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形態詩學的主體向度

意識形態詩學的主體向度

意識形態詩學的主體向度的主講內容:意識形態概念不僅是一個認識性的概念,而且也是一個實踐性的概念。在實踐的意義上,意識形態主要體現為一種旨在解決社會人生價值問題的實踐理性。在馬克思主義的視野里,意識形態的實踐性體現為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關係上。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意識形態詩學的主體向度

作 者:李勝清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

ISBN: 9787802118478

開本: 16

定價: 39.00 元

內容簡介

審美意識形態主要通過個人心理、感性意識的形式來形成的,並且僅僅停留在個人意識和感性意識的狀態。其實踐作用是通過個體感性的心理機制實現的,呈現出個體化、形象化和情感化的傾向。它通過變革人以及人的心理結構和情感意志,為社會人生確立某種理想的價值目標和自由的行為準則,形成具有實踐目標和實踐能力的主體,並通過這些主體及其活動來現實地變革經濟基礎和社會關係。具體而言,文藝意識形態對現實的實踐介入表現在三個方面:或者直接建構理想的人生目標;或者直接批判不合理的現實社會人生;或者在批判不合理的現實社會基礎上建構理想的價值目標。

作者簡介

李勝清,湖南耒陽人。200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中文系,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湖南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主持和參與省級以上課題5項,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參與編著的高校教材3本。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理論與文化批評。

目錄

導論實踐論文藝觀的語境說明

第一章意識形態及其實踐性內涵的歷史發展

第一節意識形態理論研究述往

第二節馬克思意識形態理論的還原性解讀

第三節意識形態實踐性反作用的結構框架

第二章文藝意識形態實踐性的問題意識與理論視閾(上)

第一節階級意識與意識形態領導權的文化革命

第二節意識形態實踐性的技術理性批判維度

第三章文藝意識形態實踐性的問題意識與理論視閾(下)

第一節大眾文化的意識形態批判

第二節性格結構與心理機制的意識形態批判

第四章文藝意識形態實踐性的客體場域

第一節作為一種實踐理性的文藝意識形態

第二節文藝意識形態與社會心理

第三節社會心理與個人心理

第五章文藝意識形態的實踐機制及其特點

第一節文藝意識形態實踐的心理機制

第二節文藝意識形態實踐的審美規定

第三節文藝意識形態實踐的內在性特點

第四節文藝意識形態實踐性的人學內涵

第六章文藝意識形態實踐性的價值定向功能

第一節創設理想人生的價值定向之維

第二節批判現實人生的價值定向之維

第三節批判與建構相結合的價值定向方式

參考文獻

後記

……

文摘

第一章意識形態及其實踐性內涵的歷史發展

回首意識形態文論的發展史,人類確實在這塊理論領域拋擲了太多的思考與探索,但是具有反諷意味的是,樂觀的思想投入並沒有獲致成比例的精神碩果。

人們在這個被言說得相當頻仍的問題上卻顯示了極大程度的分歧與隔膜,而且這種分歧與隔膜在規模上的擴大以及程度上的加深還釀成一種錯覺,似乎這就是意識形態文論研究的繁榮與進化,可在事實上,我們發現被自視甚高的意識形態文論研究實質上卻不無尷尬。

具體來說,我們對相關主題的研究不但苦於意識形態理論的發展,而且也苦於意識形態理論的不發展。在這裡,前者指的是關於意識形態理論的研究雖然在數量方面規模龐雜,樣態各異,但由於這些研究都只是偏於一隅,僅僅限於某個片面的立場就認為掌握了意識形態文論的真理性觀點。

因此,如果這種情況越發展,結果就不免越苦於一種意識形態文論研究的庸俗化與簡單化;至於後者則是說,意識形態文論研究的真正發展應該體現在一種總體性的科學性的意識形態理論的形成,也就是說,唯有在意識形態文論研究的質量上獲得一種具體的真理性構架才能最終穿過意識形態的禁止並超越之,否則,人類依然會受到意識形態的困惑。正因為現實與理論的狀況並沒有使這個問題的真理全部得到彰顯,因此,回溯並反思以往的意識形態理論觀念並探索造成分歧可能的原因就顯得不是多餘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