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持久戰》

《論持久戰》

《論持久戰》是毛澤東於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演講稿,是關於中國抗日戰爭方針的軍事政治著作。毛澤東在總結抗日戰爭初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中國國民黨內部分人的“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以及中國共產黨內部分人輕視游擊戰的傾向,系統地闡述了中國實行持久戰以獲得對日勝利的戰略。毛澤東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毛澤東總結了抗日戰爭10個月的經驗,進一步揭示了抗日戰爭的發展規律,把持久戰的思想更加理論系統化。1952年收入《毛澤東選集》第2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主要觀點

《論持久戰》《論持久戰》
文章開篇以“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做引子,然後針對這兩種錯誤觀點作者進行了一一駁斥,接著引出作者自己的觀點: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的勝利是中國的,並通過“能動性在戰爭中”、“戰爭和政治”、“抗戰的政治動員”、“戰爭的目的”、“防禦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決”、“內線中的外線”、“主動性,靈活性,計畫性”、“運動戰,游擊戰,陣地戰”、“消耗戰,殲滅戰”、“乘敵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戰爭中的決戰問題”、“兵民是勝利之本”等既獨立而又有聯繫的篇章的闡述,來說明抗日戰爭為什麼是持久戰,怎么進行持久戰,我們為什麼能取得最後的勝利,我們應當怎樣做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基本論點:抗日戰爭是持久戰,中國必將取得這場戰爭的最後勝利。

主要內容

1、揭示了抗日戰爭發展的基本規律(敵強我弱、敵退步、我進步、敵小我大、敵寡助、我多助)。
2、論述了只有實行人民戰爭,才能贏得勝利的思想。
3、闡明了抗日戰爭作戰的形式上,主要是運動戰,其次是游擊戰。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指出:“中日戰爭不是任何別的戰爭,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一個決死的戰爭。”日本是一個強大的帝國主義國家,但它的侵略戰爭是退步的、野蠻的;中國的國力雖然比較弱,但它的反侵略戰爭是進步的、正義的,又有了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軍隊這種進步因素的代表。日本戰爭力量雖強,但它是一個小國,軍力、財力都感缺乏,經不起長期的戰爭;而中國是一個大國,地大人多,能夠支持長期的戰爭。日本的侵略行為損害並威脅其他國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國際的同情與援助;而中國的反侵略戰爭能獲得世界上廣泛的支持與同情。這些特點“規定了和規定著戰爭的持久性和最後勝利屬於中國而不屬於日本。有力地批判了當時國記憶體在的速勝論與亡國論,為人民指明了抗日戰爭的正確道路。
毛澤東還指出:這場持久戰將經過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的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毛澤東著重指出,第二階段是整個戰爭的過渡階段,“將是中國很痛苦的時期”,“我們要準備付給較長的時間,要熬得過這段艱難的路程”。然而,它又是敵強我弱形勢“轉變的樞紐”。毛澤東強調“此階段中我之作戰形式主要的是游擊戰,而以運動戰輔助之”。“此階段的戰爭是殘酷的,地方將遇到嚴重的破壞。但是游擊戰爭能夠勝利”。為了實現持久戰的戰略總方針,毛澤東還提出一套具體的戰略方針。這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階段中主動地、靈活地、有計畫地執行防禦戰中的進攻戰,持久戰中的速決戰,內線作戰中的外線作戰;第三階段中,應該是戰略的反攻戰。
在《論持久戰》中,毛澤東還強調了“兵民是勝利之本”。他說:“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戰爭的勝利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於民眾之中。”只要動員了全國老百姓,就會造成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

