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縣二中

戶縣二中始建於1934年,是戶縣境內校舍面積最大的高中學校,是唯一一家獲國家教育部獎牌的學校。學校地處戶縣、興平、周至交界處,西寶南線一級公路臨校門而過,交通便利,環境幽雅,東西往返班車10分鐘一趟,周至、興平、鹹陽、長安、西安等地學生日趨增多。學校占地180畝,校內綠樹成蔭,古柏怪石添趣,奇花異草增色,有植物園、農科技試驗田等,甘峪河清流從校旁潺潺而過。整個校園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莘莘學子求學圓夢的理想場所。

戶縣二中簡介

“風雨七十載鑄就關中名校,沃土三秦地育成中華英才。”
戶縣二中始建於1934年春,70餘年培養出國家領導人3名,省、市級領導人76人,軍警界團職以上176人,教授、學者、專家、藝術家600餘人,戶縣二中西安同學會教授、工程師或縣處級以上260餘人。戶縣二中是戶縣境內校舍面積最大的高中學校,是唯一一家獲國家教育部獎牌的學校。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為高等院校輸送近萬名大學生。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體育大學政法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交通大學等多次給戶縣二中發來喜報,表彰已考入的二中學生。戶縣二中具有四大特點:
一、交通便利,環境幽雅
學校地處戶縣、興平、周至交界處,西寶南線一級公路臨校門而過,東西往返班車10分鐘一趟,周至、興平、鹹陽、長安、西安等地學生日趨增多。學校占地180畝,校內綠樹成蔭,古柏怪石添趣,奇花異草增色,有植物園、農科技試驗田等,甘峪河清流從校旁潺潺而過。整個校園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莘莘學子求學圓夢的理想場所。
二、硬體齊全,設施完備
學校固定資產兩仟余萬元,按國家標準配齊了省、市重點中學應有的設施,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電子閱覽室、校園網等已達一類水平,圖書館藏書10萬多冊,閱覽室座位300餘個,並開通了北大附中的遠程教育網路。管理、教學軟體系統完備。
三、師資雄厚,管理科學
學校共有教職員工158人,中高級職稱教師108人,市級教學能手10餘人,縣級教學能手20餘人,市級教育教學研究會會員30餘人,縣級骨幹教師50餘人。全校現有學生3000餘名,教學班47個。學校實行全封閉半軍事化管理。二中學生從早起床到晚就寢,學習、生活都有專業管理人員及學校領導的細心管理、關心、督促、檢查;二中教師敬業精業,作風淳樸,全部住校,以校為家,像父母一樣關心每一個學生,學生可隨時找老師輔導課業。設有獎學金年3—5萬元。
四、食宿優越,花費低廉
師生兩灶飯廳寬暢,磁卡售飯,飯菜品種每天有豆腐腦、油餅、粽子、涼皮、油酥餅、米線、水餃、煮鏌等20餘種,可供學生自由選擇。每生每月只交六、七十元錢即可吃飽吃好。學生公寓暖氣、電風扇等設施完善,浴池每周對學生開放,收費低廉。班主任均有電話,學生可免費使用。學校遠離城鎮,無喧囂,附近無網咖、遊戲廳、舞廳等,學生可 靜心學習。

戶縣二中歷史

陝西省西安市戶縣第二中學,1934年創始於甘河鎮甘河村東邊的一座面積達50畝的東嶽古廟,是年春丁村人魏瀛在其內設塾課徒,隨即辦為國小。1939年秋籌備建立“周至縣甘河鄉私立東岳廟中學”。籌備會發起人魏奉先與東嶽廟鄉老會會首座談,鄉老們願以全部廟產作為校產。經過多方努力,1940年正月,改東嶽廟國小為“周至縣甘河鄉私立東嶽廟中學,招收國中一年級學生50名,於3月開課。1941年秋,得陝西省教育廳批准後改校名為“周至私立武成初級中學”,以適抗戰要求。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1946年增設高中班。1949年5月,周至縣解放,學校被人民政府接管,更名為“周至縣立武成中學”。1951年、1953年先後改名為“周至縣第一中學”、“周至縣第一初級中學”。1958年,學校和所在地劃歸戶縣,學校先後更名為“戶縣第五中學”、“戶縣第二中學”,同年9月增設高中班。1969年、1970年先後改名為“甘河五七中學”、“甘河中學”,1972年恢復“戶縣第二中學”名稱,簡稱“戶縣二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