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跟蹤卡

手機跟蹤卡

又稱智慧型手機跟蹤卡,2008年開始,網路上有人大肆叫賣“手機跟蹤卡”,聲稱這種卡可以直接從空中的電子信號中截獲別人的通訊內容,而且價格比一部手機還便宜。調查證實,“智慧型手機跟蹤卡”不過是騙子們利用人們窺探他人隱私的心理,設計的“以黑吃黑”騙錢的道具。

簡介

(圖)手機跟蹤卡手機跟蹤

智慧型手機跟蹤卡不是一般您通常使用的SIM卡,它是以GPRS和SIM卡相兼容所制,此卡是一種超大容量(2G)的晶片,裡面裝有一個快速解碼及破譯的軟體程式和超大容量的記憶體空間。將此卡插進手機裡面輸入對方的號碼,在5-8分鐘內就可將對方的密碼和PIN碼破譯出來,破譯出來的密碼和PIN碼將會自動儲存在裡面。然後對方在通話的過程中·無論是他打給對方還是對方打給她,您都可以聽到他們談話的內容和簡訊攔截,GPRS衛星定位系統。在您不方便接聽的情況下還可以自動錄音,任意播放。使用SIM卡還可以撥打市話·國際·國內長途電話。此卡的特點就是:將這些所有程式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來完成。而且攜帶方便,安全性好。

功能說明

1:對方一旦通話時,您的手機會有嘀嘀嘀的提示音
2:全國範圍不限距離,不限場地。
3:同時可以輸入4個電話號碼,可以隨時更改號碼。
4:中國移動聯通小靈通CDMA都可以。
5:對方通話時,非常清楚的聽到對方談話內容。.
6:衛星定位系統,可以顯示對方的所在地.誤差精確到100米內。
7:中國各地大小城市地圖,每年自動更新。
8:錄音長達五小時,可任意播放。
9:可撥打市話,國際,國內長途電話,每分鐘0.1元(每月限制500分鐘)。

使用說明

(圖)手機跟蹤卡手機跟蹤卡

將晶片插進您的手機SIM卡的位置上,然後進入選單裡面的手機設定,查找SIM套用,注意:查找SIM套用時,不一定每部手機都是在手機設定裡面,因為每個品牌的手機裡面的編程是不一樣的,所以要根據您的手機選單來查找SIM套用。有大多數手機,都是在手機設定裡面,還有的就是在:工具箱·服務·附加功能和網路服務裡面。----找到SIM套用後,進入;裡面會顯示:登入系統;再進入;裡面會顯示:請輸入6位數密碼;(密碼由銷售商提供)輸入密碼打開後:裡面將會顯示5個選項。

1、撥打免費電話
2、電話跟蹤
3、衛星定位
4、錄音
5、監聽

適用範圍

市內使用

(圖)手機跟蹤卡手機跟蹤卡

何為市內使用,省內使用或全國漫遊呢?是根據您的要求開通不同省、市的網路。
例如:您想開通(浙江省杭州市)的網路,那么此卡只能在(杭州市)區範圍內使用,在(杭州市)區範圍內可針對全國各地的手機、電話或小靈通,對方的號碼是不受限制的。
省內漫遊
如果:您想開通省內使用的網路,那么此卡可以在您指定全省範圍內使用,也就是說在您的本省範圍可以自動漫斿。
全國漫遊
如果:您想開通全國漫遊的網路,那么您可以將此卡帶到全國各地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隨意聽到對方的說話內容。

幕後揭秘

(圖)手機跟蹤卡

在“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網頁最下面部分,標註的信息為“地址:深圳市福田區華強北”、“聯繫人:甘露露、侯銳經理”、“電話:1354407374X”。為對“智慧型手機跟蹤卡”的真實性探個究竟,記者決定以買家的身份聯繫這個電話。由於該電話異常繁忙,直到1月底才聯繫上。接電話的男子自稱姓侯,電話里照本宣科地吹噓了一通“智慧型手機跟蹤卡”的功能,便迫不及待地問記者打算訂購哪個價位的卡,並不失時機地提出先交20%的訂金便可把卡先寄給客戶,等客戶交足餘款他們再提供密碼,“然後你就可以用電話監聽了。”

