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抗體反應

抗原抗體反應

抗原抗體反應是指抗原與其相應抗體在體內、外的特異性結合。抗原抗體結合在體內主要表現為體液免疫應答的效應階段,體現在免疫防禦和病理損傷兩方面。免疫防禦作用包括抗體的調理吞噬細胞吞噬作用ADCC作用,促進補體的溶菌作用,中和細茵外毒素作用等等。免疫病理損傷作用則表現為超敏反應導致的機體損傷和功能紊亂。

基本信息

概述

抗原抗體反應曲線抗原抗體反應曲線

根據抗原抗體反應具有特異性的原理,我們可通過抗原抗體體外發生的特異性結合反應後出現凝集(agglutination)、沉澱(precipitation)等現象驗來檢測相應的抗體或抗原,這即是傳統的免疫學檢測技術。抗原抗體的檢測通常的原則是用已知抗原檢測未知抗體,或用已知抗體檢測未知抗原。根據抗原抗體是否發生結合來判斷在樣本中是否存在相應的抗原或抗體。由於對體外檢測抗原抗體反應中的抗原或抗體多來源於血清,故又稱血清學檢測。它廣泛套用于于研究機體的免疫應答,抗原與抗體的特性以及疾病的輔助診斷、治療評估等多種領域本章從實驗免疫技術角度,闡述體外抗原抗體反應的基本規律。

一般原理

抗原抗體反應的基礎就是體內外抗原抗體可特異性的結合,這種特異性結合是通過氫鍵結合力、電荷引力、范德華力、疏水作用力等幾種分子間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些力的合力,使在空間位置上的互補的抗原抗體可以相互結合在一起,在適宜的條件下,出現肉眼可見的現象。
絕大多數的抗原都於蛋白質類,具膠體性質帶有電荷,溶於水中呈膠體溶液,蛋白質膠體分子帶有負電荷,且其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結合,在蛋白質分子外周形成一層水化膜,這樣在水溶液中,抗原分子互相排斥均勻分布在溶液中,而不會自行聚合而發生沉澱或凝集現象。當加入抗體後,抗體與抗原具有對應的極性,和抗原相互吸附,特異性結合後形成的抗原抗體複合物分子表面的電荷因減少或消失,同時水化層也被破壞消失,整個蛋白質膠體分子由親水膠體轉化為疏水膠體,在一定條件下,如是適量的電解質參與下,則可進一步使各疏水膠體相互靠攏,形成肉眼可見的沉澱或凝集現象。

特點

抗原抗體反應曲線特點抗原抗體反應曲線特點

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主要有三性:即特異性、比例性、可逆性。
特異性。是抗原抗體反應的最主要特徵,這種特異性是由抗原決定簇和抗體分子的超變區之間空間結構的互補性確定的。這種高度的特異性在傳染病的診斷與防治方面得到有效的套用。隨著免疫學技術的發展進步,還將在醫學和生物學領域得到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套用,比如腫瘤的診斷和特異性治療等。

比例性。是指抗原與抗體發生可見反應需遵循一定的量比關係,只有當二者濃度比例適當時才出現可見反應,在抗原抗體比例相當或抗原稍過剩的情況下,反應最徹底,形成的免疫複合物沉澱最多、最大。而當抗原抗體比例超過此範圍時,反應速度和沉澱物量都會迅速降低甚至不出現抗原抗體反應。

可逆性。是指抗原抗體結合形成複合物後,在一定條件下又可解離恢復為抗原與抗體的特性。由於抗原抗體反應是分子表面的非共價鍵結合,所形成的複合物並不牢固,可以隨時解離,解離後的抗原抗體仍保持原來的理化特徵和生物學活性。

影響抗原抗體反映的條件

1.抗體方面:不同動物的免疫血清,其反應件存在差異,如家免免疫血清等價頻寬.通常在抗原過量時才出現可溶性免疫複合物;馬的免疫血清的等價帶較窄,抗原或抗體的少量過剩便易形成可溶性免疫複合物。早期獲得的動物免疫血清特異性較好,但親合力偏低;晚期獲得的免疫皿清親合力一般較高,但抗體的類型和反應性複雜;單克隆抗體的特異性最好,但其親合力較低,不適於沉澱反應或凝集反應。
2.抗原方面:抗原的理理性狀、抗原決定簇的數目和種類等均可影響試驗的結果。
3.濃度:出現合適反應的抗體與抗原的濃度是相對而言的。須通過實驗尋求合適的濃度比例。
4.溫度:抗原抗體反應的由溫度範圍一般在l5—40℃,最適溫度為37℃。在這個範圍內,溫度升高加速抗原抗體反應,溫度偏低時,反應速度減慢。某些特殊的抗原抗體反應需要特定的溫度。
5.pH值:抗原抗體反應溶液的pH範圍在pH6一9,過或過,均可導致抗原抗體的反應性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但是不同類型的抗原抗體反應又有不同合適範圍。
6.電解質:適當的電解質緩衝液是抗原抗體反應出現可見的沉澱或凝集現象的一重要條件。反應系統中電解質濃度過低不易出現可見反應,過高,則會引起非特異性蛋白質沉澱,即鹽析。
7.適量的振盪:有利於抗原抗體的結合,有利於快速出現肉眼可見的沉澱現象。
8.時間:實驗過程中,選取適當的時間觀察結果,有的實驗出現結果快,有的慢,同一實驗在不同的時間觀察,結果可能會不同。

抗原抗體反應的基本類型

抗原抗體反應可根據抗原的物理性狀不同或參與反應的成分不同出現不同反應現象分為:凝集反應(agglutination)、沉澱反應(precipitation)、補體結合反應(complementfixationreaction)及中和反應(neutralization)等實驗。

抗原抗體反應原理

抗體能特異性地識別相應的抗原,並與之結合。這種結合在體外也能發生,這種特性就是許多免疫檢測方法的基礎。抗原與抗體相互作用是非共價的,可逆的,其特性符合許多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但因為抗體分子的結構特點,以及抗原分子結構的多樣性,使抗原抗體結合反應表現出複雜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