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舊遊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韻)。

詞牌簡介

《憶舊遊》,詞牌名。《清真集》入“越調”。雙調一百零二字,前片四平韻,後片五平韻。過片二字亦可不葉。
此調正體有六領格字。亦有開端不用領格字,改上一、下四句法為上二、下三,改二、三句為八言一句,過片二字減去一韻者。有前片第四句改五言為上三、下四的七言句式,而將第五句之領格字減去,又於過片五字改作“仄平平仄仄”的上一、下四句式,並於結尾倒數第二句增葉一韻。

詞牌格律

格律對照例詞:【宋】周邦彥《憶舊遊·記愁橫淺黛》
此調有六領格字,如此詞“記”、“聽”、“漸”、“道”、“嘆”、“但”,並宜用去聲。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記愁橫淺黛,淚洗紅鉛,門掩秋宵。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墜葉驚離思,聽寒螿夜泣,亂雨蕭蕭。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鳳釵半脫雲鬢,窗影燭花搖。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韻)。
漸暗竹敲涼,疏螢照曉,兩地魂銷。
平平(韻),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韻)。
迢迢, 問音信,道徑底花陰,時認鳴鑣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韻)。
也擬臨朱戶,嘆因郎憔悴,羞見郎招。
仄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韻)。
舊巢更有新燕,楊柳拂河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韻)。
但滿眼京塵,東風竟日吹露桃。
(說明:詞牌格律與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典範詞作

1.【南宋】吳文英《憶舊遊·送人猶未苦》(開端不用領格字,改上一、下四句法為上二、下三,改二、三句為八言一句,過片二字減去一韻)
2.【南宋】劉將孫《憶舊遊·正落花時節》(前片第四句改五言為上三、下四的七言句式,而將第五句之領格字減去,又於過片五字改作“仄平平仄仄”的上一、下四句式,並於結尾倒數第二句增葉一韻)

許必勝《憶舊遊》

作品原文

憶舊遊
歡游成逝波,盛華落殘照。
每憶清池游,幽魂夜相吊。
與君攜手時,雲林正清妙。
天空露光動,襟衫見高調。
及來愁病侵,瘦骨冰棱峭。
君如鏡中花,獨向春光笑。
荒村酒味薄,沉憂何時療。
日色不入夢,高星凍青耀。
空枝吟霜風,永夜興悲嘯
嵯峨金張第,忽成野田燒。
安得明月中,長見君年少。
孤桐飽秋風,響作霜天鴻。
手翻九嶷色,下墮瀟湘中。
誰言一寸路,不成西與東。
誰言少年時,不成衰老翁。
欲使膠漆意,通君山水衷。
嘗恐金石奏,復為鄭衛工。
所悲百年內,徒然羨華嵩。
華嵩有終極,愁淚終難窮。
愁淚一入地,春風無碧叢。

注釋譯文

①嵯峨:山高峻的樣子:高山嵯峨。
②九嶷:亦作"九疑"。山名。在湖南寧遠縣南。指九疑山之神。
③華嵩:亦作"華崧"。華山與嵩山的並稱。常用以比喻崇高或高大。

作者簡介

許必勝(?~?),字號不詳。江蘇武進人。南宋高宗紹興十五年(1145)乙丑科劉章榜進士第三人。許必勝是許叔微之子。官顯謨閣待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