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號戰艦

扶桑號戰艦,ふそう。由日本獨自設計的第一隻超弩級戰艦。主炮35.6厘米(45口徑)連裝6座12門。

基本信息

三視圖(1944年) 概觀 艦種 戰艦 艦級 扶桑型(一號艦) 製造廠 吳海軍工廠 下水 1914年3月28日 服役 1915年11月8日 結局 1944年10月25日戰沒 除籍 1945年8月31日 技術數據 基準排水量 29,330噸 滿載排水量 39,154噸 全長 205.13米 全寬 28.65米 吃水 8.7米 動力 柯帝士·布朗式渦輪引擎(2座4軸)宮原式鍋爐24座 功率 40,000匹 最高速度 22.5節 續航距離 8,000浬(14節) 乘員 1400人 艦載機 3架 武器裝備 35.6厘米連裝主炮6座12門15厘米單裝副炮16座16門53厘米水中魚雷發射管6門 裝甲 舷側305毫米甲板64毫米三視圖(1944年) 概觀 艦種 戰艦 艦級 扶桑型(一號艦) 製造廠 吳海軍工廠 下水 1914年3月28日 服役 1915年11月8日 結局 1944年10月25日戰沒 除籍 1945年8月31日 技術數據 基準排水量 29,330噸 滿載排水量 39,154噸 全長 205.13米 全寬 28.65米 吃水 8.7米 動力 柯帝士·布朗式渦輪引擎(2座4軸)宮原式鍋爐24座 功率 40,000匹 最高速度 22.5節 續航距離 8,000浬(14節) 乘員 1400人 艦載機 3架 武器裝備 35.6厘米連裝主炮6座12門 15厘米單裝副炮16座16門 53厘米水中魚雷發射管6門 裝甲 舷側305毫米甲板64毫米
扶桑(ふそう)是日本海軍戰艦。扶桑型戰艦1號艦。由日本獨自設計的第一隻超弩級戰艦。艦名由來是日本其中一個古異名,使用該艦名的有二代。(初代是1879年竣工的裝甲海防艦)
在世界列強超建造弩級戰艦的競爭之中,日本海軍根據“個艦優越主義”,建造了連裝炮塔6座、搭載12門主炮,為當時最重武裝的艦隻。但是其設計亦有所不足,鍋爐室與第3・第4炮塔配置太接近的結果,就是在後來近代化改裝時增設鍋爐相當困難,令其只有24.7節,為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本戰艦中速度最慢。另外其占艦身全長一半的中彈高危區(彈藥庫等)為防禦上的弱點,第3・第4炮塔不恰當的主炮塔配置,在齊射時其爆風會令艦體傾側等多個問題。準同型艦伊勢型戰艦依照以上的缺點作出改善。
蘇里高海峽海戰之際,因為在防禦上的缺陷,在被4枚魚雷命中後引起彈藥庫大爆炸,艦體折斷,顯現出其最壞的情況,艦長及以下無一生還的悲劇。
第一次改裝後引擎出力提升差不多一倍,速度達到25節,如與伊勢、日向、長門、陸奧組合,可以成為高速艦隊。當時,比較特別的是除義大利海軍以外,多數擁有戰艦部隊的國家其艦隊機動速度僅為24節。
近代化改裝後要目
於1928年香港維多利亞港的聯合艦隊基準排水量 34,700噸 全長 212.75米 全闊 33.1米 平均吃水 9.7米 最大速力 24.7節 續航力 16節11,800浬 引擎 艦本式蒸氣渦輪引擎4基、4軸 鍋爐 ロ號艦本式4座、ハ號艦本式2座 引擎出力 75,000馬力 武裝 主炮35.6厘米(45口徑)連裝6座12門、副炮15厘米(50口徑)單裝14座14門、高角炮12.7厘米(40口徑)4座8門、25毫米連裝機槍8挺、水偵3架於1928年香港維多利亞港的聯合艦隊基準排水量 34,700噸 全長 212.75米 全闊 33.1米 平均吃水 9.7米 最大速力 24.7節 續航力 16節11,800浬 引擎 艦本式蒸氣渦輪引擎4基、4軸 鍋爐 ロ號艦本式4座、ハ號艦本式2座 引擎出力 75,000馬力 武裝 主炮35.6厘米(45口徑)連裝6座12門、副炮15厘米(50口徑)單裝14座14門、高角炮12.7厘米(40口徑)4座8門、25毫米連裝機槍8挺、水偵3架

