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山二中

陽山二中

陽山二中是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第二中學的簡稱,位於廣東省西北部陽山縣。陽山縣因秦朝末年在縣境設陽山關而得名,西漢時期置縣,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公元803年,唐代大文豪韓愈被貶任陽山縣令時,以“吾州之山水名天下”讚美陽山。

地理位置

陽山縣第二中學,創辦於1984年,位於陽山縣城,象一串流動音符划過的清澈連江河畔。

沐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連江河畔南側,陽山縣二中悄然挺立,當時校園占地面積僅13073.2平方米。

規模環境

校園占地面積50853.6m2,約是原來的4倍。建築面積達24242m2,有教學樓、圖書實驗樓、科學樓、藝術樓、行政辦公樓、學生飯堂各1幢,有學生宿舍樓等。

學校布局合理,環境幽雅,綠草如茵,文化走廊與現代建築融為一體。辦學20多年,陽山縣二中一步一個腳印,營造出濃郁的文化氣息和教育氛圍,良好的育人環境。

教學設施

有行政及教師辦公室共38間,歷史、地理、勞技室各1間,圖書閱覽室3間(其中電子閱覽室1間),化學、生物實驗室各2間,物理實驗室3間,文娛活動室、團隊活動室、科技活動室、體育室、衛生室各1間。建設生物園、地理園各1個。教學、行政等用房均按省級標準配備。

近幾年,陽山縣二中加大投入,裝配了語音室1間,多媒體電教室7間,教學電腦室3間,課件製作室2間,電子閱覽室1間,提高了現代化辦學水平,向更高更遠的辦學目標邁進。

教學實踐

指導思想

陽山縣二中本著“有教無類,全面育人”、“創新體藝教學,創辦體藝教育強校”的教育思路和目標;始終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中心、依法治校、以德治校的工作原則;著力構建以法紀教育為主線的德育模式,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強化現代化辦學意識,花大力氣擴規模上檔次。

教師隊伍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樹立團隊精神。陽山縣二中著眼於教師的校本培訓工作,定期舉辦各類型的思想、業務培訓班,塑造了一支有理想、有責任、有能力、形象好的教師隊伍。現有在崗教職工225人,專任教師156人,其中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100人。國中教師學歷達標率100%,高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8%。重視集體備課活動,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凸顯團隊精神。

教學創新

——創新體藝教學,努力創辦體藝教育強校。陽山縣二中審時度勢,結合實際,提出了“創新體藝教學,創辦體藝教育強校”的工作思路。高中各年級都設有體育、音樂、美術特長班各一個。配有體藝類專業教師26人,其中體育教師11人,音樂教師7人,美術教師8人。每節專業課由2至4名術科教師分小組、分項目同時上課,使術科教學更具專業性。

學校體藝教學場地充足、設備齊全,建有標準400m田徑運動場一個,標準足球場1個,籃球場4個,桌球室2間共18張桌球台,健身室1間;在藝術樓內設有美術室4間、舞蹈室1間、音樂室2間、鋼琴室7間。購置了12台鋼琴和25台電子琴等一大批樂器。體藝學科教育成績顯著,

2005年高考,體藝類考生上本科線共19人。學校舞蹈隊、合唱隊、醒獅隊、鼓號隊多次出隊表演,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民眾的一致讚揚。

教改實驗

——紮實開展教改實驗,努力實施新課改。陽山縣二中積極開展教學改革,現階段正在實施的教研教改課題共有45個。其中有縣級課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省級課題《山區中學器樂教學現狀分析與實驗研究》。陽山縣二中教師在縣級以上刊物發表或獲獎的論文28篇,學生參加學科競賽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級獎勵共85人次。近兩年,縣二中認真組織了120多名教師參加省、市級新課標學習培訓,努力實施新課程教學,全面推進課程改革。

學校成果

陽山縣二中已培養出1萬多合格的初、高中畢業生,向高等院校輸送了3千多名大學生。

於1997年6月被評為縣一級學校,2003年5月被評為清遠市一級學校,同年11月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落戶縣二中,成為清遠市為數不多的“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依託學校。現有45個教學班,學生人數2500多人。

陽山縣二中正像羽翼漸豐的雄鷹,奮力飛向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