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慶寺玉蘭記

慧慶寺玉蘭記

是時作者客居蘇州。作品著眼點不在寫景狀物,而在抒寫身世之感和表明處世態度。作者以慧慶寺玉蘭與虎丘玉蘭作對比,名為寫花,實際上是寫世事的不平:庸劣者以地位權勢而高舉,俊傑者以不得其地其勢而埋沒。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慧慶寺玉蘭記
戴名世戴名世

創作年代:清代
作者:戴名世
作品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慧慶寺距閶門四五里而遙(1),地僻而鮮居人,其西南及北,皆為平野。歲癸末、甲申間(2),秀水朱竹垞先生賃僧房數間(3),著書於此。生生舊太史(4),有名聲,又為巡撫宋公重客(5),宋公時時造焉(6)。於是蘇之人士以大府重客故,載酒來訪者不絕,而慧慶玉蘭之名,一時大著。玉蘭在佛殿下,凡二株,高數丈,蓋二百年物。花開時,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蘭一株(7),為人所稱。虎丘繁華之地,游入雜沓(8),花易得名,其實不及慧慶遠甚。然非朱先生以太史而為重客,則慧慶之玉蘭,競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門晝閉,無復有人為看花來者。余寓舍距慧慶一里許,歲丁亥春二月(9),余晝閒無事,獨行野外,因叩門而入。時玉蘭方開,茂密如曩時(10)。余嘆花之開謝,自有其時,其氣機各適其所自然(11),原與人世無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蘭,意象漸衰,而在慧慶者如故,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12),而幽潛者之可久也(13)。花雖微,而物理有可感者(14),故記之。

作品注釋

(1)閶(chāng昌)門,蘇州城的西北門。
(2)癸未: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甲申:1704年(康熙四十三年)。
(3)朱竹(chá茶):朱彝尊,字錫鬯,號竹垞,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初文學家。著有《曝書亭集》。賃(1ìn吝):租。(4)太史:古代史官稱太史。朱彝尊曾被授檢討(史官的一種)之職,入史館修明史。
(5)宋公:宋犖,字牧仲,號漫堂,又號西陂。康熙年間(1662—1722)累擢江蘇巡府,以清節著稱,官至吏部尚書,能詩善畫,詩與王士禎齊名。著有《西陂類稿》、《滄浪小志》、《綿津山人詩集》等。重客:貴客。
(6)造:登門拜訪。
(7)虎丘:在蘇州閶門外,為蘇州遊覽勝地之一。相傳吳王闔廬葬此,名勝古蹟有虎丘塔、雲岩寺、劍池、千雲石等。
(8)雜沓(tà踏):眾多雜亂的樣子。
(9)丁亥: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
(10)曩(náng):昔,以前。
(11)氣機:氣運。這句意為玉蘭的開謝盛哀,自有其一定的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轉移。
(12)恃(shì侍):憑靠。
(13)幽潛:指幽居避世。
(14)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作品賞析

此文寫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是時作者客居蘇州。作品著眼點不在寫景狀物,而在抒寫身世之感和表明處世態度。作者以慧慶寺玉蘭與虎丘玉蘭作對比,名為寫花,實際上是寫世事的不平:庸劣者以地位權勢而高舉,俊傑者以不得其地其勢而埋沒。文章末段以虎丘玉蘭“意象漸衰”而慧慶寺玉蘭盛如往昔,指出“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者之可久”,不但有寓含了很深的哲理,也表明了作者在窮困壓抑之中對生活仍抱積極態度。

作者簡介

戴名世(1653—1713),清代著名文學家,字田有,一字褐夫,世稱南山先生,安徽桐城人。康熙年間(1662—1722)進士,授編修。年少有文才,散文中尤長史傳文學。所作傳記,有不少記述抗清志士和遺民事跡,表現出他對明王朝的懷念,而對明末農民起義則持仇視態度。他的山水小品,也很清麗。後因所著《南山集》用了前朝永曆(1646—1683)的年號,被判處謀反罪,後被殺。其書也遭到禁毀。百餘年後,才有人收輯他的遺稿流傳於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