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

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

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3次或以上連續出現的房室交接處逸搏稱為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A-V junctional escape rhythm)。常見於竇房結自律性減低或Ⅱ度以上竇房或房室傳導阻滯時。亦見於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病竇綜合徵,麻醉過程、洋地黃、奎尼丁等藥物中毒,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病因

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

房室交接處衝動控制心室活動,而竇房結或心房異位起搏點控制心房活動時,心室被房室交接衝動激動,處於不應期,對下傳的竇房結衝動不能應激;同樣,逆傳的房室交接處衝動,也不能使處於不應期的心房應激,房室各自獨立活動,相互干擾衝動的傳導,形成了房室分離的現象,稱為干擾性房室分離。有時個別竇房結衝動可在心室脫離不應期時下傳激動心室,形成心室奪獲;同樣,個別房室交接處衝動逆傳使脫離不應期的心房激動時可形成心房奪獲。當一次逸搏和一次奪獲交替出現時,稱為逸搏奪獲二聯律。干擾性房室分離大多短暫,本身無重要臨床意義,但常使心電圖複雜化。干擾性房室分離在一段較長時期內有或無奪獲的分別稱為不全性和完全性干擾性房室分離。竇房結或心房異位起搏點控制的活動完全不能下傳時,與房室交接處心律形成的房室分離現象稱為非干擾性房室分離。

診斷

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房室交接處逸搏心律

心電圖示心率慢而規則,每分鐘40~60次,房室交接處衝動控制心房和心室活動時,P波不見或呈房室交接處型,即在Ⅱ、Ⅲ、aVF導聯中倒置,aVR中直立。QRS波群形態與竇性時相同。P波與QRS波群的關係主要取決於前向與逆向傳導的相對時間關係,P波可能在QRS波群之前、中或後。

治療

逸搏和房室交接處心律的臨床意義決定於其病因和基本心律。由迷走神經張力增高竇率過緩所致的短暫發作,大多無重要性,持久發作提示有器質性心臟病或藥物引起竇房結功能低下或房室傳導障礙,治療針對病因,心率過緩或伴心室停搏等逸搏功能障礙者,應考慮按置人工心臟起搏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