍縮小,若非使用不可時,應向油品廠家查詢相關資料,須對油的使用範圍做適當調整,必要時還應改變設備的相關設定值(如極限溫度等)。
(3)其他綜合性能
因現代大型液壓挖掘機液壓系統的工作壓力較高(≥32MPa),允許液壓油的最高工作油溫也較高(90℃左右),所以為了保證在正常的換油周期內液壓系統能正常工作,就要求為系統所選油的潤滑性、氧化安定性、抗磨性、防鏽防腐性、抗乳化性、抗泡性、抗剪下安定性以及極壓負荷性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品質。
2)、良好的液壓油散熱系統
對於大型液壓挖掘機液壓油散熱系統(更確切地說應為液壓油溫控制系統)的改善,雖然各廠家採用的具體方式有所不同,但基本思路卻是一樣的,既能使液壓油溫度在連續作業中平衡在較為理想的範圍內,又能使液壓系統在冷態下投入工作時能迅速升溫(達到油正常工作溫度範圍)。在使用了合格的液壓油的前提下,當出現液壓油過熱時,對液壓油散熱溫控系統的檢查步驟如下:
(1)液壓油散熱器是否有污物堵塞,導致散熱效率下降,必要時清洗散熱器。
(2)在極端條件下檢測風扇轉速的系統實際工作壓力,以確定該迴路的液壓件是否有故障、油溫感測器或控制電路的工作是否正常。此時風扇轉速和系統工作壓力均應為最大值;否則,應對系統相應參數進行調整或更換受損元件。
3)、系統中相關液壓參數的檢查
目前大型液壓挖掘機工作泵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兩種:帶壓力斷流功能(即CUT-OFF功能)的極限載荷調節(GLR)和負荷感應調節(LS)方式。而CUT-OFF功能的作用是,當系統工作壓力達到調定值時,變數泵的斜盤偏角減小,使泵只能保持在維持該壓力所需的“殘餘”流量狀態,以避免溢流閥溢流產生過熱。為實現此目的,系統參數匹配至按技術要求使CUT-OFF閥的調定值低於迴路中初級壓力閥的調定值;否則,初級壓力閥打開將會導致溢流過熱。
同時,檢查次級閥工作是否正常,此項工作一定要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必要時應對系統相關參數進行恢復性調整。
4)、排除非正常內泄
主要指,因系統液壓油受污染造成方向閥、壓力閥卡咬所引起的非正常內泄。檢查的方法:測壓力、查功能,或聽是否有異常噪聲(閥口關閉不嚴造成的“節流沖刷聲”)或觸摸檢查溫度是否局部過高。
5)、防止元件容積效率下降
對非正常磨損和正常磨損,都應引起重視。前者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可通過檢查油的品質並結合系統的功能好壞(如執行元件動作是否正常,速度是否下降等)進行判斷;後者則應遵循一定的規律,應綜合考察,及時採取措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