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目前醫學界將慢性支氣管炎(簡稱\"老慢支\"和肺氣腫)稱之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特點是長期反覆咳嗽、咳痰、喘息和發生急性呼吸道感染。久而久之演變成肺源性心臟病,甚至發生心、肺功能衰竭。給個人、家庭和社會都帶來許多不良影響。

概述

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是十分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傳統觀點認為當主要症狀表現為長期咳嗽,咯痰,每年持續三個月,連續二年,且未發現其他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時,即診斷慢性為支氣管炎。以後隨病情發展而逐漸出現胸悶、氣促,甚至喘息,則表示已形成肺氣腫病變。但是僅從症狀表現不能早期作為出診斷,更不能確切反映病情進展。例如有的年輕人嗜好吸菸,當時並無或偶然咳嗽,並未意識到已經處於疾病的早期階段。經過數年後,症狀逐漸明顯時,進行肺功能檢查發現,肺功能已有很明顯減退。有的甚至在無明顯症狀表現時,已經出現肺功能異常。說明肺功能異常可以出現在疾病的早期階段,並呈進行性發展。而肺功能異常的特點是呼出氣流受限,由於支氣管的狹窄阻塞,以及肺彈性回縮力的降低,因此用力呼氣時,呼出氣流速度大大減慢。因此,目前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歸屬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簡稱"慢阻肺"。
世界衛生組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GOLD)提出該病的特點是一種具有氣流受限特徵的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其發病與肺部對有害氣體或有害顆粒引起的異常炎症反應有關。吸菸,反覆呼吸道感染和大氣污染是引起發病的主要原因。而一旦患病後,往往經10~20年而發展至肺氣腫,肺源性心臟病,出現嚴重慢性心,肺功能衰竭。
慢阻肺是是-世界性疾病,患病率和病死率不斷增高,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0世紀90年代慢阻肺在全球導致傷病的病因中排列第12位,而預計到本世紀20年代將提升到第5位。病情的長期牽延,且不斷加重,影響個人身心健康,更造成個人,家庭和社會巨大經濟損失。

診斷

有效控制病情的前提是早期、正確診斷。慢阻肺的診斷需要結合症狀表現,接觸史及實驗室檢查資料作綜合判斷。為正確診斷和判斷病情,醫師往往會建議進行肺功能檢查,因為肺功能檢查結果是診斷慢阻肺的金標準,能對是否存在肺氣腫和肺氣腫程度,做出量化判斷。正如從科學判斷某人是否過度肥胖及肥胖程度,不能僅憑目測估計,而應當根據身高、體重等進行計算。胸部X線檢查不可能作為診斷慢阻肺的主要依據,因為缺乏量化數據資料,且不能發現早期病變,胸部X線檢查的重要作用在於了解和發現肺部其他病變。如果有吸菸嗜好或長期接觸煙霧粉塵等,或有慢性咳嗽,咯痰,都應去醫院請醫師進行肺功能檢查,對照慢阻肺全球倡議(GOLD)提出的慢阻肺診斷和嚴重度標準(附表1),對病情判斷有很大幫助。

治療

4S清肺平喘療法由軍事醫學科學研究院、國際科學研究院等多位專家歷經30多年聯合研發形成的一套全方位、多立體的綜合治療體系。療法包括清肺淨肺、PI活肺治療、植物神經綜合平衡和軍科細胞免疫技術四大步驟,其中軍科細胞免疫技術是多位專家在2008年諾貝爾醫學獎DC細胞技術基礎上獨創的治療手段,它直擊哮喘病的發病根源——炎症細胞,利用特定的靶向免疫激活技術抑制和清除哮喘發病根源,真真正正防止哮喘反覆發作。
治療效果
1.當天症狀緩解。咳嗽、氣喘、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緩解。
2.3天內炎症消除、症狀消失,肺部和氣道功能恢復。
3.5——7天,免疫增強,炎症細胞消失,呼吸暢通,臨床治癒不復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