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名人談五四

五四運動的真精神/1924.5.4/育英 “五四運動”的價值/1941.5.4/譚平山 五四運動的意義/1946.5.4/鄭振鐸

內容介紹

《民國時期名人談五四:歷史記憶與歷史解釋(1919-1949)》從“五四紀念”這樣一個特殊的視角,收錄1919~1949年有關五四運動紀念與研究的文章,以展示1949年以前各家各派有關“五四運動”的歷史記憶與現實政治之間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全書分為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五四事件與學生運動、五四運動與民族革命運動、五四運動與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五四運動與文藝復興等專題,作者多為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影響的專家學者、政治活動家,其所思所論對今天仍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介紹

楊琥,男 ,北京大學校史館副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思想史。重點研究中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蔣夢麟、李大釗等人的教育思想,是此方面研究的著名專家。主要著作有:《蔡元培出長北京大學的前前後後》、《〈新青年〉主要撰稿人的構成與聚合途徑》、《五四運動名稱溯源》、《憲政救國之夢:張耀曾先生文存》等。主持編寫《北大的大師們》的工作。

作品目錄

新思潮·新文化運動與五四運動 本志罪案之答辯書/1919.1.15/陳獨秀 《新潮》發刊旨趣書/1919.1.1/傅斯年 本志宣言/1919.12.1/陳獨秀 新思潮的意義/1919.12.1/胡適 致海外國民黨同志書(節選)/1920.1/孫中山 新文化運動是什麼?/1920.4.1/陳獨秀 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1929.11.29/胡適 新文化運動的時代和影響/1932.5.4/羅家倫 新文化運動的黎明時代/1933/常乃惠 新文化運動與現代中國學術思潮/1934/伍啟元 論五四新文化運動/1937.6/陳伯達 論“五四”新文化運動/1940.5/菊圃 新文化運動與蔡孑民先生/1942.6/蕭一山 “從流忘反”——五四新文化運動/1948/馮大麟 五四事件與學生運動 北京全體學界通告/1919.5.4/羅家倫 北京學生界宣言/1919.5.4/許德珩 市民運動的研究/1919.5.6/涵廬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北京學生之示威運動與國民之精神的潮流/1919.5.9/顧兆熊 北京中等以上學校學生聯合會致各團體電/1919.5.19/北京中等以上學生聯合會 北京學生界罷課宣言/1919.5.20/北京學生界聯合會 “五四運動”的精神/1919.5.26/羅家倫 五四運動的回顧/1919.10.1/仲九(沈仲九) 五四運動的精神是什麼?/1920.4.21/陳獨秀 “五四紀念日”感言/1920.5.4/梁啓超 去年五月四日以來的回顧與今後的希望/1920.5.4/蔡元培 五四運動底文化的使命/1920.5.4/淵泉 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1920.5.4/胡適蔣夢麟 一年來我們學生運動底成功失敗和將來應取的方針/1920.5.4/羅家倫 中國學生界的“MayDay”/1921.5.4/李大釗 黃梨洲論學生運動/1921.5.4/胡適 五四與學生/1921.5.4/瞿世英 “五四”的我感/1921.5.4/廷謙 “五四”後學生界應有的覺悟和責任/1921.5.5/譚平山 五四運動最重要的紀念/1922.5.4/蔡元培 在北京學生聯合會紀念“五四”大會上的演講/1923.5.4/李大釗 五四運動史(節選)/1923.5.5/文叔 這一周/1924.5.1/李大釗 學生的政治活動/1925.5.4/梁啓超 五四運動之功過/1925.6.29/周作人 五四運動之回顧/1927.5.4/朱一鶚 五四運動紀念/1928.5.10、11/胡適 “五四運動”何以爆發於民八之五月四日/1948.5.4/葉景莘 五四運動:民族革命運動 《新青年》之新宣言/1923.6.15/瞿秋白 “自從五四運動以來”/1924.4.12/惲代英 自民族主義至國際主義/1924.5.4/瞿秋白 五四運動的真精神/1924.5.4/育英 二十七年以來國民運動中所得教訓/192412.20/陳獨秀 五四運動的意義與價值/1925.5.2/張太雷 五四紀念與民族革命運動/1925.5.3/瞿秋白 五四運動與新的文化運動:繼承五四超越五四 (一)超越五四:五四時代已經過去 五四運動與今後的文化運動/1928.5/彭康 過去了的“五四”/1930.5.4/周予同 “五四”運動的檢討/1931.8/茅盾 請脫棄“五四”的衣衫/1932.1/文藝新聞社 附:真理之檄/文化評論社 文化運動問題(節選)/1932.4/胡秋原 五四和新的文化革命/1932.5/瞿秋白 從五四運動到今日/1936.3/柳浞 “五四”運動時代過去了嗎?