扺掌而談

扺掌而談

“扺(zhǐ)掌而談”一詞出處為《戰國策·秦策一》:“見說趙王與華屋之下,抵掌而談。”此處“抵”字為通假字,現代用法為“扺”字。據1996年上海辭書出版社《辭海》2746頁:“抵(zhǐ)“,同“扺”,參見“扺”。“扺(zhǐ)“釋義中解釋:“(zhǐ)“與“抵”本為兩字,後混為一。解釋:扺掌,擊掌(表示高興),指談得很融洽。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詞目:扺掌而談

拼音:zhǐ zhǎng ér tán

解釋:扺掌,擊掌(表示高興)。指談得很融洽。

近義詞:扺足談心、促膝談心

同韻詞:門禁森嚴、眾口交傳、同日而言、別鶴孤鸞、忍辱求全、乞哀告憐、博聞辯言、推波助瀾、玉砌雕闌、黃雀伺蟬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

結構:偏正式結構

年代:古代成語

英語翻譯:talk pleasantly and intimately; have a close and intimate talk;have a pleasant conversation

成語出處

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扺掌而談,趙王大悅。”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 蘇秦到秦國去遊說秦惠王實行 連橫的主張遭到失敗,就回家鄉洛陽潛心研究兵法。一年後,他到 趙國去拜謁 趙王,與趙王扺掌而談,鼓吹他的 合縱主張,趙王十分高興,封 蘇秦武安君,授以 相印,商議六國合縱策略。

成語辨析

正音:扺,不能讀作“dǐ”。 辨形:扺,不能寫作“抵”。

成語示例

善言論者~,問地球一切事。(魯迅《月界旅行》第十三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