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紀

成紀

歷史記載為古代的一個縣城,位於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成紀在戰國時便設縣,秦朝統一時屬於隴西郡,縣址大約在今天秦安縣東南。漢武帝增置天水郡,成紀從此歸天水(東漢短暫改名漢陽)。北魏時,成紀縣被廢置,但是到北周又被恢復。唐朝時,縣址被遷移到今天天水市秦安縣西北葉堡川,為漢代顯親城故址,並成為秦州(天水郡)的州治。北宋時州治遷到上邽縣(今天水市市區),成紀的縣名隨之移動,但逐漸被秦州和天水之名所掩蓋。成紀是李姓的一個重要源地,也稱隴西李氏,歷史上以成紀為籍貫的著名人物有西漢“飛將軍”李廣、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一族,以及大詩人李白等。

古城

成紀成紀

1.古代縣名,曾多次遷移,現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

2.漢代設成紀縣,治今天水秦安縣,古書記載為隴山以西,縣治在今天秦安縣葉堡鄉。

歷史

位於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成紀李氏的苗裔在歷史上有皇帝25人、宰相29人、大將軍52人、王公侯510多人,有較大影響的文學家、詩人、畫家、音樂家20多位,太守、刺史、知府、進士、舉人等不勝枚舉。成紀李氏苗裔被正史立傳者有600多人。

地理位置

成紀,為西漢所置成紀縣治。秦安古稱成紀。據史書記載,天水秦安是人類始祖伏羲、女媧的故鄉,素有“羲里媧鄉”之稱。透過多元文化交匯的大背景看去,古成紀曾經的繁榮在那些昔日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的一個個古城中向我們走來。

被錯認為籍貫在平涼靜寧,亦即錯認為古成紀在平涼靜寧。為了澄清事實,尋找證據,天水市社科聯副主席宋進喜,天水師範學院教務處處長汪聚應,天水師範學院教授雍際春,隴右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劉雁翔,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所長魏文斌,原秦安縣誌辦主任王文杰等十餘位史學家聚集秦安,從秦安的歷史古蹟、出土文物、史料記載等方面考證得出,古成紀在天水秦安。另一方面,錯認為是古成紀的靜寧縣,在古遺址古城方面和與它相鄰的秦安縣都相差甚遠,成紀古代是一個大概念,留下的遺址沒有它的鄰縣多,這個根本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古成紀只能是在天水秦安縣了。

歷史名人

李廣(?-前119),漢族,隴西成紀人。漢文帝十四年(前166)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後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中央宮衛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驍騎將軍,領萬餘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於兩馬間,李廣佯死,於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後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年不敢來犯。元狩四年,漠北之戰中,李廣任前將軍,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

李廣難封-論“李廣難封”與“衛青幸封” 在漢匈戰史上,漢武帝時期的名將衛青和霍去病被譽稱為“帝國雙璧”,他們共同完成了武帝討伐匈奴的主要戰役,基本消滅了匈奴軍隊的主力,實現了“漠南無王庭”的偉業,同時,也成就了各自的千古英名。

但是,以李廣為代表的一些將軍,一生與匈奴作戰,卻終未封侯。唐朝著名詩人王勃曾在《滕王閣序》里寫道“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千百年來,李廣成為懷才不遇的典型,而王維更是以一句“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作為這場兩千年前的封侯之爭的結論。李廣為何難封?一、身世背景 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故槐里,徙成紀。廣家世世受射。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而廣以良家子,從軍擊胡(《史記:李將軍列傳》)。從《史記》的記載不難看出,李廣本身出身高貴,名門之後,資歷也非淺,軍旅出身,對敵經驗豐富。而衛青的出身,可謂是最低的。大將軍衛青者,平陽人也。其父鄭季,為吏,給事平陽侯家,與侯妾衛媼通,生青。青同母兄衛長子,而姊衛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天子,故冒姓為衛氏(《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衛青是私生子,少時為平陽公主家的騎奴,因姐姐衛子夫受漢武帝的寵幸,從而得以改變命運。但是也正是因為二人的不同出身,為他們今後的命運沉浮埋下了伏筆。 李廣出身高貴,但正因為其出身、名望、經驗的累贅,使得李廣本身已經自覺不自覺地陷入了自以為是的泥潭。李廣最大的缺點在於自負,當然,李廣的自負是有資本的,其騎術和箭術在那個時代獨步天下,幾次與匈奴的交戰為他樹立了孤膽英雄的形象,也讓他養成了好鬥的性格。

