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

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

《考查司法記》序(1923年11月) 敬告國人書(1931年10月21日) 致國民政府電(1932年4月5日)

出版信息

書籍作者:張耀曾 著 楊琥 編
圖書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圖書售價:60.00元
圖書類別:文學
圖書標籤: 法律出版社張耀曾 著 楊琥 編
出版時間: 2004-11
印刷時間:2004-11-01
開本:16開
頁數:528 頁
裝訂: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收入近代法學家和政治活動家張耀曾先生的文章、著作、書信、讀書札記及日記,近60萬字。作者曾參與中國近代史上許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動,其論著反映了作者對中國近代憲政與法制建設的獨到見解,日記則記錄了作者晚年的日常工作、讀書、生活、社會交遊及所思所感,內容十分豐富,史料價值較高,對研究中國近代史、中國近代法學史以及中華民國史均有很好的參考價值。本書編者楊琥,系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文化史。

作者簡介

張耀曾(1885-1938),雲南大理人,近代法學家、政治活動家,系《臨時約法》、“天壇憲草”主要起草人。早年留學日本。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與李根源等創辦《雲南》雜誌。武昌起義後歸國。曾任南京臨時參議院參議員、國會眾議院員、北京大學法科教授等職。1916年參與反袁活動,任雲南都督府參議。同年,任北京政府司法總長,並與李根源等創立政學會。1923年任北京政府法權討論委員會委員長(此會為收回治外法權而設)。晚年在上海執律師業,1936年為救國會“七君子”辯護律師。

目錄

緬懷我的父親張耀曾
張耀曾先生傳
論文
論雲南人之責任(1907年1月20日) 
論雲南積弱之源(1907年3月31日) 
雲南之民氣(1907年7月20日) 
論雲南之社會智識(1907年7月20日) 
歐美公德美談(1907年7月20日) 
說權利(1907年8月25日) 
雲南少年之前途(1908年4月28日) 
滇省宜急興公學(1908年6月30日) 
論滇省當興女學(1908年11月10日) 
國民能力與國家進步之關係(1909年11月24日) 
東渡之告別書(1913年11月9日) 
林子桐著《法學精義》序(1919年10月) 
先考勵吾府君先妣陸太夫人行狀(1920年9月) 
亡弟寬熙事略(1920年9月) 
救國之惟一方案(1921年11月) 
贊成恢復舊國會並解釋黃陂復位為合法電(1922年6月6日) 
呈請視察司法狀況呈文(1922年10月2日) 
呈報起程日期呈文(1922年11月6日) 
安慶律師公會法政同學會歡迎會演詞(1922年11月6日) 
杭州學界講演會演詞(1922年12月21日) 
濟南法界歡迎會演詞(1922年12月29日) 
回京後呈報視察情形呈文(1923年2月1日) 
《列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志要》序(1923年6月) 
《考查司法記》序(1923年11月) 
修正清室優待條件(1924年11月) 
讀《桂林梁先生遺書》後序(1925年7月) 
屠景山著《親屬法原論》序(1929年11月23日) 
法學應該通俗化(1929年11月) 
《騰衝青齊李氏宗譜》序(1931年2月1日) 
敬告國人書(1931年10月21日) 
國難會議提案(1932年3月) 
草擬發起民憲協進會緣起(1932年4月17日) 
印布國難會議提案啟(1932年4月) 
《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及其批評》序(1932年11月) 
《國聯調查團報告書及其批評》結論(1932年11月) 
我夢想中的未來中國(1932年11月30日) 
我夢想中的生活(1932年11月30E1) 
民國制憲史概觀(1933年1月28日) 
劉谷庵著《民法債篇通則》序(1933年2月) 
《大理張氏詩文存遺》序(1935年6月) 
《大理張氏詩文存遺卷一》序(1935年6月) 
《新喜洲》創刊題詞(1936年5月1日) 
先祖事略(1936年5月) 
《靜山先生集》跋(1936年5月) 
一個強健而中和的政治家(1937年7月) 
武力外製敵方略管見(1937年9月4—13日) 
著作
民法總則講義(1935年) 
書信
致鄭天挺(1928年8月15日) 
致國民政府電(1932年4月5日) 
復蔣介石函(1933年6月10日) 
復上海律師公會(1936年12月6日) 
致馬君武、沈鈞儒(1937年8月24—25日) 
致張群(1937年9月7日) 
讀書札記 
讀書札記
求不得齋日記
寫在父親張耀曾日記摘錄公開發表之前
附錄
先考鎔西府君行述/張寧、馨、惠、麗珠(張元濟先生執筆) 
故司法總長大理張君墓表
張耀曾先生年譜編——紀念父親誕辰110周年
張耀曾先生近親家譜 
書成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