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之上高會戰

抗日戰爭之上高會戰

抗日戰爭之上高會戰,1926年,北伐軍在斜口與北洋軍激戰。1927年,朱用光首建中共上高支部。1930年,毛澤東、朱德率軍途經上高。1941年,“上高會戰”,殲滅日軍2.4萬餘人,被譽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概述

贛西的武功山到九嶺山,橫亘數百里丘陵無垠,綠意蔥蘢,錦繡如織,小城上高赫居其間,一個催生我軍旅之夢的地方。許多年以後我才知道哺育自己成長的小城竟是一個戰役要地。從地理區位看,城域緊扼南昌經瀏陽入長沙之古道,山巒迭起灌木連綿,如此易守難攻的交通要衝,實為兵家必爭之地。盛夏時節,應邀前往故地上高城,尋覓少年的遺蹟和久違的鄉情,重溫小時候屏息靜聽老師講述的發生在當地的抗日故事。

歷史回顧

1941年,抗日戰爭處於戰略相持階段,日軍為了儘快結束長達四年之久的侵華戰爭,瘋狂地組織“鄱陽掃蕩戰”。是年3月,日軍集結第三十三師團、三十四師團和第二十混成旅團共六萬五千餘重兵,在一百五十餘架飛機的狂轟濫炸和空中掩護下,兵分三路,對以上高為核心陣地的中國軍隊形成合圍之勢,第十九集團軍以及江西保全隊近十萬將士,在數百里戰線上與裝備有飛機重炮等精良武器的日軍展開了殊死決戰,戰鬥甚為慘烈,萬木枯焦瘡痍滿目的上高主陣地在敵我之間三度易手。在國家危亡之際,國共合作展示了空前的民族大義,軍民參戰顯示出深厚的戰爭偉力。據稱,在當地中共地下黨員上高縣長黃賢良的策動和組織下,當時上高縣有四分之一的百姓冒死支前,他們前送彈藥給養,後運傷兵。正是有了上高民眾的廣泛參與,才有了震驚中外的上高會戰大捷,這是正義的勝利,人民戰爭的勝利,是歷史留與後人彌足珍貴的戰例經典。

史載

據《中國近代史通鑑·抗日戰爭》記載,上高之役歷時十九天,中國守軍共斃傷日軍一萬五千餘人,繳獲大炮十門,機槍一千餘挺,驕橫跋扈的日軍第三十四師團少將指揮官岩永被擊斃。此役有力地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使日軍原本打算北調的三十三師團傷亡過半,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對華北戰場的壓力。由此在中國抗日戰爭史冊上,上高這個不起眼的小城以堅韌的如椽大筆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上高會戰展館

踏進上高會戰展館,那記錄著當年歷史的幀幀圖片,觸目驚心,那見證過戰火烽煙的件件實物,撼人心魄。走在寬敞的境山大道上,我的眼睛始終注視著與那戰爭有關的遺蹟和景致。在上高的任意一處,都可以眺望到建在鏡山旁的一座抗日陣亡將士陵園,拜謁陵園,四周蒼松翠柏,莊嚴肅穆,前門上端,張愛萍將軍遒勁有力的題字:“上高會戰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在陽光映照下熠熠生輝。這是一塊歷經滄桑而又神奇的土地,飽受戰火摧殘的上高承載了太多的苦難和屈辱,面對日寇鐵蹄肆意踐踏和鬼子兵的劫掠淫虐,萬眾一心團結抗敵的上高軍民奏響了一曲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英雄主義壯歌。據統計,上高會戰中,僅犧牲的軍人就有九千五百四十一人,還有數以千計的平民百姓,這些忠烈和不屈的靈魂永遠留給了這片紅土地。世人不會忘記,就在上高會戰半個世紀後的1992年5月26日,在當年的戰場泗溪官橋街日軍在上高會戰中遺棄的化學毒氣彈被擴建圩集的民工發掘,造成無辜民眾一千三百多人中毒,出土的二百餘枚毒氣彈,那斑斑銹跡包裹著罪惡的侵略行徑,這是有力的史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