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

位於普陀山佛頂山上,原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圓創慧濟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圓通殿、玉泉殿、大悲樓等,擴庵為寺。光緒三十三年清得大藏經,由文正和尚鳩工增廣,遂成巨剎,與普濟寺,法雨寺鼎立,稱為普陀山三大寺。

基本簡介

慧濟禪寺慧濟禪寺

慧濟寺位於浙江省普陀山之佛頂山(又稱“白華頂”、“菩薩頂”)右上方,是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由法雨寺到慧濟寺需經香雲路,全程有石級1088層,約2華里。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由慧濟寺住持文正,東監院慶禪募資砌石而成,路旁又設鐵欄桿。一路青山綠水,鳥語花香,沁人心脾。路西的青玉澗,自山巔至山麓,一帶飄流,淙淙汨汨之聲,時有所聞。過香雲亭向前,有略呈方形巨岩矗立路側,垂面上鐫數尺見方四個大字:“海天佛國”,為明朝抗倭名將侯繼高所書。“海天佛國”石上又疊一石,狀如巨鍾,高插青冥。石上有摩崖題刻“雲扶石”三字。雲扶石上有一小潭,如碗若缽,承受天露,日積月累,清冽不腐。

歷史革沿

寺最早時僅有石亭,明代僧人慧圓,始創“慧濟庵”,普濟寺的前身是慧濟禪寺“不肯去觀音院”,唐始建,1080年宋神宗詔令改建並賜名“寶陀觀音寺”,專供觀音菩薩,香火始盛,到南宋嘉定七年皇帝御書“圓通寶殿”額,指定普陀山為專供觀音道場。1421年明朱元璋實行海禁毀寺,正德十年(1515),僧淡齋募化興復殿宇,迎佛還山,重建寺院,至萬曆三十三年(1605),朝廷撥款重建,並賜額敕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規模宏大,一時甲於江南。

康熙四年(1665),遭荷蘭殖民主義者踐踏,寺院被劫掠一空。至清乾隆五十八年(1783年)僧人能積擴庵為寺。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僧人德化請得《大藏經》,又經僧人文正大力建造,遂成巨剎,與普濟、法雨共稱“普陀山三大禪寺”。1689年,海疆平息,康熙齎金修建。雍正九年(1731)擴建寺院規模宏大,遂成現在的基礎。抗日戰爭後寺院蕭條,“文革”期間佛像盡毀,僧侶被遣散,1979年全面修復,1981年重塑毗盧觀音。1989年建成的觀音殿,四壁鑲嵌著132尊線刻觀音像,它匯集了唐宋元明清五朝名家的傑作。

地理位置

慧濟禪寺慧濟禪寺

慧濟禪寺慧濟寺位於海拔291.3米的佛頂山上,佛頂山又名“菩薩頂”,是普陀山最高處,因處佛頂山中間谷地,俗稱佛頂山寺,為普陀山第三大寺。原為一石亭,供佛其中,明代僧慧圓創慧濟庵,至清乾隆五十八年始建圓通殿、玉泉殿、大悲樓等,擴庵為寺。光緒三十三年清得大藏經,由文正和尚鳩工增廣,遂成巨剎,與普濟寺,法雨寺鼎立,稱為普陀山三大寺。寺院深藏高崗林屏之中,清幽絕聳,走出山門不遠,便可觀幽奇諸峰,飄渺群島,四周鳥語花香,令人恍若置身天國。寺院主要殿堂布局在一條水平線上,顯示了設計者利用地形設計的高超技巧和智慧。

寺院布局

慧濟禪寺慧濟禪寺

慧濟寺占地面積二十餘畝,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布局不規則,頗具江南園林特色。該寺山門簡樸,上書“慧濟禪寺”。天王殿與普陀山其它寺院不同,系硬山建築。主殿大雄寶殿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兩邊侍立得意弟子阿難與迦葉。大殿兩廂各塑有十尊塑像,是佛教傳說中的“二十諸天”,後兩側供觀音及千手觀音木雕像。大雄寶殿屋頂全用天藍、淡綠、鵝黃、紫紅等色琉璃瓦蓋成,陽光下映出萬道彩紅,形成“佛光普照”的綺麗景觀。寺內現存御印三枚,其中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賜金印一枚,印文是“敕建南海普陀名山觀音寶印”,嘉慶元年(1796年)賜翠玉印一枚,印文是“南海普陀佛頂觀音大士寶印”;明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賜銅印一枚,印文為“敕建南海普陀禪寺觀音寶印。”

主要景觀

慧濟禪寺慧濟禪寺

慧濟寺後門左側有普陀山三寶之一的“普陀鵝耳櫪”。該樹從地表處分兩杈並列長出,在一丈多高處又分兩杈,往上再有規律地一分為二,故又稱“夫妻樹”。這棵樹是二百多年前由緬甸僧人到普陀山朝拜時攜來,目前為世界稀有植物。1932年經植物學家鄭萬均先生鑑定,認為是一新樹種,定名為“普陀鵝耳櫪”,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樹種。另有被譽為“佛光樹”的新姜子木,也是稀有樹種,好似一個報春的使者,每當春天農曆二月十九觀音大士聖誕之日,它的嫩梢枝葉就披上金黃色的絨毛,在陽光里熠熠閃光,為佛國增光添彩。
佛頂山是普陀山最高處,晴天四望,遠山近礁,環列奔趨。遇山雨欲來,則白霧圍繞山腰,漸至混蒙,雲扶石都如青帆一片,出沒雲濤,充滿詩意。譽稱為“華頂雲濤”,為普陀山十二景之一。歷來有“不上佛頂,等於未到普陀”之說。華頂還可看到罕見的海市蜃樓和佛光。民國五年,孫中山與胡漢民等人乘“建康”號軍艦,往舟山群島視察,順道登上了普陀山,看到了可遇不可求的“海市蜃樓”,並寫下《游普陀山志奇》。原墨掛於普濟寺客堂,毀於十年浩劫。
慧濟寺現任方丈為妙善長老。監院是道慈法師,原籍浙江舟山人,師從了開法師,畢業於南京佛學院

交通信息

2號線到終點站“索道站”下車,轉乘索道上山即到。也可以從後寺步行上山,約半小時也能爬到山頂了。

舟山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中國第一大群島——舟山,她位於我國東南沿海,中國大陸海岸線的中心,其中島嶼面積為1440平方公里,是著名的長江錢塘江甬江的出海口。
舟山市是1987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的唯一的省轄海島港口旅遊城市,也是全國唯一以群島組成的海上城市舟山本島為全國第四大島,是舟山市人口的主要集聚地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景點馬岙古文化遺址群 | 蝦峙島 | 朱家尖風景區 | 秀山島| 金塘島 | 桃花島 | 沈家門 | 嵊泗列島 | 定海 | 岱山 | 小洋山 | 六橫島 | 普陀山 | 塔灣金沙 | 舟山觀音山 |鹿欄晴沙 | 五峙山自然保護區 | 百步沙 | 大乘禪院 | 慧濟禪寺 | 桃花峪景區 | 射鵰英雄傳旅遊城 | 黃龍元寶石 | 大悲山靈音禪寺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