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進食

情感性進食

情緒化進食是指日常生活中的飲食模式或習慣按心情的變化,同時產生突發性的變化往往用來平衡或應付心情的需要而並非因為飢餓。特別是處在不開心、緊張、壓力大、焦慮等負面情緒狀態。就會特別想吃東西,而且很難控制。

簡介

情感性進食情感性進食指為消除緊張感或壓力,人們時不時想吃點零食的行為.

美國心理學協會調查發現,八成人認為經濟問題是其主要壓力來源,而一半的人稱他們用狂吃垃圾食品的方式來緩解壓力.研究發現,壓力會導致人體皮質醇水平升高,進而刺激了對可口零食的欲望.零食入口的快感僅能維持1分鐘,而其中的熱量轉化到腰臀部後,則需要長得多的時間來減肥.多達50%的超重者,喜歡用食物緩解生氣、壓力和失望等情緒.

芬蘭的另一項研究顯示,女性工作壓力大會造成其情緒化進食,結果導致肥胖,危害身體健康.芬蘭職業健康研究所和奧盧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30名女性進行了為期一年的跟蹤研究,這些女性都在芬蘭南部城市埃斯波工作.結果發現,在工作中感到壓力大和身心疲憊的女性更容易情緒化進食,從而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導致肥胖,危害健康.

導致後果

基本上,從食物中尋求慰藉而獲得的效果都是暫時的,不具備持久性.這種把食物當成一種安慰或者獎賞,用食物帶來的滿足感緩解精神壓力的方式,會導致長久的不良後果,包括精神上的負罪感和羞愧感與肉體上的肥胖和營養不良.曾有專家表示,75%的暴飲暴食都是因為情緒而導致的.情緒化進食並不能解決人們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和情緒,反而會加劇人們情緒的不穩定性.

專家建議

心理學家貝芙麗·伯德正幫助"情感性進食"的男女減肥,她認為壓力造成對可口食品的愛好源自幼年時期.營養學家麗貝卡·麗芙稱:"食物一旦吃完,你還得面對存在的問題,而罪惡感將壓倒你." 專家提出下列建議:

習慣方面

遏制衝動:在張開大口之前,從1數到10,或者出去散步15分鐘,又或者離開食物5分鐘,做深呼吸.

遠離誘惑:準備好健康的零食,例如蘋果、梨、香蕉、杏仁、粗纖維餅等代替膨化食品放在身邊.

舒緩壓力:走樓梯,午飯時間出去散步.

增加社交:和親朋聊天,打電話等(嘴巴用來說話,就不想吃東西了).

心理方面

找出情緒化進食的原因:需要採取兩個重要的行動.首先一個就是確定引起你的憂鬱並導致你進食的時間,主題或是氛圍.可能你是因為冬日的短日照而情緒低落;也可能是你父母的電話給你帶來了心煩意亂;還有可能是工作上的麻煩或是朋友之間的不開心.

主動解決煩惱的原因:一旦你確定了自己抑鬱的原因,你就可以對你的心情做出其他不同的反應.

關注自己的情緒:要關注自己的厭煩情緒,關注它發生的時間和原因.

解決工作疲勞:應解決其工作疲勞問題,再對其不良飲食習慣加以糾正.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02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02月IN辭彙總 |陪網族 |心理收入|知女 |資訊癖 |三圍人士 |麻將肩|裸跳 |潛水艇父母 |春節胃 |微拜年| 病毒歌曲|城客|應酬綜合症|相親禁語| 假期失憶症|春節空巢|紅包理財|人情貨幣化|情感性進食|二劇| 空巢白領|朋友提款機 |酷摳族 |逆班潮 |蛋白族| 衝動星期三|微婚宴 |職場自閉症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