漢景帝時期

早在漢景帝時期,典屬國公孫昆邪就曾經對景帝說李廣的勇武天下無雙,但總是輕易和匈奴戰鬥,恐怕白白折損了這么一個棟樑,於是李廣被調到中央,不再駐守邊地。 二、治軍作戰 程不識故與李廣俱以邊太守將軍屯。及出擊胡,而廣行無部伍行陳,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不擊刀斗以自韂,莫府省約文書籍事,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程不識正部曲行伍營陳,擊刀斗,士吏治軍簿至明,軍不得休息,然亦未嘗遇害。不識曰:“李廣軍極簡易,然虜卒犯之,無以禁也;而其士卒亦佚樂,鹹樂為之死。我軍雖煩憂,然虜卒不得犯我。是時漢邊郡李廣,程不識皆為名將,然匈奴畏李廣之略,士卒亦多樂從李廣而苦程不識(《史記:李將軍列傳》)。從這些文字中,不難看出,李廣治軍簡易,人人自便,士兵輕鬆自在,但是如果匈奴突然攻擊他,士兵會因鬆懈喪失了戰鬥力。

從軍事角度看,這樣的做法有一得一失,得在李廣能讓士兵樂意為他效力,失在降低了部隊的警惕性與戰鬥力。相較而言,失大於得,為名將所不取。不過李廣一生馳騁沙場,都靠著遠遠派出偵察兵,並未遇到這樣的情況。看來說李廣數奇,還真不那么嚴謹。

還有一處記載: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愛惜士卒,人所共知。只有身先士卒,才能讓部下人人爭先。《史記》中還用大量篇幅記載了李廣深夜射石,孤身脫險的精彩故事。 三、性格品質廣嘗與望氣王朔燕語,曰: “自漢擊匈奴而廣嘗不在其中,而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擊胡軍功取侯者數十人,而廣布為後人,然無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豈吾相不當侯邪?且固命也?”朔曰: “將軍自念,豈嘗有所恨乎?”廣曰: “吾嘗為隴西守,羌嘗反,吾誘而降,降者八百餘人,吾詐而同日殺之。至今大恨獨此耳。”朔曰: “禍莫大於殺已降,此乃將軍所以不得侯者也。” (《史記:李將軍列傳》)雖然兵不厭詐,但李廣殺了手無寸鐵的降兵,就如當年項羽坑殺秦軍一樣,有違道德。漢景帝時爆發的七國之亂,李廣隨周亞夫平亂,李廣在關鍵性戰役中表現英勇,亂軍中奪得敵軍軍旗,這本應是他封侯的絕佳機會。但“以梁王受廣將軍印,還,賞不行”錯過了這次機會,按照漢律,中央官員如果私下接觸諸侯王是要嚴懲的,李廣當時雖不像周亞夫般位高權重,但他早已名聲在外,接觸漢景帝最不喜歡的梁王劉武,無疑是給本來還很看好他的漢景帝心中添堵。李廣的政治頭腦實在是相當拙劣。

還有一件事,可以看出李廣的心胸不夠開闊。“還至霸陵亭,霸陵尉醉,呵止廣。廣騎曰:故李將軍。尉曰:今將軍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止廣宿亭下,居無何,匈奴入殺遼西太守,敗韓將軍,後韓將軍徙右北平。於是天子乃召拜廣為右北平太守。廣即請霸陵尉與俱,至軍而斬之(《史記:李將軍列傳》),霸陵尉不讓李廣過關本來是照章辦事,而且霸陵尉當時醉酒,就算語氣衝撞也只是無心之失,可就為了這件小事,李廣竟然在國家任用他的時候,利用職權將霸陵尉斬了。

