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元益陰膏

扶元益陰膏

扶元益陰膏,中藥方劑,有益氣健脾,溫補腎陽的功效。

基本信息

介紹

中藥中藥

【方劑名稱】 扶元益陰膏

【處方來源】《慈禧光緒醫方選義》。

【藥物組成】黨參1兩,於白朮1兩(炒),茯苓1兩(研),白芍8錢(酒炒),歸身1兩(土炒),地骨皮1兩,丹皮6錢(去心),砂仁4錢(研),銀柴3錢,蘇薄荷2錢,鹿角膠5錢(溶化),香附6錢(制,研)。

【功能主治】益氣健脾,溫補腎陽。

【製備方法】共以水熬透,去滓,再熬濃,加鹿角膠溶化,兌煉蜜為膏。

【用法用量】每服3錢,白水衝下。

【各家論述】益陰,則是涼血滋陰、調補肝腎。以異功健脾益氣,逍遙理脾調肝,加以鹿角膠溫補腎陽,地骨皮滋腎涼血,丹皮清熱涼血,易柴胡為銀柴胡者,推測應有陰虛發熱之症狀。本方配伍穩妥,通補並行,可長服。

中藥方劑之扶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