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慶寺

招慶寺遺址就,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清源山彌陀岩的南麓。它是刺史王延彬於唐朝天佑年間(905—907年)所建的寺院,高僧釋子出入其間,因而久負盛名。尤其是一代高僧省亻登、釋靜、釋筠禪師,以著述《祖堂集》而名重禪林,譽揚中外。

烏石山位於衢州市龍游縣城北二十五公里橫山鎮大平坂村烏石山上。海拔439米,居千里崗山系,是縣界的北屏,與建德市梅嶺關接壤。南坡有寺,從山腳沿一條七百多階的石階依著夾山溪澗盤繞而上,行至半途,山勢就突然陡峭起來,這裡稱“百步嶺”,上了百步嶺,可見一塊坪地,坪地上竹木成林。烏石寺便北靠青山坐落坪間,建於唐太和元年(公元827),又名招慶寺,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自南至北分別為山門、大雄寶殿、觀音閣,東西兩側還有不少附屬建築,可謂是一個有悠久歷史和相當規模的古剎,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登臨遣興和求神拜佛的勝地。
烏石山景色頗為奇特,主峰上石壁裸露精光淄滑如同鋼鑄鐵澆一般,由於多年的日曬雨淋,顏色黝黑,“烏石”之名即由此而來。當中還有一個石洞,叫做“幽岩”,“岩深三丈,方倍之,有泉穿石而出,終年不竭。岩背烏石劃開,分峙左右,中深數石(十)丈。“《民國縣誌》南宋建都臨安,梅嶺成了“江右孔道”,當時的烏石山下就有一條東達臨安,西接湘贛等地的官道,官道上鋪有人字形青磚,據說當時每隔五里路即築一磚窯,就地燒磚供鋪路之用,人們在拓荒開路時還發掘出多處窯址和青磚路基。
烏石寺多有名人在此逗留,據舊志記載,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岳飛就曾在寺中過夜,並在木桌上題詞:“岳飛奉旨趨闕,復如江右,假宿幽岩。游上方,覽山川之勝,志期為國,急欲掃平胡虜,恢復輿圖,迎二聖沙漠之轅,輔聖主無疆之休,因結緣佛事,以記。宋紹興三年十月初三日題。”岳飛還寫有《招慶寺送張紫岩北伐》詩傳世:“號令風雷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 ,旗梟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張灘[即張紫岩)、劉光世等將領也曾在寺中題壁,周必大、姜蠻等人還有詩文傳世。
解放後,廟中主持智圓師被逐出寺,文革時期,大量精美石雕、木雕。泥塑佛像被毀,大雄寶殿、山門等多座建築物被拆毀,當地百姓甚為痛心,堪稱龍游宗教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破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