李將軍心胸狹隘,可見一斑。四、時代變化 無論怎樣,在冷兵器時代,將領能否封侯,主要還是看他的戰績。軍功獎勵制度早在商鞅變法時已經實行,而到了漢代,高祖劉邦更是確立了“無功不得侯”的祖制。況且李廣與衛青所處的時代,正是大漢王朝由“無為而治”轉向“有為進取”的時代,在軍事上,被動防禦也隨即轉變為主動出擊,千里奔襲,強化主力兵種的建設,大規模發展騎兵,運用騎兵軍團縱深突襲戰法,對匈奴貴族勢力實施殲滅性打擊。在這一點上,衛青可謂是開創了騎兵千里奔襲戰法。而同為名將的李廣,在運用騎兵方面,則遠遠遜色於被動防守打遭遇戰。李廣雖然與匈奴打了大小七十餘戰,然而進攻戰績乏善可陳,五次大戰,三次無功而返,兩次全軍復沒。

戰法

作為對付像匈奴這樣的遊牧民族的有效戰法,長途奔襲所遇到的最大困難莫過於如何避免在茫茫草原迷路,尋找到匈奴的主力,以運動戰殲滅之。然而李廣出塞最後一次因失道誤期,最後含恨自刎。雖然無從知曉衛青是怎樣避免在茫茫草原千里奔襲而能準確找到匈奴主力,迅速給予打擊,但是在戰役開始前的偵查和謀劃一定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加之衛青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沉著冷靜,隨機應變,採用正確有效的戰略戰術,這才鑄就了七戰七捷的奇蹟。反觀李廣,則只能稱其為勇將但是作為大運動戰的將領,李廣則不可謂合格。五、“李廣難封”與“衛青幸封”"衛青不敗由天幸,李廣無功緣數奇"。後人多把李廣的自殺歸咎於武帝的偏見與衛青的排擠。但細想,衛青實在是冤枉。漠北決戰,是漢武一朝對匈奴最大的一場戰役,是武帝的“巔峰之作”,武帝自然不會任用一個時運一向不濟,曾被敵人重兵生擒而後逃脫,征討匈奴的斬敵數尚且達不到封侯標準,且已年過六旬的將軍作前鋒。而作為全軍最高統帥衛青,在生死攸關的決戰前夕,他首先要考慮的當然是戰事的成敗,如何排兵布陣去爭取勝利,讓李廣、趙食其做偏師,雖然路途遠,可一旦得手,何嘗不是大功一件?但事實證明,李廣、趙食其確實缺乏遠程帶兵奔襲的能力,錯失了又一次封侯的機會。

評論

因此,李廣難封,只能怪自己。在衛青、霍去病威震天下的漢武一朝,李廣並沒有像衛霍那樣的赫赫戰功,有的只是匹夫之勇的英雄事跡,或是讓匈奴迫於其名而不敢侵犯的威懾力,還有一生為國拼殺,老來以死來向命運抗爭的真性情。千百年來,無數失意文人在李廣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或歌或詠,也使飛將軍千古留名。而作為戰功卓著的衛青,出身騎奴,因裙帶關係而開始改變命運,雖然依靠裙帶關係做官不是什麼好事,但並不能說這種官只能貪污腐敗,寡廉少恥,或者一定就是紈絝子弟,毫無所能。漢武帝只是提供給了衛青機會,而能否建功立業,還在於他個人的努力。

正如司馬光所著《資治通鑑》所載:青雖出於奴虜,然善騎射,材力絕人;遇士大夫以禮,與士卒有恩,眾樂為用,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所謂衛青之幸,並不在於他因外戚身份而成為朝廷重臣,而恰恰是在於他雖然有卑微的騎奴身份,但是卻被不拘一格用人的漢武帝慧眼識英,憑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高尚品質,成為彪炳青史的一代名將。 當然,無論是李廣還是衛青,在兩千多年前的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他們挺身而出,為漢王朝的邊疆穩定,百姓的安定生活作出卓越的貢獻,都是值得肯定的英雄,理應受到後人的崇敬。

駁靜寧說

得名原由

成紀的由來成紀的得名,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伏羲始畫八卦,以成綱紀,後人為了紀念伏羲,把伏羲的出生地命名為成紀。另一種說法是華胥氏懷孕十二年而生伏羲,古人以木星紀年,十二年為一紀,所以以華胥懷孕時間來命名伏羲出生的地方,自古至今多數人贊同這一種說法。我認為,懷孕十二年實在太長了,不符合人的生育規律,那么這個“十二”就應該從其他方面尋找依據。我覺得伏羲以木德而王,木星的公轉周期為11.84年,所以成紀的得名很可能與伏羲所創的天文曆法有關。