/1938.5.15/陳獨秀 (二)繼承五四:新啟蒙運動 論新啟蒙運動/1936.10/陳伯達 五四紀念與新啟蒙運動/1937.5.2/張申府 “五四”運動論/1937.5.5/胡繩 什麼是新啟蒙運動/1937.5/張申府 五四運動之歷史的意義/1937.5/燕銘 五四運動與新啟蒙運動/1937.6.15/齊伯岩 五四運動: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運動 紀念五四/1938.5.4/新華日報社 繼承“五四”的光榮傳統/1938.5.4/潘梓年 五四文化運動在今日的意義/1939.4.28/艾思奇 五四運動/1939.5.1/毛澤東 發揚“五四”運動的精神/1939.5.4/新阜日報社 五四運動(節選)/1939.5.4/博古 新民主主義論(節選)/1940.1/毛澤東 紀念五四廿一周年/1940.5.7/新中華報社 紀念“五四”/1940.5.10/伯達 五四文化運動的特點/1940.5.25/艾思奇 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和教訓/1940.5/呂振羽 發揚五四的啟蒙精神/1942.5.4/解放日報社 “五四’’的來由與歷史的鞭策/1942.5.4/華崗 紀念“五四”/1946.5.4/徐特立 五四運動及其發展/1946.5/何乾之 論五四運動之劃時代的意義/1946.5/陳人白 五四的歷史意義和任務/1948.5.1/夏暉 “五四”的歷史意義/1948.5.6/邵荃麟 “五四”二十九周年/1948.5/夏衍 中國新民主主義文化的產生和發展/1949.5.5/華崗 五四運動:文藝復興及其他 中國的文藝復興(節選)/1933.7/胡適 紀念“五四”/1935.5.5/胡適 國民人格之培養/1935.5.5/張奚若 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1935.5.12/胡適 再論國民人格/1935.5.26/張奚若 五四文化運動的檢討/1935.5/葉青 五四運動之史的追述/1940.5/朱謙之 從社會史的觀點考察五四運動/1940.5./陳嘯江 五四紀念憶蔡孑民先生/1940.5/王崑崙 從五四到今天/1941.5.4/林同濟 五四運動之文化的意義及其評價/1942.5.3/李長之 “五四運動”的回憶與感念/1942.5.25/許德珩 我對於五四運動的感想/1942.5.25/顧頡剛 五四運動的意義和影響/1942.5/朱光潛 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意義/1942.5/吳之椿 “五四”偶談/1943.5.4/傅斯年 五四運動與狂飆運動/1943.9/陳銓 文藝復興之夢/1944.2.29/周作人 “五四”二十五年/1944.5.4/傅斯年 “五四運動”的意義和現階段的思想/1944.5/賀麟 五四運動的歷史法則/1945.5.10/聞一多 “五四運動”與東方文藝復興/1946.11.25/馮大麟 我們為甚么紀念“五四”/1947.4.28/吳之椿 中國民族的良心/1947.4.28/張東蓀 新的課題/1947.4.28/張奚若 新文化運動的再估價/1947.4/劉亦宇 寫在“五四”的前夕/1947.5.3/吳世昌 五四,重新使我感到不安/1947.5.3/王芸生 “五四”的第二十八周年/1947.5.4/胡適 依新裝,評舊制——論五四運動的意義及其特徵/1947.5.4/周策縱 “五四”之日/1947.5.4/王統照 五四運動的將來/1948.5.1/張奚若 從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的話說起/1948.5.1/張東蓀 “五四”二十九周年/1948.5.8/許德珩 回顧與前瞻/1949.5.4/俞平伯 我蹩在時代的後面/1949.5.4/楊振聲 紀念“五四”的第三十年/1949.5.4/羅常培 五四運動:民族獨立·國民革命·國家統一 五四運動與國家主義/1926.5.4/曾琦 五四運動與國民革命/1927.5.4/趙澍 五四運動的前前後後/1927.5.4/陶百川 五四運動之經過及其影響/1929.5.4/金志騫 在五四運動十周年紀念會上的講演/1929.5.4/羅家倫 紀念光榮偉大的五四運動/1930.5.4/陶愚川 五四運動在中國近代史上的地位/1930.5.4/秋魂 五四運動與今後學生應努力之新途徑/1931.5.4/中央日報社 五四運動之回憶/1933.5/陳友生 五四運動十七年/1935.5/文夫 “五四運動”的意義與教訓/1947.4/簡貫三 五四與青年運動/1940.5/陳晉雄 五四運動之回憶與認識/1940.5/劉振東 “五四運動”史的檢討/1940.5/黎琴南 “五四運動”的價值/1941.5.4/譚平山 五四運動的新檢討/1941.5.4/陳慶瑜 五四產生了兩位新先生/1942.5.25/吳敬恆 五四的回憶/1942.5.25/王星拱 五四運動之新舊意義/1942.5/樊德芬 從近事回看當年/1942.6.25/羅家倫 國民革命與五四運動/1943.5.4/中央日報社 勉青年三事/1946.5.4/民國日報社 論新五四運動/1946.5.10/鄭學稼 五四運動:青年節與文藝節 紀念中國青年節與國民精神總動員/1939.4.28/喬木 為紀念中國青年節聯合宣言/1939.5.4 青年運動的方向/1939.5.4/毛澤東 中國青年偉大光榮歷史的一頁/1940.5.4/吳玉章 為紀念文藝節公啟/1945.5.4/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總會 迎“文藝節”/1945.1/鄭振鐸 說“文藝節”/1946.5.2/鄭振鐸 紀念第二屆“五四”文藝節告全國文藝工作者/1946.5.4/中華全國文藝協會總會 中國文藝往那裡走?/1947.5.5/大公報社評 我再提儀改訂“文藝節”/1948.5.1/郭沫若 慶祝“五四”光復/1948.5.4/郭沫若 “五四”運動與知識分子的道路/1949.5.4/陳伯達 五四運動:科學與民主 發揮“五四”運動所提倡的科學精神/1939.1.15/潘梓年 “五四”課題的重提/1945.5.15/郭沫若 五四運動的意義/1946.5.4/鄭振鐸 新五四運動/1947.4.28/吳晗 論紀念五四/1947.4.30/吳晗 五四運動與新五四運動/1948.5.1/王鐵崖 五四的兩個基本口號/1949.5.4/何乾之 1919~1949年五四紀念與研究論著索引 鄭重說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