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教學

批判性教學是一種教學取向或教學方式,它企圖幫助學生質疑、挑戰人們對於宰制的信念與實踐。換句話說,這種教學取向是一種幫助學生成就「批判意識」的理論與實踐。一位批判性教學的教育學家 Ira Shor 這么定義批判性教學:

一種思考、閱讀、寫作及說話的習慣,可以看透表面意義、第一印象、被宰制的迷思、官方發言、陳腔濫調、眾以為智、貧乏的意見等等,並了解其中的深意、根源的原因、社會脈絡、意識型態、以及任何行動、事件、目標、過程、組織、經驗、文本、主體、政策、大眾傳播、論述等可能導致的個人邏輯推論。(賦權教育學 Empowering Education, 129)

在批判性教學的傳統中,教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對各種意識型態進行質疑,以及練習思考「壓迫」(包括在學校的壓迫);並且鼓勵集體的解放(liberatory collective)及鼓勵學生對自己生活的的真實狀況進行個人反思。

學生通常以加入某個團體開始,或由經歷某種過程(包括宗教、國家認同、文化規範、或預期角色)開始進行批判性學習。當他們達到某種對真相的了解,開始對現存的社會具有更深的問題意識時,下一個被鼓勵的行為是:相互分享他們認為該如何改變社會(本質是壓迫的)的企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