創作背景

毛澤東演講毛澤東演講
《論持久戰》《論持久戰》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前,國民黨統治集團內部傳出“中國武器不如人,戰必敗。”的說法。抗戰開始後,日軍大舉進攻,北平天津相繼失陷,華北危急,“再戰必亡”的“亡國論”又被提出。抗日戰爭開始後一年內,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嚴重失利,喪師失地,節節敗退,使一部分人民中產生了悲觀失望情緒。與此同時,國民黨內一部分人幻想依靠外援迅速取勝。1937年8月,淞滬會戰時,蔣介石集團指望英、法、美等國能直接出面干涉,並要求蘇聯出兵。因此,有人武斷地認為,中日戰爭只要打三個月,國際局勢一定會發生變化,蘇聯一出兵,戰爭就可以解決。1938年春,台兒莊戰役取得勝利時,有些人認為徐州會戰就是“準決戰”,“是敵人的最後掙扎”,存在著輕敵思想,過於看重國民黨的200萬正規軍,以為抗戰就能夠速勝,對抗日戰爭的長期性、艱苦性缺乏精神準備。
抗戰爆發後,與“亡國論”和“速勝論”相比,在全國抗戰的陣營中,有很多人也認識到中國的抗戰將會持久地進行,不會很快取得勝利,並且相信中國能夠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是,人們對持久抗戰的理解卻大相逕庭。國民黨蔣介石提出的“持久戰”,基本上就是一種單純軍事上的指導方針,是單純的軍隊和政府的行為,缺乏廣泛的政治動員和全民抗戰的民眾基礎。中國怎樣去和日本侵略軍進行持久戰,怎樣才能爭取抗戰的最後勝利等。很多人堅定地擁護抗戰,擁護持久抗戰,但是他們對於中日兩國的實際情況,對於這場戰爭的能力和發展規律,普遍缺乏正確的認識和科學的分析,因而對戰爭的發展趨勢和結局缺乏冷靜的思考。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深感有必要對抗戰十個來月的經驗“做個總結性的解釋”,特別是“有著重地研究持久戰的必要”。
毛澤東1936年7月在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就已經提出堅持持久抗戰的各項方針。抗戰初期,當中國軍隊連連失利時,毛澤東始終堅持認為:“最後勝負要在持久戰中去解決。”1937年7月,朱德在《實行對日抗戰》一文中說:“抗戰將是一個持久的、艱苦的抗戰”。洛川會議後,張聞天、周恩來劉少奇彭德懷等相繼發表文章,論述抗日戰爭的持久性,以及實行持久戰和爭取抗戰勝利的條件、方法等問題。在進行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對抗戰開始後十個月經驗的總結中,毛澤東集中全黨智慧,於1938年5月30日,在延安《解放》周刊第40期發表了《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同時,他又作了《論持久戰》的長篇演講,這是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最重要的軍事論著,回答了困擾人們思想的種種問題,在國內外產生了重大影響。

正文內容

《論持久戰》《論持久戰》
毛澤東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的講演。是作者繼《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之後,運用唯物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分析和指導戰爭的又一重要著作。不久被譯成英文。1939年1月,作者為英譯本寫了序言。1952年收入《毛澤東選集》第2卷。
《論持久戰》用客觀的、全面的、歷史的觀點考察中日戰爭,指出中日戰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和帝國主義的日本之間在 20世紀 30年代進行的一場決死的戰爭。著作分別論述了戰爭雙方四個互相矛盾的特點,認為日本的長處是它的戰爭力量強,短處則在其戰爭本質的退步性、野蠻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國際形勢之寡助;中國的短處是戰爭力量弱,而其長處則在其戰爭本質的進步性、正義性,在其是一個大國家,在其國際形勢之多助。這些特點規定了戰爭的持久性和最後勝利屬於中國。著作以此駁斥了亡國論和速勝論,並指出了亡國論者和速勝論者思想方法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論持久戰》依據抗日戰爭10個多月所提供的大量的、豐富的實際材料,用變化發展觀點考察了抗日戰爭的具體進程,預見和論證了抗日戰爭的三個發展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敵之戰略進攻、我之戰略防禦的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敵之戰略保守、我之準備反攻時期。第三個階段,是我之戰略反攻、敵之戰略退卻的時期。”科學地揭示了抗日戰爭的發展規律,並且規定了三個發展階段之間的戰略轉變,提出了每一階段相應的戰略戰術要求。
《論持久戰》在闡述如何取得抗日戰爭勝利時,全面地分析了自覺的能動性和兵民是勝利之本等重要哲學思想。著作還對保存自己、消滅敵人,防禦中的進攻、持久中的速決、內線中的外線,運動戰、游地戰、陣地戰等等軍事辯證法,作了具體而深刻的闡述,為奪取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正確的戰略策略指導原則。
於是問題是:中國會亡嗎?答覆:不會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中國能夠速勝嗎?答覆:不能速勝,抗日戰爭是持久戰。
這些問題的主要論點,還在兩年之前我們就一般地指出了。還在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六日,即在西安事變前五個月,盧溝橋事變前十二個月,我同美國記者斯諾先生的談話中,就已經一般地估計了中日戰爭的形勢,並提出了爭取勝利的各種方針。為備忘計,不妨抄錄幾段如下:
問:在什麼條件下,中國能戰勝並消滅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呢。
答:
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二是國際抗日統一戰線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國內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運動的興起。就中國人民的立場來說,三個條件中,中國人民的大聯合是主要的。
問:你想,這個戰爭要延長多久呢。
答:
要看中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實力和中日兩國其他許多決定的因素如何而定。即是說,除了主要地看中國自己的力量之外,國際間所給中國的援助和日本國內革命的援助也很有關係。如果中國抗日統一戰線有力地發展起來,橫的方面和縱的方面都有效地組織起來,如果認清日本帝國主義威脅他們自己利益的各國政府和各國人民能給中國以必要的援助,如果日本的革命起來得快,則這次戰爭將迅速結束,中國將迅速勝利。