基準排水量 34,700噸
全長 212.75米
全闊 33.1米
平均吃水 9.7米
最大速力 24.7節
續航力 16節11,800浬
引擎 艦本式蒸氣渦輪引擎4基、4軸
鍋爐 ロ號艦本式4座、ハ號艦本式2座
引擎出力 75,000馬力
武裝 主炮35.6厘米(45口徑)連裝6座12門、副炮15厘米(50口徑)單裝14座14門、高角炮12.7厘米(40口徑)4座8門、25毫米連裝機槍8挺、水偵3架
艦歷
1912年3月11日 吳海軍工廠動工
1914年3月28日 進水
1915年11月8日 竣工
1923年9月6日~22日 關東大地震救援行動
1928年4月9日~14日 與戰艦長門、陸奧、輕巡洋艦天龍、驅逐艦16隻,於香港進行親善訪問
1930年4月19日~1933年5月12日 在吳海軍工廠進行第一次近代化改裝(轉換重油專燒鍋爐・強化船腹)
1934年 因移動力及戰力低下而一時不能回歸戰列(與榛名交替後改裝及復歸)
1934年9月16日~1935年2月19日 於吳海軍工廠進行第二次近代化改裝(第三主炮塔系留位置變更・彈射器設定)
1939年秋~1941年春 太平洋戰爭出師準備改裝(艦尾延長・彈射器位置更改・更換測距儀・裝備應急注排水裝置・裝備舷外電路)
戰艦扶桑號排水量 基準:29,326噸常備:30,600噸 基準:34,700噸公試:39,154噸  全長 205.13米 212.75米 ← 全闊 28.65米 33.08米 ← 吃水 8.69米 9.69米  鍋爐 宮原式混燒鍋爐兩面8座同片面16基 ロ號艦本式4座同ハ號鍋爐2座 ← 主機 柯帝士·布朗式式渦輪 艦本式渦輪4座4軸 ← 軸馬力 40,000匹 75,000匹※※ ← 速力 22.5節(計畫) 24.5節(計畫)※※  續航距離 8,000海里/14節 11,800海里/16節※※  燃料 石炭:4,000噸重油:1,000噸 重油:5,100噸  乘員 1,193名 1,396名  主炮 四一式35.6厘米連裝炮6座 ← ← 副炮 四一式15.2厘米單裝炮16門 ← 同14門 高角炮 沒有 12.7厘米連裝4座 ← 機槍  13毫米4連裝4座25毫米連裝8座 25毫米3連裝8座25毫米連裝16座同單裝39挺13mm單裝10挺 魚雷 53厘米水中發射管6門 沒有 ← 其他兵裝   21號電探1座22號2座13號2座 裝甲 水線305毫米甲板64毫米主炮天蓋152毫米 水線305毫米甲板100毫米主炮天蓋152毫米縱壁75毫米  艦載機 沒有 3架彈射器1座 ←戰艦扶桑號排水量 基準:29,326噸常備:30,600噸 基準:34,700噸公試:39,154噸 全長 205.13米 212.75米 ← 全闊 28.65米 33.08米 ← 吃水 8.69米 9.69米 鍋爐 宮原式混燒鍋爐兩面8座同片面16基 ロ號艦本式4座同ハ號鍋爐2座 ← 主機 柯帝士·布朗式式渦輪 艦本式渦輪4座4軸 ← 軸馬力 40,000匹 75,000匹※※ ← 速力 22.5節(計畫) 24.5節(計畫)※※ 續航距離 8,000海里/14節 11,800海里/16節※※ 燃料 石炭:4,000噸重油:1,000噸 重油:5,100噸 乘員 1,193名 1,396名 