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小三弦

拉祜族小三弦

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佤族和哈尼族愛尼人的彈撥弦鳴樂器。

拉祜族小三弦

拉祜族小三弦拉祜族小三弦
拉祜族小三弦,是拉祜族佤族哈尼族愛尼人的彈撥弦鳴樂器。因拉祜人最為喜愛而得名。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地區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和臨滄地區滄源佤族自治縣等地。
在瀾滄的拉祜族村寨里,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傳說很久以前,天宮的桃花仙子為了消愁解悶,送了一把弦子要拉祜人彈奏。三弦拉祜語稱滴,原只有一條弦,音響較單調,後來改作兩弦,音色還是不好,最後才成為現在的三弦。舊社會,拉祜人不堪忍受土司頭人的壓迫,經常起來反抗。有個起義首領叫李金保,是位有名的三弦手,起義失敗後被俘,在要殺他的頭天晚上,官家同意了他再彈一次三弦的請求。李金保悲憤地彈了一夜,雞叫頭遍時琴聲戛然而止,他準備著去慷慨就義。可是官家太太、小姐們在通宵聽琴,她們正聽得如痴如醉,琴聲戛然中斷,她們餘興未盡,還想繼續聽下去,便要求免去他的死刑。土司無可奈何,遷就夫人和愛女,李金保免去了一死。剛直的李金保不願為官家彈琴,他躲進深山隱居下來。後來,這首由他創作的樂曲稱為“起死回生調”。拉祜人彈奏的三弦,也從此流傳開來。
在滄源佤族山寨,傳說從前有一家人很不和睦,經常吵架。有個老人砍來一段茶木,照木勺的樣子挖空,蒙上蛤蟆皮,拴上三條弦,製成了三弦,用它彈奏出美妙感人的樂曲,不和睦的人家聽後,再也不吵鬧了。老人對他們說:“這三條弦好比是一家人,內弦是母親(母弦),中弦是父親,外弦是兒子(子弦),一家人要處得好,就要把弦調得準,才能彈出悅耳的曲調來。你們要和睦相處,生活才能美滿幸福。”從此,這家人在三弦樂曲的感染下,生活一直很和睦。此後,三弦便流傳開了,只要一彈起它,不分民族、性別和年齡,人們都能和睦地在一起歡樂歌舞,用它來“談情”,建立起和睦幸福的家庭。
形制比較獨特,它不僅與漢族的小三弦有較大區別,也與雲南其他民族的小三弦有顯著不同 ,但卻與廣西壯族的三弦相仿(只琴箱不是筒形),琴體小巧玲瓏。多使用一整塊梨木、果木或其它硬雜木斫制而成,當地則用糯梨木或茶木製作,而以茶木製作的音質最佳。也可琴箱單獨製作,然後裝入琴頭、琴桿。它由共鳴箱、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 (圖),規格大小不一,全長40厘米~60厘米。共鳴箱(琴鼓)呈扁圓形,琴框上、下開有裝入琴桿的方孔,正面以蛤蚧皮、羊皮、蛇皮或蟒皮蒙面,並用竹釘固定,後面設有木製並鏤空各種民族圖案的音窗。琴箱直徑8厘米~12厘米、厚4厘米~8厘米,較一般三弦為小,故可使發音堅實、脆亮。琴頭為扁鏟形,上部較寬,頂端朝後呈弧形彎曲,下部中間設有弦槽或弦庫,明開的弦槽中間通透,暗開的弦庫則由背面開槽、正面雕以圖案花紋為飾,琴弦由下方的弦孔中穿出。琴頭兩側設有三個短而粗的硬木製弦軸,置軸為左二右一,這與其它三弦的左一右二也顯著不同。琴桿短而寬,呈半圓柱狀體,上方設有金屬山口或在山口處嵌以金屬薄片,正面平坦為按弦指板,其上不設品位。琴箱皮面中央置有一截鐵棍為琴馬,下面墊以一枚舊時的銅幣、銀元或一塊薄鐵片。張以三條鋼絲弦,弦徑一致。拉祜族小三弦製作精細,一般多在琴頭、弦庫和音窗上雕刻出花紋圖案。小三弦採用金屬山口、琴馬和同樣粗細的鋼絲弦,使其具有獨特的音色。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中,陳列著兩件拉祜族小三弦。其中一件茶木製,琴體全長57厘米,琴鼓為扁圓形,直徑10.5厘米、厚6.5厘米,前口蒙以蟒皮為面,後口置鏤空音窗。琴頭扁鏟形、後彎,中間設弦庫,兩側置梨木製花蕾形弦軸三個(左二右一)。琴桿短而寬、無品位。皮面中央置鐵棍馬,長6.5厘米、直徑0.3厘米,下墊圓形薄鐵片,張三條鋼絲弦。另一件小三弦,糯梨木製,琴體全長42.5厘米,琴鼓扁圓形,直徑7.8厘米、厚4.7厘米,前口蒙以蛇皮,後口置金錢眼形音窗。琴頭呈扁鏟形後彎,中設弦庫,兩側置三個梨木製花蕾形弦軸(左二右一),皮面中央置鐵棍馬,長4.9厘米、直徑0.3厘米,下墊長六方形薄鐵片,張三條鋼絲弦。這兩件拉祜族小三弦,來自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為民間藝人所制精品,選料講究,工藝細緻,在琴頭、弦庫、弦軸和音窗等部位,都雕刻 有精美的圖案和紋飾,極富民族特色。均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演奏時,將琴鼓置於右腹部,琴桿橫於胸前,琴頭稍斜向左上方。左手持琴,用食指、中指 、無名指按弦,右手食指綁竹製撥片彈弦發音,只彈不挑,很少用輪或滾的奏法。左手按弦不用指尖肌肉,而用指甲觸弦,這種特殊的按弦方法稱“跪指”,可以獲得其它三弦類樂器所不及的清脆明亮的音色,且餘音較長。拉祜族小三弦的定弦因所奏樂曲的不同而有異,常用定弦為:d1、g1、d2;c1、g1、c2;d1、a1、d2等,音域近兩個八度。音色柔美,纖細動聽,音量較小。用外弦、中弦彈奏鏇律,內弦彈和音伴奏。左手常用技 法有滑音、揉音、打音、擻音、帶音等。常用於獨奏或為民間歌舞伴奏。深受拉祜族人民的喜愛,更是青年男女社交和愛情生活中離不開的樂器。民間湧現出許多彈奏小三弦的藝人,著名的拉祜族小三弦民間盲藝人張老五,藝術功底豐厚,擅長自編自彈,曲目豐富,題材廣泛,他改編和創作樂曲一百二十餘首。較著名的獨奏曲有:《瀾滄悲調》、《倒板腔》、《 邁山調》、《邊界調組曲》、《元周馬幫調》、《三人起世》、《聯絡調》、《搖籃調二首》、《臨江調三首》、《瀾滄愛情調》、《玩耍調》和《情歌》等。
在瀾滄和滄源等地與拉祜族相鄰而居的佤族和哈尼族愛尼人,也使用形制和奏法相同的小三弦,只是因民族不同而演奏風格有異。佤族使用的小三弦,琴長50厘米,共鳴箱扁圓形,蒙以蟒皮,直徑10厘米,音色清亮而柔和,左手常用顫音、滑音和裝飾音等技巧。樂曲有《孤兒調》、《進阿佤山》和《阿佤調》等。哈尼族愛尼人使用的小三弦,又稱弦子或當的,常用於青年男女的愛情生活。樂曲有《歡樂調》、《串寨子調》和《情歌》等。

其它

文化藝術,生活娛樂,人物百科,社會人文,中外歷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