發表前後

(圖)《論持久戰》《論持久戰》
1938年5月26日,毛澤東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講演《論持久戰》,至6月3日結束。毛澤東指出,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最後勝利是中國的。毛澤東總結了抗日戰爭10個月的經驗,進一步揭示了抗日戰爭的發展規律,把持久戰的思想更加理論系統化。這是1939年5月26日,毛澤東在“抗大”成立三周年紀念大會上講話。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訊息餘音尚未平息,日軍發動旨在全面侵華的“七·七事變”。國難當頭,在共產黨的斡鏇、倡導以及廣大愛國人士的努力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起來。
然而,統一戰線的建立並沒有立刻成為軍事上“防禦外侮”的戰役防線。在抗戰進行到10個月時,1938年5月,不僅東三省難以收復,甚至從山海關到杭州灣,北部、東部中國主要的大城市都已淪入敵囊,19日,徐州會戰結束,陳兵黃河東岸的日軍正待發起新一輪攻勢……日軍的猖狂推進,動搖了一些人當初“抗戰到底”的信心,一時間,“日本不可戰勝,抵抗必亡”的亡國論調甚囂塵上。汪精衛的公開投敵又成為加在“亡國論”上的重量級砝碼。當然,“亡國論”既不會、也不能一統天下。“速勝論”是表面急切、而實際缺少佐證、缺乏力量抗衡的另一種聲音。戰與不可戰、亡與不會亡之間,也有人提出“持久戰”。然而,“持久”到何年何月,延宕到哪天哪時?當時的抗戰形勢充滿了未知的迷霧,面對中國抗戰的前途命運,天下熙熙,誰能作出正確而科學的分析判斷?
身居延安的毛澤東沒有因為延安地處中國一隅而將時局“橫看成嶺側成峰”。徐州會戰結束之際,毛澤東開始撰寫醞釀已久、建立在科學判斷和分析之上的時政論文——《論持久戰》:抗日戰爭是持久戰,日本必亡,最後勝利是中國的。他旗幟鮮明地批評了“亡國論”和“速勝論”;但怎樣進行持久戰。怎樣爭取最後勝利。這些需要建立在人民戰爭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基礎之上,這還必須經歷“一個痛苦的過程”。
延安城內鳳凰山麓那孔明朗而溫度適宜的窯洞裡,毛澤東幾乎筆不停歇、夜以繼日地寫作著腹稿已成的文章,經過8天9夜的嘔心瀝血,當這部5萬餘字的《論持久戰》初稿寫成後,毛澤東在一次集會上作了《論持久戰》的長篇演講。演講中,毛澤東旁徵博引、舉一反三,以他一貫生動而不失嚴謹的文風,邏輯縝密地層層推進、梳理,深入淺出地引經據典,擺事實、講道理。
這篇文章和這次演講就像撥開了籠罩在人們頭上的雲霧,對人們當下最關心的問題給出了科學合理而有分量的回答,在延安引起轟動。在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陳雲建議下,《論持久戰》被油印成冊,在黨內傳閱,在傳播到各個根據地後,成為我黨我軍樹立信心、指導抗戰的綱領。
初次印出的《論持久戰》,封面由毛澤東親筆題寫書名,扉頁印著毛澤東親筆寫的:“堅持抗戰,堅持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最後勝利必然是中國的。”。
然而,囿於延安當時物資匱乏、技術有限,油印的手冊不但質量差,而且數量也非常少,在延安以及各根據地幹部民眾爭相傳閱中大有一冊難求、洛陽紙貴的味道。於是,陳雲又建議將這篇文章送到國民黨統治區印刷、發表,同時也可以擴大影響。
《論持久戰》的書稿送到了武漢的中共長江局。當時,除了要求印刷成冊外,還要求《新華日報》刊登這篇文章。《新華日報》是我黨於1938年1月在國統區武漢創刊,公開發行、很有影響的一份報紙。可當時長江局書記王明卻以文章太長為由,不準予刊登。從土地革命時期起,王明就自詡為徹底的布爾什維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一直對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瞧不上眼。在負責長江局的工作後,他提出“一切通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右傾投降主義已露端倪。此外,他還不經過中央同意,擅自發表一些言論,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動機日漸明顯。此時此刻,對於擺在案頭、毛澤東撰寫的這篇《論持久戰》他十分不屑。他覺得持久戰的理論消極,認為“抗日戰爭要經歷三個階段”沒有根據。滿肚子“洋墨水”的他還作了一首詩嘲諷:“四億弗憑鬥志衰,空談持久力何來。一心坐待日蘇戰,階段三分只遁牌。”最後在中央一再致電的情況下,他只同意印刷成冊。而印成之後,他卻暗中送了幾本到蘇聯,期待著莫斯科“正視”《論持久戰》存在的原則性錯誤。
