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至寶丹

扶桑至寶丹,主要成分有嫩桑葉、巨勝子等,有養血祛風,潤腸通便等功效。用於肝經虛熱引起的頭眩目花,迎風流淚,皮膚粗糙,鬚髮早白,大便乾結者。

扶桑至寶丹

正文

扶桑至寶丹

來源

《壽世保元》卷四引胡僧方。

異名

扶桑丸(《醫方集解》)、桑麻丸(《醫級》卷八)。

組成

嫩桑葉數十斤(須擇家園中嫩而存樹者,採集後,用長流水洗,摘去其蒂,曬乾) 巨勝子

用法

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0丸,一日二次,白開水送下。

功用

養血祛風,潤腸通便。

主治

肝經虛熱引起的頭眩目花,迎風流淚,皮膚粗糙,鬚髮早白,大便乾結者。
按:方中巨勝子原無用量。《醫方集解》所載本方用桑葉500克,巨勝子120克,白蜜500克。

配圖

相關連線

中藥方劑之扶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中藥方劑即中藥藥方與中藥調劑,是古代醫家經過長期的醫療實踐,將幾種藥物配合起來,經過煎煮製成湯液,即形成中藥方劑。中藥方劑一般由君藥、臣藥、佐藥、使藥四部分組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