成紀縣的位置史書上出現成紀地名,最早見於《史記》,西漢之前古籍均未提到成紀。漢設成紀縣,魏晉沿襲漢制不變,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無成紀縣,隋唐時恢復成紀縣建制,一直延續至元末,成紀縣名才消失。故史家說成紀一般指兩個:一個是漢成紀,一個是唐成紀。下面分別論述:漢成紀縣《史記·李將軍列傳》第一句就是:“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唐代張守節的《史記正義》在該句下明確註明:“成紀,在秦州。”張守節所說的“秦州”,是唐代秦州,下轄成紀、上邽、伏羌、隴城、清水、長道六縣,並非今之天水市秦州區。《漢書·文帝紀第四》載:“十五年春,黃龍見於成紀。”《漢書·地理志第八下》詳細解釋:“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莽曰填戎,明帝改曰漢陽,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戶六萬三百七十,口二十六萬一千三百四十八。縣十六:平襄(莽曰平相)、街泉、戎邑道(莽曰填戎亭)、望垣(莽曰望亭)、罕開、綿諸道、阿陽、略陽道、冀(《禹貢》朱圄山在縣南梧中聚,莽曰冀治)、勇士(屬國都尉治滿福,莽曰紀德)、成紀、清水(莽曰識睦)、奉捷、隴、豲道(騎都尉治密艾亭)、蘭乾(莽曰蘭盾)。我們專說成紀縣:《漢書·地理志》載:“天水郡有成紀縣。”《元和郡縣圖志》云:“成紀縣,本漢舊縣,屬天水。伏羲氏母曰華胥,履大人跡,生伏羲於成紀,即此丘也。”《甘肅新通志》云:“成紀故城在縣(秦安)北三十里。”《帝王世紀》云:“伏羲生於成紀,漢置縣。”《秦安志》云:“自皰犧開闢已為成紀地。”《水經注》云:“黑水西南出懸鏡峽,又西南入瓦亭川。又有泌水自西來會(瓦亭水),世謂之鹿角口。又南逕阿陽縣故城東。······瓦亭水又南逕成紀縣東。歷長離川,謂之長離水。右與成紀水合。水導源西北當亭川,東流出破石峽、津流遂斷,故瀆東逕成紀縣故城東。帝太皋皰犧所生之處,漢以屬天水郡。”依《水經注》所言,知成紀縣故址位於長離水(瓦離水)的西岸、成紀水的南岸一帶,這裡正是漢成紀縣故址所在地。故楊守敬云:“此是漢以來成紀縣故城,當稱故城”(《水經註疏》)。《金史·地理志》載:“秦州有秦安縣,漢故城。”《資治通鑑·晉紀三十一安皇帝甲》:“涼王光以西秦王乾歸數反覆,舉兵伐之,乾歸群下請東奔成紀以避之。光軍於長最,遣太原公纂等帥步騎三萬攻金城;乾歸帥眾二萬救之,未到,纂等拔金城。光又遣其將梁恭等以甲卒萬餘出陽武下峽,與秦州刺史沒弈乾攻其東,天水公延以枹罕之眾攻臨洮、武始、河關,皆克之。乾歸使人紿延云:乾歸眾潰,奔成紀。”元代宋朝遺民胡三省《新校資治通鑑注》註明:“成紀,今鞏昌路總帥府秦州。”

