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紀文化城

成紀文化城

成紀文化城位於靜寧縣城中心,是為了開發利用成紀文化資源而修建的文化基礎設施,是靜寧縣重要文化基礎設施和旅遊景點之一,現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成紀文化城由中國著名工程設計大師任震英和高級建築師左國保等專家設計,整個建築秦漢風格鮮明,氣勢宏偉,占地66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總投資2600萬元。主要建築物有伏羲紀念館、文化館、圖書館、檔案館、文化局、旅遊局、八卦壇和石刻碑廊。整個建築為秦漢建築風格,高大宏偉,古樸典雅,內涵豐富。 成紀,為靜寧古地名。相傳,華夏“人文初祖”伏羲孕一紀(十二年)而後成,故古人把伏羲誕生地稱為“成紀”。伏羲立足成紀故里,放眼黃河上下,畫八卦,釋民疑,創國家,定官制,正姓氏,立嫁娶,制儷皮,作網罟,興音樂,推甲歷,開拓了華夏文明。靜寧,是我國史籍中記載的古成紀所在地,是“人文史祖”伏羲的誕生地。為了開發利用成紀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基礎設施,1996年邀請中國著名工程設計大師任震英和高級建築師左中保等專家設計建設規劃,整體建築為秦漢風格,氣勢宏偉,古樸典雅。

基本信息

歷史

成紀文化城成紀文化城

成紀古城位於靜寧縣南部治平川的古成紀古城遺址,是我國史籍記載中“治平成紀”所在地,1993年被省政府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成紀文化城

綜述

成紀文化城成紀文化城

成紀,為靜寧古地名。相傳,華夏“人文初祖”伏羲孕一紀(十二年)而後成,故古人把伏羲誕生地稱為“成紀”。伏羲立足成紀故里,放眼黃河上下,畫八卦,釋民疑,創國家,定官制,正姓氏,立嫁娶,制儷皮,作網罟,興音樂,推甲歷,開拓了華夏文明。靜寧,是我國史籍中記載的古成紀所在地,是“人文史祖”伏羲的誕生地。為了開發利用成紀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基礎設施,1996年邀請中國著名工程設計大師任震英和高級建築師左中保等專家設計建設規劃,整體建築為秦漢風格,氣勢宏偉,古樸典雅。

名稱由來

靜寧成紀文化城原本不叫成紀文化城,而叫伏羲文化城。為什麼後又稱成紀文化城,其中還有一段令眾多學者哀婉嘆息的故事。據史料記載,伏羲生成紀,而史上成紀三遷其址。成紀始自靜寧,後自秦安再到天水市。靜寧至今還完整的保存有成紀古城遺址,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靜寧縣南部治平鄉境內。伏羲為三皇之首,人文始祖。為了紀念伏羲聖德,靜寧人民自籌數千萬元,盡全民之力修建了伏羲文化城,以欲紀念。然而,位於靜寧東南部的天水市以天水有建自明清年間伏羲廟等廟堂殿宇為根由,“奇思妙想”構建“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發展謀略,四方邀請一幫所謂學者,“研討定性”伏羲生天水,並有題詞以達到其“打造歷史文化名城”的目的。大家都明白的道理,要想給靜寧修建的文化城再冠以“伏羲文化城”可是萬萬不能得了。就這樣,原本有王光英題寫的“伏羲文化城”不得不改為孫英題寫的“成紀文化城”,屈居人後。至於伏羲到底生於靜寧還是天水,自有專家學者探究,著名民俗學家王知三著書多有論述,有感興趣者可四方蒐集其著,以補所缺。打開網頁搜尋王知三赫赫大名,也能滿足各位。在這裡,我不想再為這個問題而耗費心力,只想說,一尊近代的建築恐怕難以證明數千年以前人類先祖的出生地,畢竟,廟宇是用於紀念先祖的,而不是他的襁褓搖籃。

旅遊

伏羲大典伏羲大典
成紀文化城成紀文化城

1997年10月奠基動工經過兩年多時間的緊張施工建成了伏羲紀念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文化局、旅遊局、檔案局“五館三局”等主要建築物。2001年,在搞好綠化美化的同時,建成了八卦壇、圍牆、碑廊和南大門,於當年10月底完成了成紀文化城總體建設規劃。並先後成功地舉辦了“首屆成紀文化節暨果品交易會”等一系列商貿、文化活動。成紀文化城的成功建設,實踐了“窮縣辦大文化、促大發展”的理念,成為縣城的標誌性建築,為研究開發成紀文化提供了理想載體。成紀為靜寧古地名。相傳,華夏“人文初祖”伏羲孕一紀(十二年)而後成,故古人把伏羲誕生地稱為“成紀”。伏羲立足成紀故里,放眼黃河上下,畫八卦,釋民疑,創國家,定官制,正姓氏,立嫁娶,制儷皮,作網罟,興音樂,推甲歷,開拓了華夏文明。伏羲大殿內塑有伏羲青銅聖像,頂繪《河圖》等彩畫,壁刻伏羲聖跡圖,陳列九鼎八簋等禮器,是海內外華人懷古祭祖的聖地。成紀文化城是為了開發利用成紀文化資源而修建的文化基礎設施,由中國著名工程設計大師任震英和高級建築師左國保等專家論證設計,整個建築為秦漢建築風格,氣勢宏偉,古樸典雅。總面積66畝,建築面積10.8萬平方米。現已建成了“五館三局”等主要建築物,完成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文化城成為集懷古祭祖、觀光旅遊、文化娛樂、休閒健身於一體的民眾性文化娛樂場所。門 票:免費。開放時間:24小時開放。

最新動態

近日,靜寧縣成紀文化城內新安置了77套玻璃鋼彩條凳,不僅美化了文化城內的環境,更方便了廣大遊人。一位姓張的老大爺高興地說:“政府這錢真是花到我們的心坎上了,現在我們轉累了坐一坐,你看,這又實用又美觀。”

為了弘揚成紀文化,開發旅遊資源,爭創國家AA級旅遊景區,儘快提升縣域旅遊業發展的水平,今年,靜寧縣還投資11萬多元,對成紀文化城北大門及部分闕樓和圍牆進行了維修加固;新植風景樹5000多株,新植草坪200多平方米;更新了《成紀文化城簡介》,設定公共信息中英文對照圖形標誌60多塊,導覽圖5處,標語宣傳牌4塊;更換了區內部分照明燈;還開設了醫務室、問詢室、公廁、停車場等公用設施;文化城遊客中心正在修建。成紀文化城將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各方遊客觀光旅遊。

今後,靜寧縣將結合旅遊產業開發,突出文化城的深度開發和綜合利用,突出內涵挖潛,擴大宣傳,進一步將成紀文化的品牌做大做強,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促進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