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登日記

拉登日記

美方從“基地”組織頭號人物賓·拉登藏身處獲取一本這名恐怖大亨的手寫日記。日記內容顯示,賓·拉登並未失去對“基地”的控制,圖謀對美國發動更多襲擊。

簡介

拉登日記拉登日記

美國情報官員透露,他們在日前繳獲的拉登日記里發現,拉登曾列出基地組織應該優先襲擊的一些目標人物,比如美國總統、國防部長等人。而美國副總統因為職位不那么重要,所以在拉登眼裡不值得暗殺。

拉登在日記中列出了優先暗殺的對象,美國總統是首要目標,另外還有軍方首腦,如美軍參謀首長聯席議會主席、國防部長、高級軍方將領等。

拉登在日記中指出,美國副總統不是一個重要的目標,因為他的職務不是很重要。

儘管拉登在日記里對刺殺對象進行了說明,但據信這不是一個明確的暗殺名單,更像是一種戰略思路。

一些分析人士先前猜測,本·拉登多年藏匿,可能已失去“基地”行動指揮權,其作用僅限於精神領袖。

但美國官員向美聯社記者確認,從本·拉登藏身處獲取的親筆日記和電腦檔案顯示,本·拉登從未失去對“基地”網路的控制,他參與近年來每一起“基地”大型襲擊陰謀,包括去年圖謀襲擊歐洲

美方官員說,本·拉登藏身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鎮期間並未與外界中斷聯絡。他把電子信件存儲在攜帶型移動存儲介質中,由信使隨身攜帶隨身碟等快閃記憶體設備,交給葉門等其他地區“盟友”。這種溝通方式雖然緩慢,但不易受追蹤。

美方尚不清楚“基地”分支的行動在多大程度上依賴本·拉登指揮。本·拉登曾在日記中寫道,葉門分支的一些小規模襲擊不成功。由於未獲授權,訊息人士拒絕公開姓名。

內容

日記中一段數學演算記錄顯示,本·拉登計算需要殺死多少美國人才能迫使美國撤軍。他認為,小型攻擊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發動不低於“9·11”事件規模的恐怖攻擊、致死數以千計美國人,才能迫使美國轉變政策。

美方從本·拉登藏身處獲取的一張手寫便箋顯示,“基地”組織自2010年2月起圖謀在“9·11”恐怖攻擊十周年之際襲擊美國鐵路系統。

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本月早些時候聯合向執法部門官員傳送簡報說,美方從本·拉登藏身處獲取的一張手寫便箋顯示,“基地”組織自2010年2月起圖謀在“9·11”恐怖攻擊十周年之際襲擊美國鐵路系統。

美方官員說,本·拉登還打算在華盛頓散布政治謠言,“離間”美國政治人物。

圖謀

拉登日記拉登日記

本·拉登在日記中說,要考慮襲擊較小城市,要儘可能多地殺死美國人,以迫使美國轉變政策。日記中有一段數學演算,本·拉登計算需要殺死多少美國人才能迫使美國撤軍。他認為一次行動至少要致死數以千計美國人。

此外,美國聯邦調查局和國土安全部報告說,美方從本·拉登藏身處獲取的一張手寫便箋顯示,“基地”組織自2010年2月起圖謀在“9·11”恐怖攻擊十周年之際襲擊美國鐵路系統。

美方官員說,本·拉登還打算在華盛頓散布政治謠言,“離間”美國政治人物。

路透社援引多名西方國家安全部門官員的話報導,美方將部分情報材料傳送給其他一些國家政府,那些國家可能需要對安全部署“作出一些調整”。

美國海豹突擊隊突襲拉登位於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的藏身地後,繳獲了拉登的一本親筆日記,裡面記錄了這位恐怖領導人沉思如何殺死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細節。拉登在日記中稱,他的目標是總統歐巴馬,而不是副總統拜登(JoeBiden),因為拜登不值得他惹麻煩。

拉登呼籲他的追隨者刺殺歐巴馬,阻止2012年美國總統大選。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顧問、前FBI官員布拉德·加勒特(BradGarrett)說,拉登呼籲殺死歐巴馬,顯然出於私人原因。他說:“只有對美國總統這樣的鮮明目標發動攻擊,才能證明基地組織的能力。要實現打倒美國的最終目標,首先就要殺死其總統。”