古籍

據上而論,《嘉慶重修一統志》云:“成紀故城在今秦州秦安縣北”,而大地灣文化的發現,則證明了這一論斷是完全正確的。令人驚奇的是,在多部古籍中竟然明確指出了靜寧的位置:《漢書·地理志》載:“天水郡有阿陽縣。”《漢書·高后紀》云:“六年六月,匈奴寇狄道,攻阿陽。”顏師古注云:“阿陽,天水之縣也。今流俗書本或作河陽者,實地處隴水之西北,故謂之河陽。”《通典》雲:“在隴城縣北,漢屬天水郡,又有河陽之說。”《太平寰宇記》隴城縣條云:“河陽縣故城,漢置縣。亦在河之西北,故曰河陽。”《水經注》云:“瓦亭水源出靜寧大隴山,並有二支,一支即隴水,亦出大隴山。二水在麗亭川合西南流至鹿角口,其西有泌水亦會入鹿角口,合為一流(瓦亭水)向南流,逕阿陽縣故城東,入葫蘆河注於渭。阿陽故城即在此河西北。”可見阿陽即靜寧縣是毋庸置疑的。按照《漢書地理志》,漢天水郡下轄成紀、阿陽等十六縣,阿陽縣和成紀縣是並存的,既然阿陽縣是靜寧,那么成紀縣又是哪裡?如果“靜寧成紀說”成立,那么靜寧在漢代既是阿陽縣,又是成紀縣,在同一時期,一個縣竟然有兩個官方縣名,這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這裡有四句很重要的話:《輿地廣記》云:“阿陽縣在故城縣北。”《歷代地理志韻編今釋》云:“阿陽,西漢縣,屬天水郡。在故城西北,今平涼靠靜寧州南”。《金史·地理志》載:“秦州有秦安縣,漢故城。”楊守敬在《水經註疏》中說秦安是“漢以來成紀縣故城,當稱故城。”很明確的告訴我們:秦安又叫故城,故城是成紀縣遺址,阿陽縣(今靜寧縣)位於成紀故城的西北方!唐以來的成紀縣《新唐書·地理志》云:“秦州天水郡,中都督府。本治上邽,開元二十二年以地震遷徙治成紀之敬親川。天寶元年還治上邽,大中三年復徙治成紀。”據此可知,成紀實為秦州州治,但地有遷徙,曾從秦州移到秦安,故《新唐書》將其列為首縣。(註:《舊唐書》成於後晉,因其簡略且考證不詳多錯漏,宋朝令歐陽修、宋祁等重修,是為《新唐書》)。《元和郡縣圖志》云:“成紀縣,東南至州一百里。······瓦亭川水,東去縣一十五里。”《通鑑地理通釋》云:“城在今(秦安)縣北三十里。”《嘉慶重修一統志》云:“成紀故城,在秦安縣北。”據上四書,知成紀故城為今秦安縣之北。依《元和志》,其故址當為今秦安縣西北部郭家鎮一帶,該地東南至州百里,距瓦亭水(今葫蘆河)十五里,方位相符,當是此地。五代十國以來,本區由於地處隴右要衝,其西部為吐蕃所有,東部先後為岐、後唐、後晉、後周、前蜀、後蜀所有。現分國通考如下:①岐:李茂貞據鳳翔,因護送唐僖宗入蜀有功,為鳳翔節度使,後稱岐王。時據有秦州東南部,有成紀、清水、長道三縣地。州治為成紀,即今秦安縣西北之郭家鎮。②後唐:據有秦州東南部,州治為成紀。原有長道、成紀、清水三縣地,後增置天水、隴城二縣。《五代會要》云:“後唐長興三年二月,秦州奏:見管長道、成紀、清水三縣外,有十一鎮,征科並系鎮將。今請以歸化、恕水、五龍、黃土四鎮,就歸化鎮復置舊隴城縣。赤砂、染坊、夕陽、南台、鐵務五鎮,就赤砂鎮復置舊天水縣。其白石、大澤、良恭三鎮,割屬長道縣。上從之。”③後晉:據有秦州東南部。有本區長道、清水、成紀、隴城、天水五縣地,州治為成紀。④前蜀、後蜀:據有秦州東南部,有秦州之成紀、天水、隴城、長道、清水;鳳州之兩當、河池,計二州七縣。秦州治為成紀。北宋時期,本區隸屬秦鳳路。地有秦州之成紀、隴城、清水、天水;鳳州之河池、兩當;鞏州之寧遠、永寧;岷州之長道,計四州九縣。州治成紀,即今天水市。南宋時期,渭水以北為金據,渭水以南為宋所有。金設熙秦路,地有秦州之成紀、冶坊、清水、隴城、秦安五縣。州治成紀,即今天水市。元代本區隸屬陝西行省,地有秦州之成紀、清水、秦安;鞏昌府之鄣、寧遠、伏羌;徽州、兩當;西和州,計一府三州七縣。元時成紀為為秦州治,故址即今天水市。《元史·地理志》載:“秦州有成紀縣。”元末撤成紀,併入秦州府,成紀縣從此消失。綜上所述,漢成紀指的是秦安縣,而唐朝以後的成紀指的是天水市!