“廣州一家公司在網上提出免訂金的啊,你們怎么不免?”面對質疑,“侯經理”稱:“原來我們也是這樣操作的,但很多人拿到卡就沒了下文。我們制卡也有成本,用快遞送也要成本,總不能讓我虧本做生意吧?不信你問廣州那家,他們現在肯定也收訂金。”談到最後,“侯經理”答應按照最低檔次“本市卡”收取訂金100元,卡到後按照“本市卡”付餘款,確認該卡有效後可以再接著付款“升級”。

隨後他發來簡訊告知收款賬戶:“農行9559980059937(戶名:黎冬)……,我們將及時……”4天后,在“侯經1分鐘後,“侯經理”又發過一條簡訊:“郵政6221505200000126(戶名:程丹)……,我們將及時……”上述兩條簡訊格式完全一致,後面的承諾套話也一字不差。100元“訂金”寄出後不到20分鐘,“侯先生”來電稱款已到賬,他們將馬上用快遞方式寄出卡片,然後向記者要郵遞地址。“福田區振中路,投遞員到了聯繫我就可以了。”

“振中路……哪幾個字,怎么寫?”“侯經理”的問話,暴露“深圳XX科技有限公司”網頁的地址顯然有詐。

“單位在華強北,你怎么會不知道振中路?”

“你發個簡訊過來就是了……”“侯”已經沒有耐心再解釋尷尬的問題了。再問他何時可以收到,他支吾一陣:“你在深圳啊,大概……明天……明天早晨吧!”

次日早晨,沒有快遞訊息。下午還沒有,到第三天仍然沒有訊息。每次打電話詢問,“侯經理”都是回答“就快了,就快了,我再問問”。難道做個網頁、開幾個賬戶,每天電話往來無數,他就是為了在每個人身上騙個百八十元?

第四天上午,記者突然接到快遞公司電話,稱有位侯先生從武漢寄來快遞信函,裡面是一張卡片。卡片是通過一家名為“順豐”的快遞公司發過來的。信函口袋上沒有發件人地址,只寫了個“027”武漢電話區號和“侯經理”字樣。從約定地點取到的信函,裡面果真有一張形同未拆封手機卡的卡片,包裹在透明塑膠封套內。

卡片正面圖案為城市快速路面和高樓照片,在路面的一輛旅行車上標上了“目標十字線”標記,卡的左上角還疊加了一隻飛鷹的照片,似乎在俯瞰著目標。卡面上寫有“Mobile phone-tapping position”、“監聽定位一卡通”、“港澳通訊有限公司”字樣。卡背面的圖案為藍底的全國行政版圖,在浙江、湖南和廣東3省上標有圈記,並用紅線相連;卡號標註在右下角,為“071933”。這張卡不會是改印了圖案的普通電話卡吧?

在繼續聯絡“侯經理”前,記者將這張卡片插入專門讀取拷貝手機通話卡的設備中,用軟體進行解讀,發現其數據格式同市面上GSM、CDMA兩種制式的卡片完全不同,無法讀取信息。按照一般常識判斷,這張卡肯定不是“翻新卡”,它或者是一張其他制式的通話卡,或者就是專門製作的“智慧型手機跟蹤卡”。

正在此時,“侯經理”詢問是否到貨的電話打了進來,他開始催促購卡的餘款。

再把這張卡片放到手機上重新開機,卻沒有出現網站和說明書上的界面,而是顯示“沒有插入電話卡”。再聯繫“侯經理”,對方馬上提示,“你用的一定不是諾基亞手機,換上諾基亞手機肯定可以!”如他所說,換用諾基亞手機,界面果真正常了,只是沒有信號顯示。按照說明書上的步驟點擊手機功能鍵,再選擇“SIM卡編程”,手機螢幕立即跳出“登錄系統”字樣,並在下面顯示出“請輸入6位密碼”字樣和相應的對話框。看來,想繼續探究,480元餘款是不得不交了。