襲擊美國

本·拉登在日記中設計了再次襲擊美國的思路。

襲擊目標:不減少對紐約襲擊;考慮洛杉磯這種地區或較小城市;分散目標;瞄準火車和飛機。

行動規模:恐怖攻擊不低於“9·11”事件,致死數以千計美國人。

思路推導:在日記中進行一段數學演算,計算需要殺死多少美國人才能迫使美國撤軍。他認為,小型攻擊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

兩名美國官員向美聯社記者確認,拉登手寫日記和電腦中大量檔案顯示,這名恐怖大亨參與近年來每一起“基地”大型襲擊陰謀,包括去年圖謀襲擊歐洲。

美方官員說,拉登移動存儲介質中,由信使隨身攜帶隨身碟等快閃記憶體設備,交給葉門等其他地區“盟友”。這種溝通方式雖然緩慢,但不易受追蹤。

拉登在日記中寫道:不要減少對紐約市的襲擊;考慮襲擊洛杉磯這種地區或較小城市;分散目標;瞄準火車和飛機;單次襲擊儘可能多地殺死美國人。

日記中一段數學演算記錄顯示,拉登計算需要殺死多少美國人才能迫使美國撤軍。他認為,小型攻擊不足以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發動不低於“9·11”事件規模的恐怖攻擊、致死數以千計美國人,才能迫使美國轉變政策。

娘家人眼中的拉登

拉登的葉門籍妻子名為阿邁勒·艾哈邁德·阿卜杜勒-法塔赫·薩達,現年29歲。1999年,阿邁勒的姐夫穆罕默德·加利卜·貝尼來到阿邁勒的叔叔家,稱一名名為烏薩馬·本·拉登的沙烏地阿拉伯男子正尋求一門親事。與貝尼同行的一名男子名為拉沙德·穆罕默德·賽義德,兩人是拉登的朋友。

阿邁勒的叔叔哈希姆·薩達把這門親事告訴阿邁勒,稱拉登來自沙特“一個虔誠且受人尊敬的家族”。“這是你的選擇,你的未來。”哈希姆對侄女說。阿邁勒回答:“這是命運……我接受它。”

相關評論

美國國會參議院軍事委員會成員詹姆斯·英霍夫11日看到“基地”組織頭號人物烏薩馬·本·拉登的屍體照片,否認本·拉登未死傳言,稱照片“可怕”。

英霍夫說,他看到總共15張照片。其中9張攝於突襲擊斃拉登現場,3張攝於美軍“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上,屍體當時準備入海,另外3張是本·拉登先前照片,用於比對並確認身份。

“照片很可怕,因為是在(擊斃本·拉登)那件事後立即拍的。”英霍夫接受福克斯新聞頻道採訪時說。

總統貝拉克·歐巴馬先前說,不會公開本·拉登屍體照片,理由是照片可能誘發暴力、威脅美方安全。

英霍夫認為,至少兩張攝於“卡爾·文森”號航母上的照片可以公開,因為照片顯示美方正清理屍體。

相關說法

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說,這本日記據信是這名基地組織前首領親筆寫下的。

他詳細記述了恐怖網路的原則、潛在打擊目標以及如何向他們進行襲擊,並指出,“這本日記並非是一個年老退隱的聖戰者雜亂無章的閒談。”

這本日記包括有關襲擊美國的重要性的信息。它描述打擊美國鐵道系統的陰謀,這促使美國當局上星期發出有關鐵路安全的警告。

這本日記和其他資料透露出的信息再次改變了美國政府對拉登的傳統看法,儘管他一直被視為是一個鼓動恐怖分子的主要人物,由於多年來銷聲匿跡,影響受到削弱。

美國官員說,拉登的個人日記還包含未來恐怖陰謀的信息,並且顯示拉登在與其他恐怖分子進行交流。檔案顯示,拉登從他在巴基斯坦的住處與基地組織的分支,其中包括葉門分支主要威脅美國的力量保持通信。

雖沒有證據顯示2009年12月25日聖誕節底特律客機未遂爆炸案以及芝加哥和費城貨機襲擊爆炸案,是否有拉登在後面指使。但現在很清楚,他們接收到了拉登的某些指示。

美國相關官員分析說,拉登一直試圖找到新的辦法和途徑襲擊美國,他的個人手寫日記和他的電腦檔案中大量收集的資料,透露出他的這些襲擊計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