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西斯二世石窟造像

拉美西斯二世石窟造像

拉美西斯二世是即埃及第19王朝法老,傑出的建築家。他熱衷於造像,在埃及南部開鑿了阿布辛拜勒石窟寺,內部按埃及神廟規格布置,門面依懸崖石面鑿刻4尊高達23米的法老像,被公認為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巨形石窟造像。古埃及石窟寺的建築與藝術成就巨大,影響至亞洲。

【名稱】拉美西斯二世石窟造像
【類別】雕像石刻
【年代】公元前1317年後
【原屬】埃及
【簡介】
在第十九王朝時期,埃及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都趨於新的繁榮。塞提一世(?~公元前1304年)、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304~前1237年在位)收復了一度被喜特人占領的兩河失地,爾後再次征服強盛的努比亞。於是,廉價的奴隸和財富源源不絕地流入尼羅河平原。法老為了表彰這種豐功偉績,修建規模浩大的廟宇和顯示戰功的石窟祭殿。那時規模最大的神廟,應推首都底比斯的卡爾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爾神廟;此外,在埃及各地也保留著一些拉美西斯二世主張興建的建築遺蹟。在這方面,最值得一提的,是在阿布-西姆貝爾(在下努比亞)的崖壁上鑿造的一座石窟祭殿,它是古埃及最傑出的石窟美術品之一。
在此以前,為了鞏固對努比亞的勝利,曾在那裡修建過一些堡壘和廟宇。拉美西斯二世以其祖先為榜樣,在努比亞的阿布-西姆貝爾又造了一座最有氣派的石窟祭廟。這座祭廟寬約40米,高有30多米,其正面簡直象一座龐大的、帶有塔門的城牆。前麵塑著四個高大巍峨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坐像,它們是直接從崖壁上鑿出來的,巨像高達20米以上。祭廟恰好坐落在尼羅河沿岸,凡在河上航行的人們,都能從遠處看到這四尊正襟危坐、令人生畏的法老坐像。 四尊石像的正中,有一個小小的神龕,它貼在石像後面的牆上,裡面供奉的即是當時崇拜的主神阿蒙 。在第十九王朝力圖宣揚文治武功的時期,主神阿蒙竟成了法老的陪襯,退居於後面的神龕里,可見統治階級利用藝術顯示其權威的迫切心理。而四尊坐像塑的都是法老本人,正是古代雕塑家不得不秉承統治主意志的一種創造性反映。
在所有這一時期的神廟裡,拉美西斯二世的形象總是處在睥睨一切的地位。如在這座石窟的進口的上面,就鑿有用拉美西斯二世的名字組成的象形文字雕塑形象,在大殿的一些牆垣上布滿了刻繪拉美西斯二世戰功,在祭廟所奉祀的四尊雕像之間,還刻著拉美西斯本人的形象,與阿蒙神以及祖先神像等排列在一起。這些雕刻都出自底比斯的無名藝術家之手,考古學家所以能證明是底比斯藝術家所作,是從浮雕下面一些底比斯匠師的簽名上獲得的。當然,從阿布-西姆貝爾祭廟的風格與底比斯建築物的風格相比來看,也能見其端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