(圖)手機跟蹤卡手機跟蹤卡

收到餘款,“侯經理”立即打電話過來,詢問卡號後,對方手機里一陣敲擊鍵盤的聲音,然後他告訴記者:密碼為672314。通話結束前,他特意補充上一句:“別急著刪掉我的電話,有什麼不明白的就打電話問。”他這是重服務講信譽,還是另有什麼企圖?沒多長時間,一切就都暴露出來了。

按照“侯”所說的密碼輸入,手機果然進到“令人怦然心動”的界面——螢幕上顯示出5條選擇欄:撥打電話、電話監聽、簡訊攔截、衛星定位、錄音功能。僅僅花費580元,憑著一張卡片便輕易進入一個神秘的、對別人隱私觸手可及的監聽世界,別說有特殊企圖的人,就是普通民眾也會被螢幕方寸間所顯現的文字所震撼。然而繼續選擇任何一項,新的界面有如一盆冷水將人一淋到底:繼續要求密碼!

螢幕上顯示的是“請輸入PIN激活碼”。撥打“侯經理”的電話,“侯”立即回答,“你還沒有開通GPS網路服務。這項服務是由GPS網路運營公司提供的,只有你向他們繳納服務年費,監聽和衛星定位等功能才能開通。市內卡每年交1600元,全國漫遊卡每年交5800元,為方便用戶,我們可以幫你代為辦理。”這與“侯”此前“絕無其他任何費用”的承諾大相逕庭。

面對記者提出的質疑,“侯”反覆稱自己只經營軟體,服務已經到位了,至於“GPS運營”是其他公司的事情,“反正不交費用沒有密碼,就無法開通。”然後他又把話拉回來,“你不相信我們,可以直接聯繫GPS公司交費。一般情況下做這個項目的GPS公司都很隱蔽,我們可以給你介紹一家。”記者表示希望找一家深圳的公司,方便當面繳費,“侯”立即允諾:“可以,等我電話。”

“13430676318。”幾分鐘後,“侯”向記者口述了一個手機號碼,並稱這個號碼為深圳“GPS公司吳經理”的。撥通“吳經理”電話,對方同樣是湖北口音。“吳經理”稱不接受當面付款,同樣要求匯款到指定賬戶。

“你在深圳還是在湖北?”記者突然發問,立即引起對方爆怒:“你什麼意思?有你這樣的嗎!你憑什麼認為我和他(“侯經理”)是一起的!”其實記者當時還沒有提到這樣的問題,他已經不打自招了。

由於“PIN激活碼”一項的對話框,需要輸入4位數密碼,若加上字元全部試過,也不過14400種可能,記者決定從“0000”一個一個嘗試輸入(經過測試,該卡沒有通常手機通話卡的密碼保護自毀程式)。經過近1周的測試,確定密碼為“3981”。輸入“PIN激活碼”,手機螢幕出現“等待”格條信號,十數秒後,變成“登錄系統”的空畫面,既沒有與監聽功能有關的任何內容,也沒有其他對話框出現。此時,手機無法返回原先界面,卡內的程式僅此而已。

綜觀整個過程不難發現,這是一個精心編制的騙局。誘人的廣告、低廉的價格、印製精美的卡片、看似真實的軟體界面,以及種種要錢的藉口,緊密結合起來組成了讓人慾罷不能的陷阱。

技術層面,有關資料顯示,目前GSM網路所用的SIM卡數據容量大多是32KB的,實際套用中容量最大的是64KB,傳說中最大的也不過是128KB。而網頁上的“智慧型手機跟蹤卡”號稱有2GB數據存儲量,是普通SIM卡的數十倍,若真有這種大容量技術,他們完全可以不用隱姓埋名用虛假企業搞非法生意了。有關技術文獻還顯示,GSM和CDMA手機網路完全是基於不同技術原理和運作模式的產物,其對應的監聽技術也完全不同,連專業技術人員用龐大的設備系統都無法做到整合的兩種技術,怎么會輕易集成到一張指甲大的卡片上?