主炮 四一式35.6厘米連裝炮6座 ← ← 副炮 四一式15.2厘米單裝炮16門 ← 同14門 高角炮 沒有 12.7厘米連裝4座 ← 機槍 13毫米4連裝4座 25毫米連裝8座 25毫米3連裝8座 25毫米連裝16座同單裝39挺 13mm單裝10挺 魚雷 53厘米水中發射管6門 沒有 ← 其他兵裝 21號電探1座 22號2座 13號2座 裝甲 水線305毫米甲板64毫米主炮天蓋152毫米 水線305毫米甲板100毫米主炮天蓋152毫米縱壁75毫米 艦載機 沒有 3架彈射器1座 ←

1942年
4月18日~22日 追擊東京空襲的美國空母機動部隊 
5月29日~6月17日 MI作戰支援、於基斯卡方面出動、其後回歸橫須賀港。
11月15日~1943年1月15日 候補生實習艦
1944年
2月25日 第一艦隊解散,編入連合艦隊附屬(1月進入リンガ泊地)。
5月中旬 與長門共同編入機動部隊・臨時編入乙部隊進入タウタウイ。
5月27日 根據美軍於比亞克登入期間,作為間接援護隊旗艦出擊、6月15日達沃入港。
7月15日 吳工廠入渠。增設機槍・電探的工程開始,並於8月14日出渠。9月10日編入第二艦隊第二戰隊(西村艦隊二號艦)。
10月4日 與栗田艦隊於リンガ泊地合流。8日進出汶萊。22日15:30齣擊。(經由蘇路海・蘇利高海峽突入雷伊泰航路)。
10月25日 於蘇里高海峽海戰,被美國艦隊的4枚魚雷擊中引起大爆炸沈沒(-180m / 600 fsw)。艦長以下全員未歸還。
要目 新造時
(1915年) 艦尾延長時
(1935年) 雷伊泰灣海戰時
(1944年)
排水量 基準:29,326噸
戰艦山城(前)、扶桑(中)及榛名(後)於1930年代的東京灣歷代艦長 戰艦山城(前)、扶桑(中)及榛名(後)於1930年代的東京灣 戰艦扶桑號 艤裝員長佐藤皋藏 大佐(大正3年/1914年8月23日就任)   艦長佐藤皋藏 大佐(大正4年/1915年11月8日就任) 向井彌一 大佐(大正4年/1915年12月13日就任) 山岡豐一 大佐(大正5年/1916年7月8日就任) 竹內重利 大佐(大正6年/1917年12月1日就任) 生野太郎八 大佐(大正7年/1918年12月1日就任)兼任 島內桓太 大佐(大正8年/1919年4月1日就任) 大谷幸四郎 大佐(大正8年/1919年11月20日就任) 大石正吉 大佐(大正9年/1920年11月20日就任) 漢那憲和 大佐(大正10年/1921年12月1日就任) 加加良乙比古 大佐(大正11年/1922年12月1日就任) 白石信成 大佐(大正12年/1923年12月1日就任) 米內光政 大佐(大正13年/1924年7月18日就任) 高橋三吉 大佐(大正13年/1924年11月10日就任) 濱野英次郎 大佐(大正14年/1925年12月1日就任) 杉浦正雄 大佐(大正15年/1926年11月1日就任) 市村久雄 大佐(昭和2年/1927年8月20日就任) 池田武義 大佐(昭和3年/1928年12月10日就任) 藏田直大 大佐(昭和4年/1929年11月30日就任) 杉坂悌二郎 大佐(昭和5年/1930年12月1日就任) 町田進一郎 大佐(昭和6年/1931年12月1日就任) 荒木貞亮 大佐(昭和7年/1932年12月1日就任) 岩村清一 大佐(昭和9年/1934年11月15日就任) 草鹿任一 大佐(昭和10年/1935年11月15日就任) 吉田庸光 大佐(昭和11年/1936年12月1日就任) 高崎武雄 大佐(昭和12年/1937年1月26日就任) 阿部弘毅 大佐(昭和12年/1937年12月1日就任) 藤田類太郎 