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德千寺

拉莫德千寺位於青海省黃南自治區尖扎縣治馬克唐鎮西南15公里,是青海省著名的旅遊地。

簡介

亦稱“德欽寺”、“德謙寺”、“德欠寺”,“德纏寺”、“德禪寺”等,藏語稱“拉莫德千群科林”,意為“拉莫大樂法輪洲。位於尖扎縣治馬克唐鎮西南15公里,在今能科鄉西 1華里處。

歷史

該寺由拉莫三世所創建,故一般稱“拉莫德千寺”。該系統第一世措尼嘉措,本西藏達孜縣拉木村人,早年學經於哲蚌寺郭莽扎倉和下密院,後奉三世達賴之命來青海傳教,受到土默特部火洛赤的支持,獻給他位於今尖扎縣由阿壩·多傑桑布所建阿哇絳曲林寺,後去世於今貴德縣木於扎倉寺。二世羅哲嘉措(1610一1659)系火洛赤之子,於清順治三年(1646)創建尖扎古魯寺,因在信教民眾中頗有威望,曾調解喀爾喀和厄魯特蒙古以及化隆巴燕與卡力崗部落間的糾紛,得到顧實汗和巴圖爾等人的賞識,均奉為上師,獻給今化隆縣境內的角扎、格許等部落屬民和格許寺。罩世阿旺羅桑丹貝堅贊(1660 —1728),出生於貴德,曾學經於哲蚌寺郭莽扎倉,清康熙十九年(1680)從西藏返回後,以戴青帛全為施主,徵收貴南茫拉川、沙溝及同德縣境內巴曲河流域以東,化隆巴燕以西廣大地區的僧稅。於康熙二十一年(1682)建成德千寺,並從古魯寺遷來顯宗學院。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世拉莫去北京,清朝頒發“察罕諾們汗”詔書,並封為扎克喇嘛。康熙五十三年(1714),七世達賴來塔爾寺駐錫,三世拉莫為達賴喇嘛的受戒堪布和主要經師之一。自此,他與七世達賴關係極為密切,七世達賴後來封他為“阿齊圖諾們汗”。清雍正年間羅卜藏丹律事件後,清設青海蒙古二+九旗,拉莫三世為察罕諾們汗旗一等台吉大喇嘛,成為貴南、同德西部、貴德南部、尖扎、澤庫、化隆西部以及海北海晏地區的政教雙重統治者,一般稱 “察罕諾們汗”,漢譯為“白佛”,藏譯為“夏茸尕布”。該系統共傳八世,四世羅桑圖登格勒堅贊(1729一1796)、五世潘代旺秀克尊嘉措(1797一1873)、六世阿旺卻珠丹貝堅贊(1832一1873),均有一定建樹,七世根敦丹增諾爾布(1873 —1927),於民國初年受封為“廣大明智汗王”,賜有90兩重的虎頭銀印和“永安寺”匾額,1916年新建貴南托勒寺查那寺,1922年維修西寧大佛寺。八世羅桑洛柔丹巴嘉措,海晏達玉部落格江村人,現任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概況

德千寺是尖扎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西寧府新志》載有“黃教喇嘛287名”,《青海記》記有102人。該寺在1958年前建築面積約200畝,有大經堂2座173間,大小佛堂26座,活佛昂欠24座,僧舍115院1725間,共有耕地2094畝,牛4031頭,馬307匹,羊1664隻,園林1800多畝,寺僧115戶522人。寺僧來自尖扎、海晏、共和、貴德、化隆等地,以藏族為主,亦有少數蒙古族、土族和汲族。寺內文物頗多,最出名的有 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燈、歷代活佛靈塔等。1958年後和 “文革”期間,除智乾、瑪卡古雪、塔秀、夏瑪爾等活佛昂欠和30院僧舍外,其他建築拆毀。1980年4月批准開放,現重建經堂1座,昂欠6院,僧舍76院(包括維修30院)228間,有寺僧76戶158人(其中活佛1人,名堅贊),耕地13畝,樹林 88畝,馬1匹,牛60頭。

傳記

德千寺還以轉世活佛眾多而出名。傳說活佛最多時達到51 人。據1955年統計材料,當時除寺主夏茸尕布,尚有賽赤佛、智乾倉、塔秀佛(海北蒙古族,現任剛察縣政協副主席)、夏瑪爾佛(海晏縣完加村人,1987年卒)、羊卷佛(同德縣尕什玉部落人,1958年卒)、瑪卡佛(剛察縣豆秀部落人,1954年卒)、噶日瑪佛(尖扎縣央知部落人,1961年卒)、加吾佛(尖扎縣能科浪讓村人,現任尖扎縣政協副主席)、央直佛(尖扎縣羊直村人)、豆乎佛(化隆縣蘇乎村人,1958年卒)、剛察佛(海北剛察人)、李加佛(共和縣羊讓部落人,1955年卒)、莫乎乾佛(天峻縣莫乎村人,1958年卒)、拉德佛(尖扎縣羊直村人,1956年卒)、洛群佛(尖扎縣崗毛部落人)等18名活佛。其中,白佛(夏茸尕布)、賽赤和智乾倉是全寺三大活佛系統,統領全寺政教大事,有權任免法台、僧職人員,檢查其教規的執行情況。賽赤活佛源自甘丹寺第四十四任赤巴羅哲嘉措(1635一1688),其轉世羅桑丹貝尼瑪。1689一 1762)曾獲拉然巴格西學位,1734年應詔赴京,雍正帝賜“禪師”印,成為掌印喇嘛。清乾隆九年(1744),奉命修建北京雍和宮,次年在雍和宮設神變祈願法會,成立顯宗、密宗、醫學、聲韻等4個經院。自他起,歷代賽赤亦為清代駐京呼圖克圖,在京駐福祥寺。羅桑丹貝尼瑪還是一位出名的學者,一生著述頗多,主要有《般若辨析》、《羯磨儀軌疏聖教明燈》、《普賢行願經疏解脫人門》、《彌勒行願經疏解脫道明炬》、《瑪鳩拉仲能斷法廣論》、《百論》等,凡4函,刻有木刻行世。未世名華藏,化隆縣多加村人,1958年卒。智乾倉一世羅桑扎西。(1647一1713)與拉莫三世同學經於西藏,協助拉莫三世修建德千寺,並任該寺第一任法台。二世羅桑丹增嘉措(1716一1781),曾於1734至1781年任德千寺法台48年,足見其地位之尊。末世智乾倉,海晏達玉部落人,現為祁連縣八寶鄉幹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