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刺薔薇

扁刺薔薇

扁刺薔薇(拉丁名:Rosa sweginzowii Koehne),是薔薇科薔薇屬的一種灌木,高3-5米;小枝圓柱形。花瓣粉紅色,寬倒卵形;花柱離生,密被柔毛。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有短頸,紫紅色,外面常有腺毛,萼片直立宿存。花期6-7月,果期8-11月。分布於雲南、四川、湖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等省區。生山坡路旁或灌叢中,海拔2300-3850米。扁刺薔薇的果實為滋補強壯藥,能補肝腎,益氣澀精,固腸止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扁刺薔薇
種拉丁名:RosasweginzowiiKoehne

扁刺薔薇扁刺薔薇
國內分布:產雲南四川湖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等省區。生山坡路旁或灌叢中,梅拔2300—385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
海拔:2300-3600
中國植物志:37:408
英文植物志:9:363
系中文名:宿萼大葉系
系拉丁名:Ser.Cinnamomeae
組中文名:桂味組
組拉丁名:Sect.Cinnamomeae
亞屬中文名:薔薇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Rosa
屬中文名:薔薇屬
屬拉丁名:Rosa
亞科中文名:薔薇亞科
亞科拉丁名:ROSOideaePocke
科中文名:薔薇科
科拉丁名:Rosaceae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灌木,高3--5米;小枝圓柱形,無毛或有稀疏短柔毛;有直立或稍彎曲,基部膨大而扁平皮刺,有時老枝常混有針刺。小葉7--11,連葉柄長6--11厘米;小葉片橢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2—5厘米,寬8—20毫米,先端急尖稀圓鈍,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重局齒,上面無毛,下面有柔毛或至少沿脈有柔毛,中脈和側脈均突起;小葉柄和葉醜柔毛、腺毛和散生小皮刺;托葉大部貼生於葉柄,寓生部分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腺齒。花單生,或2—3朵簇生,苞片1—2,卵狀披針形,先端尾尖,下面中脈明顯,邊緣有帶腺鋸齒,有時有羽狀裂片;花梗長1.5—2厘米,有腺毛;花直徑3—5厘米;萼片卵狀披針形,先端淺裂擴展成葉狀,或有時羽狀分裂,外面近無毛,有腺或無腺,內面有短柔毛,邊緣較密;花瓣粉紅色,寬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寬楔形;花柱離生。密被柔毛,比雄蕊短很多。果長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先端有短頸,長1.5—2.5厘米,寬1--1.7厘米,紫紅色,外面常有腺毛,萼片直立宿存。花期6--7月,果期8—11月。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四川、湖北、陝西、甘肅、青海、西藏等省區。生山坡路旁或灌叢中,梅拔2300—3850米。模式標本采自甘肅。

用途

果實供藥用,為滋補強壯藥,能補肝腎,益氣澀精,固腸止瀉

本種提示

本種葉片邊緣有重鋸齒與刺毛薔薇R.SetipodaHemsl.EtWils.相近似,但後者一般皮刺較少,葉片較大,葉片下面柔毛較少,常有腺體,花序傘房狀有多朵花,萼片先端常有羽狀裂片,花瓣外面被柔毛,可以區別。

參考文獻

RosasweginzowiiKoehneinFedde,Repert.SpNov.8:22.191b,et11:531.f.3.1913;Rehd.EtWils.In,Sarg.Pl.Wils.2:324.1915;Hand.—Mazz.Symb.Sin.7:5271933;秦嶺植物志1(2):570.圖473.197441a.扁刺薔薇(原變種)圖版64:3--4R.sweginzowiiKoehnevar.Swegirizowii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