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熙康

出生於一個小康家庭。自幼隨父在武漢讀書,中學時代受到董必武的教育,積極參加學生和工人運動,辦過工人夜校。

基本信息

個人概況

姓 名:戴熙康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湖北天門

出生年月:1906年

犧牲日期:1928年04月27日

人物生平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受省委派遣到宜昌堅持地下鬥爭,以教書為名,經常深入河西譚家坪等地,秘密從事革命活動,向農友們宣傳革命道理。在兩個多月時間內,奔走串聯,物色和培養了幾十名革命骨幹,發展33名共產黨員,建立了譚家坪第一個黨支部。為貫徹中國共產黨的“八七”會議精神,組織武裝暴動,會同王天鴻、吳定臣等挑選了一批黨團骨幹,進行軍事訓練。11月,組建起宜昌赤衛大隊。1928年農曆正月十五日夜,率赤衛隊處決了大惡霸地主李相柏、汪憲章,並將汪家財產全部分給農民。隨後,赤衛隊闖進大地主、團總穆子靜的家,收繳了長短槍數十支及部分彈藥。穆懷恨在心,糾集艾家、五龍、聯棚等地保甲人員於觀音洞集會,擬成立保全團。他得知這一情報後,指揮赤衛隊分兩路奇襲觀音洞,當場打死保董譚子雅、清鄉委員楊顏伯、團防代表譚啟華、保長鬍宏等6人,打傷10多人。敵人集會被衝散,穆子靜因尚未到會,得以倖免。隨即去宜昌求救於國民黨駐軍劉和鼎。劉派一個營兵力配合穆子靜的團丁,到宜昌西鄉進行大“清鄉”。黨組織為保存革命實力,決定部分骨幹暫時轉移外地隱蔽。4月23日,戴在譚家坪召開會議,研究撤退轉移步驟。會後,偕覃元發等動身去遠安。途徑求雨包時,不幸被敵捉住,押往穆家祠堂。敵人對他軟硬兼施,誘他投降。得到的回答是:“頭可掉,血可流,要我投降決不能!”4月27日,敵人全副武裝,強集民眾,將他押至臘樹嘴一個土台前,打算來個“殺一儆百”。但他卻昂首挺胸地對台下農友們說:“鄉親們,共產黨人是不會投降的,是殺不絕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劊子手穆子靜氣急敗壞地將他的頭顱砍下,懸掛三天,又將心肝挖出來,把屍體拋到江里。

社會效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宜昌市漢劇團編演了現代戲《戴熙康》,向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