大佐(昭和13年/1938年4月25日就任) 岸福治 大佐(昭和13年/1938年11月15日就任) 佐藤勉 大佐(昭和14年/1939年11月15日就任) 河野千萬城 大佐(昭和15年/1940年10月15日就任) 木下三雄 大佐(昭和16年/1941年9月15日就任) 古村啟藏 大佐(昭和17年/1942年12月5日就任) 鶴岡信道 大佐(昭和18年/1943年6月1日就任) 阪匡身 大佐(昭和19年/1944年2月23日就任) 10月25日戰死戰艦山城(前)、扶桑(中)及榛名(後)於1930年代的東京灣歷代艦長 戰艦山城(前)、扶桑(中)及榛名(後)於1930年代的東京灣 戰艦扶桑號 艤裝員長佐藤皋藏 大佐(大正3年/1914年8月23日就任) 艦長佐藤皋藏 大佐(大正4年/1915年11月8日就任) 向井彌一 大佐(大正4年/1915年12月13日就任) 山岡豐一 大佐(大正5年/1916年7月8日就任) 竹內重利 大佐(大正6年/1917年12月1日就任) 生野太郎八 大佐(大正7年/1918年12月1日就任)兼任 島內桓太 大佐(大正8年/1919年4月1日就任) 大谷幸四郎 大佐(大正8年/1919年11月20日就任) 大石正吉 大佐(大正9年/1920年11月20日就任) 漢那憲和 大佐(大正10年/1921年12月1日就任) 加加良乙比古 大佐(大正11年/1922年12月1日就任) 白石信成 大佐(大正12年/1923年12月1日就任) 米內光政 大佐(大正13年/1924年7月18日就任) 高橋三吉 大佐(大正13年/1924年11月10日就任) 濱野英次郎 大佐(大正14年/1925年12月1日就任) 杉浦正雄 大佐(大正15年/1926年11月1日就任) 市村久雄 大佐(昭和2年/1927年8月20日就任) 池田武義 大佐(昭和3年/1928年12月10日就任) 藏田直大 大佐(昭和4年/1929年11月30日就任) 杉坂悌二郎 大佐(昭和5年/1930年12月1日就任) 町田進一郎 大佐(昭和6年/1931年12月1日就任) 荒木貞亮 大佐(昭和7年/1932年12月1日就任) 岩村清一 大佐(昭和9年/1934年11月15日就任) 草鹿任一 大佐(昭和10年/1935年11月15日就任) 吉田庸光 大佐(昭和11年/1936年12月1日就任) 高崎武雄 大佐(昭和12年/1937年1月26日就任) 阿部弘毅 大佐(昭和12年/1937年12月1日就任) 藤田類太郎 大佐(昭和13年/1938年4月25日就任) 岸福治 大佐(昭和13年/1938年11月15日就任) 佐藤勉 大佐(昭和14年/1939年11月15日就任) 河野千萬城 大佐(昭和15年/1940年10月15日就任) 木下三雄 大佐(昭和16年/1941年9月15日就任) 古村啟藏 大佐(昭和17年/1942年12月5日就任) 鶴岡信道 大佐(昭和18年/1943年6月1日就任) 阪匡身 大佐(昭和19年/1944年2月23日就任) 10月25日戰死

常備:30,600噸 基準:34,700噸
公試:39,154噸
全長 205.13米 212.75米 ←
全闊 28.65米 33.08米 ←
吃水 8.69米 9.69米
鍋爐 宮原式混燒鍋爐兩面8座
同片面16基 ロ號艦本式4座
同ハ號鍋爐2座 ←
主機 柯帝士·布朗式式渦輪 艦本式渦輪4座4軸 ←
軸馬力 40,000匹 75,000匹※※ ←
速力 22.5節(計畫) 24.5節(計畫)※※
續航距離 8,000海里/14節 11,800海里/16節※※
燃料 石炭:4,000噸
重油:1,000噸 重油:5,100噸
