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取空

惡取空,梵語 dur-gṛhītā śūnyatā,又作僻取空,取惡空之義。為「善取空」之對稱。即否定因果道理,不知緣生無性之理,而謬解空義,執著於斷空之見。據《成唯識論》卷七載,否定真俗二諦,是為惡取空,諸佛說為不可治者。又據《大智度論》卷一載,佛法中有方廣道人,說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以其說不契實義,不知即空無性之理,即是惡取空。〔《菩薩地持經》卷二、《瑜伽師地論》卷三十六、《瑜伽論記》卷九、《華嚴經探玄記》卷十、《華嚴五教章》卷四〕《瑜珈師地論》

釋義

云何名為惡取空者。

謂有沙門或婆羅門。由彼故空亦不信受。於此而空亦不信受。如是名為惡取空者。何以故。由彼故空彼實是無。於此而空此實是有。由此道理可說為空。若說一切都無所有。何處何者何故名空。亦不應言由此於此即說為空。是故名為惡取空者。

云何復名善取空者。

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於此余實是有。即由余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謂於如前所說一切色等想事。所說色等假說性法。都無所有。是故於此色等想事。由彼色等假說性法。說之為空。於此一切色等想事何者為余。謂即色等假說所依。如是二種皆如實知。謂於此中實有唯事。於唯事中亦有唯假。不於實無起增益執。不於實有起損減執。不增不減不取不捨。如實了知如實真如離言自性。如是名為善取空者。於空法性能以正慧妙善通達。如是隨順證成道理。應知諸法離言自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