探討

有這么多的古籍、這么多的線索,不去仔細查找,卻根據個別專家的片面之詞,也不考慮其觀點是否是一家之言,就妄言“靜寧成紀論”,豈不謬哉!成紀與伏羲文化中國的上古文明是以農業的產生與發展為基礎的文明。因之,成熟農業的出現,應當是確立中國古文明的首要條件。

2010年4月《科學通報》發表的“甘肅大地灣遺址距今6萬年來的考古記錄與旱作農業起源”論文指出:“第5層炭屑的AMS14C測年結果接近於距今8000年,與此前報導的大地灣一期的測年結果基本一致。炭化黍遺存和狗的骨胳同位素顯示,黍可能在此時已被馴化……人類經濟生活方式發生了較大變化,黍或粟遺存大量出現,說明植物資源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不斷加強,農業經濟日漸成為人類經常生活中的主體……人骨和動物骨胳同同位素研究表明,大量的農作物和少量馴養動物是人類食譜的主要內容,從側面說明農作物產量可能大大增加,較成熟的農業經濟已經基本建立”。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成果。成熟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必然會相應創造出完美的上古文化。該論文還指出:大地灣的先民在從先進採集狩獵、早期農作物裁培,到成熟農業出現,歷時50個世紀。在這個漫長的時期,大地灣先民的生產與生活工具由細石器製品發展到陶器與彩陶器物,大地灣一期陶紡錘的出現,說明已經有了毛或麻的粗紡織物;陶塤、陶鼓和彩陶繪畫器物的出現,說明已經有了豐富的音樂、舞蹈、美術等娛樂活動;陶製的計量器物的出現,說明數與數學已經在先民的生產與生活中廣泛套用。

8000年前在古成紀地域誕生了伏羲。伏羲的偉大在於他總結前人文化成果的基礎上,發明了以刻劃(畫)符號組成示意文字,並以刻畫的圖與形,取代了實物記事,引導先民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文明時代。伏羲與他所建立的伏羲氏部落的歷代先賢們,在繼承實物記事的基礎上創造了以“先天易學”為核心的伏羲文化。伏羲文化產生的經濟基礎是8000年前在大地灣已經出現的成熟的農業經濟。這就是大地灣一期文化與伏羲文化在時間與空間上都相重合的歷史必然,這是中華大地上現已發掘出的7000多個新石器遺址中的唯一!而靜寧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根本沒有出土這么多的文化遺存,而且與伏羲女媧的傳說很難聯繫起來。

8000年前,伏羲運用最早的農業文明成果,創始“易與天地準”的伏羲文化。之後,伏羲和伏羲氏部落的族人,從古成紀出發,沿渭河、黃河東進,歷經千百年的艱辛跋涉到達黃淮平原,把已經成熟的農業文明與先進的文化,傳播到華夏大地的每一個角落,以文化魅力與天下的大多數部落相融合,以“龍師”命名的方式組成多個部落聯盟。散布於中華大地的多元文明漸次歸於伏羲文化,大家有了共同的文化基因,中華民族起源的“多元一體”格局就此形成。

伏羲被後人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這箇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什麼呢?引用著名人類社會學家費孝通的一段話說明:“中華文化的傳統里一直推重《易經》這部經典著作,而《易經》主要是講陰陽相合而成統一的太極,太極就是我們近世所說的宇宙。二合為一是個基本公式,‘天人合一’就是這個宇宙觀的一種說法。中華文化總的來說是反對分立而主張統一的,大一統的概念就是這‘天人合一’的一種表述,我們一向反對‘天人對立’,反對無止境地用功利主義態度,片面地改造自然來適應人的需要,而主張人儘可能地適應自然”。伏羲始創“先天易學”的核心是“天人合一”的樸素辨證思維,是傳承了8000年之久的東方哲學的根源,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的基因。《甘肅新通志》中也有“開天明道帝庖羲實作之首帝,誕於成紀,成紀今秦安也”的記述。成紀是甘肅見於史籍的最早地名,它遠遠早於成紀縣。它最早是以一個與伏羲出生地緊密相關的古地名出現的,因此,一般文獻通稱秦安縣為古成紀或“羲皇故里”。

