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強度第三定律

人們容易發現,無論是愛,還是恨,其情感強度都將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衰減,也就是說,人對於一般事物的情感強度將會隨著時間的增長而不斷衰減,即時間是最好的“情感衰減器”。

一、情感強度的衰減過程

情感的最基本功能就是引導人把自己所擁有的價值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將更多的價值資源投入到價值率高差較大的事物,並從價值率高差較低的事物中抽調出更多的價值資源。
根據“情感強度第一定律”,情感的強度主要取決於相對價值強度(即事物的價值率與人的中值價值率之差),因此要想降低人的情感強度,就必須降低事物的相對價值強度。然而,根據“邊際效用規律”,相對價值強度主要取決於人對於事物的消費速度或作用規模,因此要想降低事物的相對價值強度,就必須針對不同相對價值強度的事物,採取不同形式的價值資源支配方式,以不斷調整和改變其消費速度或作用規模:當相對價值強度大於零時,人就必須不斷增加對於該事物的價值投入規模;當相對價值強度小於零時,人就必須不斷減少對於該事物的價值投入規模。
情感強度的衰減過程是:當事物的價值率高於人的中值價值率(即價值率高差大於零)時,人就會產生一定的正向情感強度(如高興、愉快等)等,人就會在這種正向情感強度的支配下轉化為實際的行為驅動力,並增大對該事物的價值投入規模,從而擴大了人對於該事物的消費速度或作用規模,結果在“邊際效用規律”的作用下,該事物的價值率逐漸下降,在“情感強度第一定律”的作用下,人對於該事物的情感強度也隨之逐漸下降,一直降到零;相反,當事物的價值率小於人的中值價值率(即價值率高差小於零)時,人就會產生一定的負向情感強度(如痛苦、憤怒等),人就會在這種負向情感強度的支配下轉化為實際的行為驅動力,並減少對於該事物的價值投入規模,從而縮小了人對於該事物的消費速度或作用規模,結果在“邊際效用規律”的作用下,該事物的價值率逐漸上升,在“情感強度第一定律”的作用下,人對於該事物的情感強度也隨之逐漸上升,一直降到零。
總之,情感強度的衰減速度主要取決於價值率的衰減速度,而價值率的衰減速度又主要取決於價值投入規模的改變數。

二、情感效能係數與情感強度係數

情感的效能性就是指人的情感強度轉化為“行為驅動力”的動力特性(詳見拙文“情感的效能性”)。“行為驅動力”是指人在某情感的驅動下單位時間所增加或減少的投入價值量,稱該情感所產生的行為驅動力,用Fn表示。
情感的效能性可以採用情感效能係數來描述,行為驅動力的對數與情感的強度之比值,稱為該情感的效能係數,用Kn表示,即
Kn=log(1+|Fn|)/|μ|(3—41)
其中,μ表示情感強度,Fn表示行為驅動力。當情感強度與行為驅動力均為正值時,變換上式可得:
|Fn|=exp(μ×Kn)-1(3—42)
由此可見,當情感效能係數不變時,行為驅動力隨著情感強度的增長而成指數增長。當μ=0時,有Fn=0,這表明當情感強度為零時,人就不再增加對該事物的價值投入規模;當情感強度為負值時,行為驅動力也為負值,此時,人將減少對該事物的價值投入規模。
根據情感效能係數的定義,再結合情感強度第一定律,上式可變換為:
Km×Kn=log(1+|Fn|)/log(1+|ΔP|)(3—43)
或者
(1+|Fn|)=(1+|ΔP|)Km×Kn(3—44)
其中,Km為情感強度係數,Kn為情感效能係數。
顯然,當事物的價值率高差很小時,行為驅動力與事物的價值率高差成正比,即
Fn=Km×Kn×ΔP(3—45)
可以看出,Km×Kn反映了人對於事物的價值率高差的行為反應關係,它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情感強度係數Km,它表示事物的價值率高差轉化為情感強度的指數關係(或倍數關係);另一部分是情感效能係數Kn,它表示情感強度轉化為行為驅動力的指數關係(或倍數關係)。

三、情感強度的衰減速度

 通常情況下,情感強度是一個隨時間變化的量,這是因為:正向情感將會驅使人不斷向該事物增加價值投入規模,在“邊際效用規律”的作用下,事物的價值率高差將逐漸下降,人的正向情感也將隨之下降,直至趨於零;負向情感將會驅使人不斷減少價值投入規模,在“邊際效用規律”的作用下,事物的價值率高差(為負值)的絕對值將逐漸下降,人的負向情感也將隨之衰減。總之,無論是正向情感,還是負向情感,都將隨時間不斷下降並趨於零。
 由於情感的衰減速度取決於價值率的衰減速度,而價值率的衰減速度又取決於作用規模的改變速度(正向情感將增加其作用規模,負向情感將降低其作用規模),作用規模的改變速度取決於行為驅動力的大小,而行為驅動力的大小又取決於情感強度本身的大小。也就是說,隨著情感強度的不斷下降,情感強度的衰減速度也將逐漸下降,情感強度並不是以均勻的速度進行衰減,而是以不斷減少的速度進行衰減。可以證明(從略),情感強度的衰減速度dμ/dT與情感強度μ成正比,即
dμ/dT=-Kt×μ(3—46)
從而可得:
μ=μoexp(-ktT)(3—47)
 綜上所述,可得:
 情感強度第三定律(即情感強度時間衰減定律):情感強度與持續時間成負指數函式關係,即:
μ=μoexp(-ktT)(3—48)
其中,μ為情感強度,μo為初始情感強度,T為持續時間,kt為情感強度衰減係數,它與主要人的情感強度係數Km、人的情感效能係數Kn及事物的邊際效用遞減係數等因素有關。
從絕對意義上來說,任何情感都不會無限趨近於零,因為事物的價值率高差是一個由眾多隨機變數決定的隨機函式,情感強度是一個更為複雜的隨機函式。這樣,任何情感的強度一方面在“情感強度第三定律”的作用下不斷趨於零,另一方面又在眾多隨機變數的擾動下不斷偏離於零。。
情感強度第三定律數理情感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