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山脈

拉達克山脈

拉達克山脈(Ladakh Range)是喀喇崑崙山脈的一支,從巴基斯坦北部的什約克(Shyok)河口,向東南延伸370公里(230哩),穿過印度北部,達西藏(中國)邊境。山脈與印度河東北岸平行,山頂線長約6,100公尺(20,000呎)。位於巴基斯坦北部印度河東南的代奧賽(Deosai)山脈,有時也被視作拉達克山脈的一部分。

概述

拉達克山脈 拉達克山脈
拉達克山脈 拉達克山脈

從西藏再往西,便是拉達克。喜馬拉雅和喀喇崑崙兩大世界最高的山系從南北兩面將其夾峙其間,幾乎平行的拉達克山脈和札斯卡山脈又從中橫貫,無數雪山托起這片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地。重重雪山接天連地,像守護一個久遠的神諭一般,守護著拉達克的古老文化,守護著這傳說中的“小西藏”。

拉達克山脈西北接克什米爾(巴控區),西南接巴基斯坦,東臨中國西藏,地處印度最北端。列城是拉達克的首府,但更像一個大點兒的鎮子,潔淨、安寧。白塔和瑪尼堆隨處可見,讓人仿佛置身於西藏某個熟悉的角落。一層或兩層的藏式民居沿城北的澤摩山從容排布下來,山上便是有名的老王宮,不像人工壘砌的龐然大物,倒像是山體自然延伸出的一部分。在更高的地方,雪山嵯峨連綿,仿佛一朵開放的雪蓮花,而列城,就是這雪蓮的花蕊。

歷史文化

拉達克山脈 拉達克山脈

無論在地理上還是文化上,拉達克都與西藏十分相似。在列城,最多見的是藏人飽經風霜的面孔,但是拉達克最早的居民並不是藏人,而是來自印度河流域和吉爾吉特地區的達魯人。

達魯人是印歐血統的雅利安民族,有著挺直的鼻樑和寬闊的眉毛,眼睛細長,有時是美麗的藍色。他們在拉達克西部的山谷地區定居下來,在河谷里開墾出一層層碧綠的梯田。拉達克西部重鎮卡吉爾及其周圍地區的達魯人,已與其他人種混合,而在卡拉澤北面的山谷里,有5個不與外界通婚的達魯村落歷經幾百年,依然保留著純粹的人種和古老的苯教文化。在列城的巷角,偶爾會看見達魯女孩在賣著卡拉澤河谷出產的杏乾、杏仁和其他乾貨。那是拉達克最好的杏仁。她們頭上頂著顫巍巍的橘黃色杏花,光潔的額畔垂下粗大的髮辮。

拉達克城 拉達克城

後來,從克什米爾方向來了信奉佛教的蒙斯人,他們途經拉達克過冬,有一部分人就留了下來,也居住在肥沃的山谷地區。到公元3世紀左右,達魯人、蒙斯人和西藏高原遊牧而來的羌人,共同融合成最初的拉達克人。

位於拉達克山脈深處的拉達克,曾是往返絲路的商人會聚之地。正是這條賺錢的商路,帶來了拉達克最終的噩運。19世紀初,印度的查謨王公古拉布·辛格派軍於1834年入侵拉達克,廢黜了拉達克的國王。10年後,英國控制了印度,古拉布·辛格投靠了英國主子。作為回報,英國人允許他擁有查謨和克什米爾的所有山地,於是拉達克被正式吞入道格拉王國。一個世紀後,英國人走了,將印度分裂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部分,克什米爾王公宣布加入印度。但因克什米爾穆斯林居民居多,在印度軍隊駐入克什米爾的同時,巴基斯坦軍隊也隆隆開入,由此引發了曠日持久的印巴衝突。位於停戰線印度一方的拉達克,最終被併入查謨和克什米爾自治邦。……

歷史的煙塵仿佛已經遠去,現在的拉達克人平靜地吮吸著喜馬拉雅群山南側溫潤的空氣,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