在伏羲故里的大地灣發掘出了不少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址,以大量史前的出土文物給人們提供了許多有益的啟示。《遁甲開山圖》以“大庭氏”為伏羲名號的開始,這個稱謂說明伏羲氏以建築大房子為特徵。大地灣遺址中的F901房址面積高達420平方米,這種超大房子在全國古遺址中則是絕無僅有,因此傳說中的大庭氏無疑就是伏羲氏。從大地灣出土的糜子、油菜子的碳測年代和出土的豬、狗、羊、等獸及蚌殼、蚌珠等裝飾品來看說明早在7800年前,伏羲氏族就已在清水河流域(古名略陽川)定居下來,除從事很原始的農耕生活外,還從事漁獵和飼養業。這與伏羲時代人們“結網罟以教佃漁。養牲以充庖廚”相一致。大地灣晚期第九區地層中出土的殘陶祖,這是男性生殖崇拜的物證,說明了人尖最早的性文化崇拜,反映了先民對人祖的紀念和崇敬,這與傳說伏羲和女媧兄妹婚誕生了人類密切相關。

記載

除了大地灣遺址中出土的大量物證外,在秦州區、麥積區、甘谷縣、秦安縣境內有關紀念伏羲、女媧的祠廟、姓氏和傳說相當多,秦州區有中國最早、規模最大的伏羲廟,麥積區有伏羲畫卦的卦台山、龍馬洞、分心石,甘谷縣有風台、風塋,秦安城東側的鳳山上很早就塑有三皇的尊像(今已無存),還有著名的女媧祠,秦安縣境內的安伏鄉,距離大地灣較近,是一個用“伏”字作姓、作地名非常多,且十分集中的鄉鎮。據古籍記載,伏、風、宓本是一姓。風姓於今渺然無聞,宓姓也寥寥無幾,唯有伏姓尚散居全國各地,而聚居地仍在今秦安縣北,安伏鄉為最多。如果成紀在靜寧,為什麼靜寧沒有發現大地灣遺址?為什麼靜寧沒有伏羲廟、卦台山、女媧祠、風台、風塋和諸多神話傳說?為什麼千百年來靜寧人從來沒有大規模地祭祀伏羲女媧?天水的伏羲文化研究如火如荼,為什麼靜寧的伏羲文化研究那么冷清?為什麼“伏”姓人集中在秦安縣和天水市,而不是集中在靜寧縣?面對這些“為什麼”,靜寧人不覺得缺少點什麼嗎?史界公論其實,“羲皇故里”早有定論:1992年10月31日《光明日報·伏羲故里話伏羲》一文中載:“學者們根據《水經注》、《開山圖注》、《漢書·郡國志》等史料上關於‘伏羲生成紀’的記載,一致認為天水是以伏羲為代表的華夏先民誕生,繁衍和長期生活的主要地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著名的中國古代城市發展研究專家、《史記》研究專家、中華伏羲研究會常務理事,曾在天水師範學院任過教,現任浙江工商大學旅遊學院教授、中國旅遊文獻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的徐日輝教授,對天水地區歷代轄縣沿革進行過長期、詳細的考證,他的結論是:漢成紀故址在今秦安縣北之五營、蓮花一帶!他的研究成果來自浩繁的古代典籍和多次的實地考察,被全國絕大多數伏羲文化研究者接受,在世界華人文化圈中引起轟動!“羲皇故里”之爭的思考“羲皇故里”之爭其實早已有之:先是甘肅、河南、山東三省爭得不可開交,三家都打“文化牌”,結果山東、河南的伏羲文化底蘊都不如天水,先後敗下陣來,1992年江澤民來天水視察,親筆題詞“羲皇故里”,才畫上句號。靜寧人很聰明,他們吸取了山東、河南失敗的教訓,不打“文化牌”,而是另闢蹊徑,把一個地理概念換成行政區劃,從探尋成紀縣地名入手,試圖爭取這個文化品牌。針對這種企圖,我專門論述了漢成紀縣、唐以來成紀縣的建制沿革,從行政區劃的角度來還原一個歷史的成紀!最後,需要澄清的一點是:我始終認為古成紀不是行政區劃,古成紀和漢唐之成紀縣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所以不能以漢成紀、唐成紀來衡量。但是無論漢成紀、唐成紀,均在古成紀範圍之內。古成紀是一個地理概念,包括甘肅省東南部和東部的渭河上游流域都屬於古成紀的範圍。古成紀雖然區域廣大,但核心區域在天水市的秦安縣和秦州區、麥積區、甘谷縣!在上古時期,沒有國家概念、沒有城市劃分,只能憑上古文化遺址來確定,毫無疑問,大地灣才是古成紀真正的地理中心!大地灣遺址在哪裡,“羲皇故里”就在哪裡!