(圖)手機跟蹤卡手機跟蹤卡

如此簡單就可以破解的謊言,怎么會讓那么多人趨之若鶩地鑽入圈套,發覺被騙卻又不敢聲張?常年同詐欺犯罪打交道的民警分析,騙子們就是吃準了購買者窺探他人隱私的陰暗心理。由於其價格低廉,同廣告吹噓的功能相比,有著誘人的“性能價格比”,“買對了超值,買錯了虧不多”構成了許多買家的心理預期,也是騙子們設計圈套的關鍵環節。

當買家扔了100元見到了印刷精美的卡片,其第一階段預期得到滿足;然後再付餘款獲得密碼,見到“監聽”等文字的手機界面,第二階段預期得到初步滿足;這時,“PIN激活碼”和“GPS公司”的突然出現,會造成買家的心理失衡,一部分人就此打住,另一部分人會繼續賭下去,接著支付少則1600元,多則5800元的“GPS租用服務費”,直至見到“登錄系統”的空白界面。

“事實上,買家付餘款時騙子們已經賺了,如果有人繼續付款,他們就賺得更多!”民警介紹,騙子們想出這種“以黑吃黑”的詐欺模式,就是摸透了受害人其動機本身就是具有違法犯罪傾向的,怕公之於眾,怕有關方面追查一般不會報案。此外,“智慧型手機跟蹤卡”詐欺案件涉案金額較小、案件受害人屬地分散,犯罪嫌疑人透過網路和非正規快遞渠道運營、使用他人身份證開戶洗錢,都給公安機關偵查帶來很大的障礙。

深度剖析

(圖)手機跟蹤卡手機跟蹤卡

經營手機跟蹤卡“業務”的不是一個人、一個團伙,而是由多個團伙、多個層面和環節構成,帶有地域特性的一個龐大的非法產業鏈條。

通過“百度搜尋”輸入關鍵字“手機跟蹤卡”進行查詢,找到相關網頁32200篇,其中絕大多數網頁為售賣“智慧型手機跟蹤卡”的廣告。粗略統計,在“聯繫辦法:一欄標註湖北武漢電話號碼的最多,約占六成;留深圳電話號碼的居次位約占不到兩成;其餘的為南京廣州東莞荊州等地區的電話,但撥過去電話,對方又多為湖北口音。

印製精美的普通磁卡一般情況最低起印數要達到1萬張以上,印製含有晶片的IC卡則需要更大的起印數,製作一般只有電信運營商才能用得到的SIM卡,並在卡內寫入程式,其起印數至少要3萬張。若需降低成本,這個數字還要翻倍。

“6萬張(僅按一個批次印量計算)用來騙人的‘智慧型手機跟蹤卡’,需要騙到多少人、會騙來多大一筆錢姑且不說,要在相對比較短的時間內‘消化掉’這些卡需要多少‘銷售人員’?恐怕至少在百人以上參與其中。”專門研究犯罪組織問題的有關人士推測,這種“智慧型手機跟蹤卡詐欺”,是一種經過精心設計的,已經形成固定模式的詐欺方式。從目前掌握的證據看,在整個過程中有人對詐欺模式進行專門的策劃,有編程人員捲入設計軟體,有制卡企業明知違法仍接受委託製作假冒卡片,有一到兩級分銷商,還有大量終端詐欺人員;他們在網站宣傳中採用統一的口徑、統一的價格、統一的“銷售”程式,甚至包括說辭;在這個“程式”中,他們甚至設計出一個虛擬環節——“GPS運營公司”,其目的除了“層層扒皮”榨取錢款,更是為了分解涉案金額,分散被害人和警方注意力。

相關產品

(圖)手機跟蹤卡 手機定位器
(圖) CT透視儀逢賭必贏 CT透視儀逢賭必贏
(圖)手機跟蹤定位器 手機跟蹤定位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