可是理論見地的高低、以及是否具有真正的生命力,不是某個個人就能阻擋或左右的。《論持久戰》不但在牆內開花,而且牆外花香濃郁。
武漢會戰結束後,在陪都重慶,周恩來第一次向白崇禧介紹了《論持久戰》。白崇禧是國民黨內的實力派,素有“小諸葛”之譽。其時,國民黨內也一直存在著“持久戰”的論調,只不過沒有人對此進行過探究,更沒有人系統而深入地進行闡發。加之,正面戰場的失利,大面積國土的淪陷,此時論“持久戰”就像託詞藉口一樣,不免被人側目。據白崇禧當時的秘書程思遠回憶,白崇禧聽完周恩來的介紹,有著十分的興趣,他讓周恩來一定送給他一本。在得到這冊《論持久戰》後,白崇禧進行了認真研讀。讀完後,白崇禧拍案讚賞,對程思遠說:“這才是克敵制勝的高韜戰略!”他按捺不住心裡的高興,想立刻推薦給蔣介石,但轉念想了一下,暫且按下不表。與毛澤東相反,蔣介石很少有長篇宏著,他的文章基本都是由人代勞,記日記也是三言兩語。一次,一篇冗長而務虛的報告遞給蔣,他看了幾頁,批了一句“我非紙簍”。基於對蔣的這些了解,白崇禧決定先營造個輿論以“先聲奪人”。
《論持久戰》《論持久戰》
白崇禧在國民黨上層不斷宣揚、介紹“持久戰”理論,很快在當時中國軍事界產生了重大影響。在當時有軍事權威之稱的白崇禧為毛澤東“論持久戰”理論和觀點所折服,甚至還將毛澤東嘆為軍事天才,這些都逐漸傳到了蔣介石耳中,並引起他的注意。白崇禧趁此向蔣介石轉述了《論持久戰》的主要精神,並讓程思遠送了一冊過去。不出所料,蔣也對《論持久戰》深以為然,武漢會戰後的局面也印證了“抗日戰爭必將經歷的三個階段”。於是在蔣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論持久戰》的精神歸納成兩句話:“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並在取得周恩來的同意後,由軍事委員會通令全國,作為抗日戰爭中的戰略指導思想。
《論持久戰》在成為國共兩黨領導抗戰的共識之外,在國際上也引起了重大反響。當時周恩來寄了一冊給香港的宋慶齡。讀完文章後,宋慶齡深為認同毛澤東鞭辟入裡的分析判斷,她找到自己親近的朋友愛潑斯坦等人把《論持久戰》翻譯成了英文,準備在海外出版。毛澤東得知後,特意為英文本寫了序言:“希望此書能在英語各國間喚起若干的同情,為了中國的利益,也為了世界的利益。”。
當然,最為重要的是,時間的推移、實踐的檢驗,雄辯地證明了抗日戰爭正是按照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所構想的那樣發展的,中國人民最終戰勝了侵略者,100年來第一次在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中取得了完全勝利。歷史見證了毛澤東的科學分析和預測,更歷史地將《論持久戰》這部光輝著作列入了世界十大軍事名著之一的地位。

作品影響

一:制訂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
二:客觀的評價了戰爭的局勢,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
三:抵制國記憶體在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思潮,建立和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四:指導反侵略的現代局部戰爭,並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作者簡介

毛澤東毛澤東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革命家、戰略家、理論家、詩人,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袖,毛澤東思想的主要創立者。從1949年到1976年,毛澤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被尊稱為毛主席。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誌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他的主要作品有:《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論持久戰》、《論人民民主專政》、《論聯合政府》、《實踐論》、《矛盾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