興起

本貫就是指一個人的祖籍或者出生地。高世詳先生說,李廣的七世祖李崇於先秦時曾任隴西郡守,李氏開始與隴上結緣。李崇的孫子李信為秦大將軍,封隴西侯,據傳李信曾居成紀,死後亦葬成紀。李信之後,李廣的父親李尚為成紀令,李廣就出生在成紀。而且從李廣父親李尚以來,李廣的家族就以成紀為根據地,迅速繁盛壯大,到南北朝時,已成為舉國望族。

1999年版的《辭海》注李世民父親唐高祖李淵“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2000年上海辭書出版社所出的《中國歷史大辭典》注李淵:“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秦安縣)”。《史記》、《漢書》記李廣“隴西成紀人”。《晉書》載西涼王李“隴西成紀人,李廣十六世孫。”《新唐書》記李淵“隴西成紀人,西涼王七世孫。”其實一提到李氏的淵源,人們就會想到隴西,高老師說,因為在歷史上,隴西是李氏的郡望。“望出隴西”是千百年的傳承。後來廣布天下的李氏苗裔,說起自己的本貫,毫無疑問就是成紀。也就是說李氏的發祥地在甘肅天水秦安縣境內。

據高世祥介紹,李氏居成紀後,從這裡走出了許多著名人物。其代表首推李廣,他的軍功,在漢代邊將中堪稱第一,有“飛將軍”的美稱。其次是西涼王李暠,他稱雄西涼,被擁立為王,是興家強族的重要人物。再次是李淵、李世民父子,他們建立的統一而強大的大唐王朝,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在世界上產生較大影響。再者就是李白,他是在世界上產生重大影響的中國歷史文化名人之一,是享譽中外的詩人、文學巨匠。這幾位代表就是李氏紮根成紀、不斷崛起的著名人物。

相關辨正

李白的祖籍在學術界多有爭議,高世詳先生指出,本貫和故居是不同的。因為一個人的本貫只有一個,而一個人的故居則可能是一處,也可能是幾處,甚至更多。正如我國著名學者劉大傑先生在所著《中國文學發展史》中所指出:“李白一生到處流浪,四海為家,容易使人發生錯誤。一般人把他的祖籍和他個人的生長地分辨不清,因此,異說紛紜。”這裡的根本問題是要區分本貫和故居異同,歧說就不難消除了。

唐文學家李陽冰是將李白養老送終的人,是第一個為李白的詩結集並作序的人,也是第一個記述李白本貫的人。他在為所集李白詩《草堂集》寫的序文中說:“李白,字太白,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世孫”,“中葉非罪,謫居條支”,“神龍之始,逃歸於蜀”。李陽凍的記述十分明確,李白的本貫是隴西成紀,“蜀”是他逃歸後的居處地。與李白交往甚密的開元進士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云:“白本隴西,乃放形,因家綿。”唐元和年的宣、歙、池等州觀察使范傳正依據李白之子伯禽手疏而撰寫的《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指出:“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九代孫也。”“神龍初,潛還廣漢,因僑為郡人。”以上是唐代三位既記述李白本貫及流寓地的人,記述一致———李白本貫在隴西成紀。

另據高世祥考證,李白對自己的本貫多有表述。在《贈張相鎬》中說:“白本隴西人,先為漢邊將。功略蓋天地,名飛青雲上。苦戰竟不侯,當年頗惆悵。”“可見李白認為自己與先祖李廣同是隴西成紀人。在《與韓荊州書》中云:“白,本隴西布衣流落楚漢。”在所作《溧陽瀨水貞義女碑銘》題署“前翰林院內供奉學士隴西李白述。”以上三處李白均明示自己是隴西本貫,且屬李廣後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