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親傅作義將軍

《我的父親傅作義將軍》是2008年由京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少藝。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作者:陳少藝

平裝:306頁

ISBN:9787807243878,7807243872

刪除冗餘排版

條形碼:9787807243878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我的父親傅作義將軍》主要內容由三大部分組成,分為上中下三篇: 上篇(1895—1936),記載了傅將軍出生至全面抗戰爆發前的事件。 中篇(1937—1949),敘述了抗戰期間傅將軍參與的歷次戰役,還有北平解放前,傅將軍如何與中共接觸,以及思想鬥爭等。 下篇(1949—1974),頌揚了傅將軍促成綏遠“九·一九”起義,參加水利部工作、政協工作,以及致力於台灣統一事業等事跡。

編輯推薦

為了永不忘卻的記憶,僅以《我的父親傅作義將軍》獻給北京和平解放60周年

目錄

上篇 (1895——1936)

第一章 將星隕落

第二章 從孩提到而立

傅家世系

父親童年

棄文習武

入伍晉軍

第三章 涿州之戰

第四章 接管天津

保定脫險

守備天津

中原大戰

第五章 主政綏遠

剿匪安民

鞏固政權

根治頑疾:秩序與市容

銳意改革

建設綏遠

第六章 長城抗戰

第七章 綏遠抗戰

日寇覬覦綏遠

紅格爾圖激戰

收復百靈廟

中篇 (1937——1949)

第八章 全面抗戰初期

初遇勁敵

忻口會戰

防守太原

晉西整軍

組建政工機構

第九章 後套七年

脫離閻系,進駐後套

包頭鏖戰

綏西作戰

五原捷報

魏德邁視察綏西

第十章 參與內戰

東進受降

明爭綏包

平綏路爭奪戰

淶水戰役

突襲西柏坡

第十一章 矛盾與抉擇

第十二章 和戰抉擇

第十三章 古都免於兵燹

第十四章 促成綏遠起義

下篇 (1949-1974)

第十五章 開國前後

第十六章 人民的水利部長

第十七章 盼望和致力於祖國統一

附錄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文摘

第一章 將星隕落

1974年4月19日,為中國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我父親,因病醫治無效,與世長辭了,終年79歲。就在他逝世前的10天,躺在醫院的病床上的父親還向來探望他的同志詢問:“北方地區下雨了嗎?”垂危之際的我父親依然掛念著祖國的水利電力事業。

4月22日,葉劍英、聶榮臻、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沈雁冰、許德珩前往醫院向我父親的遺體告別。中共中央統戰部、水利電力部負責人,以及我父親的生前友好董其武等也前往醫院向我父親的遺體告別。

我父親的追悼會,於23日下午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禮堂舉行,周恩來總理帶病主持了追悼會。

毛澤東主席送了花圈,董必武、宋慶齡、朱德、周恩來、葉劍英、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郭沫若也送了花圈。送花圈的還有中共中央軍委、人大常委、國務院、政協全國委員會、國防委員會、中共中央統戰部、水利電力部、衛生部。

葉劍英、李先念、鄧小平、徐向前、聶榮臻、李富春、阿沛·阿旺晉美、周建人、沈雁冰、許德珩等也參加了追悼會。他們向母親劉芸生和我們子女等表示了親切慰問。

葉劍英在悼詞中對我父親的一生作了高度的評價:

“傅作義先生……1933年和1936年曾率部參加長城抗戰和綏遠抗戰,1937年參加抗戰,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傅作義先生於1949年1月率部起義,對北平和綏遠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貢獻。

“20年來,傅作義先生熱愛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

“20多年來,傅作義先生,關心祖國的統一,始終關懷台灣同胞和台灣各方面的故舊,盼望台灣早日獲得解放,回到祖國的懷抱。傅作義先生為解放我國的神聖領土台灣,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這篇悼詞客觀公正地、高度地評價了我父親的一生。特別是悼詞的最後部分充分肯定了我父親對祖國統一大業的關心及貢獻。這一點從他在彌留之際的幾次對話就可見一斑。

在1967-1972年的這幾年間,我的父親因健康情況欠佳,除參加一些重要節日的慶祝活動外,一直在北京家中養病。1973年開始長期住院治療。1974年後,病情惡化,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衛生部為父親組織了醫療小組。

父親病重期間,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工作的他的侄子傅琬前往探視,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我一生中經歷了無數艱險,早置生死於度外。我總想活著的時候能看到台灣回歸、祖國統一。我雖然為此做了些工作,可是畢竟沒有實現這一願望。我現在因為年老體弱,事實上已不可能為台灣回歸更多盡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