乘員 1,193名 1,396名
主炮 四一式35.6厘米連裝炮6座 ← ←
副炮 四一式15.2厘米單裝炮16門 ← 同14門
高角炮 沒有 12.7厘米連裝4座 ←
機槍 13毫米4連裝4座
25毫米連裝8座 25毫米3連裝8座
25毫米連裝16座
同單裝39挺
13mm單裝10挺
魚雷 53厘米水中發射管6門 沒有 ←
其他兵裝 21號電探1座
22號2座
13號2座
裝甲 水線305毫米
甲板64毫米
主炮天蓋152毫米 水線305毫米
甲板100毫米
主炮天蓋152毫米
縱壁75毫米
艦載機 沒有 3架
彈射器1座 ←
為與左相同(沒有變更)。空白則為不明。1944年有推則成份。
艦尾延長前的數値。
項目 排水量 出力 速力 實施日 實施場所 備考
大改裝後 24.68節 1933年(昭和8年)5月10日
歷代艦長
戰艦山城(前)、扶桑(中)及榛名(後)
於1930年代的東京灣
戰艦扶桑號[編輯] 艤裝員長
佐藤皋藏 大佐(大正3年/1914年8月23日就任)
艦長
佐藤皋藏 大佐(大正4年/1915年11月8日就任)
向井彌一 大佐(大正4年/1915年12月13日就任)
山岡豐一 大佐(大正5年/1916年7月8日就任)
竹內重利 大佐(大正6年/1917年12月1日就任)
生野太郎八 大佐(大正7年/1918年12月1日就任)兼任
島內桓太 大佐(大正8年/1919年4月1日就任)
大谷幸四郎 大佐(大正8年/1919年11月20日就任)
大石正吉 大佐(大正9年/1920年11月20日就任)
漢那憲和 大佐(大正10年/1921年12月1日就任)
加加良乙比古 大佐(大正11年/1922年12月1日就任)
白石信成 大佐(大正12年/1923年12月1日就任)
米內光政 大佐(大正13年/1924年7月18日就任)
高橋三吉 大佐(大正13年/1924年11月10日就任)
濱野英次郎 大佐(大正14年/1925年12月1日就任)
杉浦正雄 大佐(大正15年/1926年11月1日就任)
市村久雄 大佐(昭和2年/1927年8月20日就任)
池田武義 大佐(昭和3年/1928年12月10日就任)
藏田直大 大佐(昭和4年/1929年11月30日就任)
杉坂悌二郎 大佐(昭和5年/1930年12月1日就任)
町田進一郎 大佐(昭和6年/1931年12月1日就任)
荒木貞亮 大佐(昭和7年/1932年12月1日就任)
岩村清一 大佐(昭和9年/1934年11月15日就任)
草鹿任一 大佐(昭和10年/1935年11月15日就任)
吉田庸光 大佐(昭和11年/1936年12月1日就任)
高崎武雄 大佐(昭和12年/1937年1月26日就任)
阿部弘毅 大佐(昭和12年/1937年12月1日就任)
藤田類太郎 大佐(昭和13年/1938年4月25日就任)
岸福治 大佐(昭和13年/1938年11月15日就任)
佐藤勉 大佐(昭和14年/1939年11月15日就任)
河野千萬城 大佐(昭和15年/1940年10月15日就任)
木下三雄 大佐(昭和16年/1941年9月15日就任)
古村啟藏 大佐(昭和17年/1942年12月5日就任)
鶴岡信道 大佐(昭和18年/1943年6月1日就任)
阪匡身 大佐(昭和19年/1944年2月23日就任) 10月25日戰死
其他
在戰後的競走馬中,於第4回安田賞的優勝馬是以フソウ號(扶桑)為馬名,而其來自的扶桑牧場名稱來源亦是戰艦扶桑。有說是馬主有親屬曾擔任過扶桑的艦長。
同型艦
山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