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勵

戒勵

戒勵,詞語。 拼音:jiè lì 釋義:告誡勉勵。

引證解釋

告誡勉勵。

《史記·樂書》:“ 成王 作頌,推己懲艾,悲彼家難,可不謂戰戰恐懼,善守善終哉?” 張守節 正義:“言 成王 作頌,悲 文王 戰戰恐懼,推己戒勵為治,是善守善終也。”

《東觀奏記》:一刻已來,宸威復整肅,是將還宮也,必有戒勵之言。每謂宰臣:“長憂卿負朕,撓法,後不得相見!”度量如此。

宋 范仲淹 《答手詔五事》:“詔旨謂將臣不和如何制?樞密院先因 許懷德 、 張亢 不協,曾指揮戒勵。”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二:“﹝ 通判 ﹞故嘗與知州爭權,每云:‘我是監郡,朝廷使我監汝。’舉動為其所制。 太祖 聞而患之,下詔書戒勵,使與長吏協和。”

《宋史·王疇傳》:“浮華險薄之徒,往來諫官、御史家,掎摭人罪,寖以成俗,請出詔戒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