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危機公關

情感危機公關

情侶或夫妻二人因自身問題、小三劈腿或是遭遇外界特殊事件的影響而產生了情感危機,雙方針對這一危機所採取的諸如將分手或離婚信息傳達給他人、保護自身形象、使情感危機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化的一系列行動,統稱為“情感危機公關”。

名詞解釋

情感危機公關情感危機公關

據“兩性百科”網站定義:情侶或夫妻二人因自身問題、小三劈腿或是遭遇外界特殊事件的影響而產生了情感危機,雙方針對這一危機所採取的諸如將分手或離婚信息傳達給他人、保護自身形象、使情感危機的負面影響降低到最小化的一系列行動,統稱為“情感危機公關”。

人際學堂

明星“情感危機公關”檔案明星“情感危機公關”檔案

有言道:“長久的婚姻是將錯就錯。”生活中的對錯是非、風風雨雨在所難免,若是一段感情真到了難以為繼、抉擇在即的那一天,人人都希望“好聚好散”,不傷和氣,留足面子。然而,願望不等同於結果,現實生活中因為離婚、分手而撕破臉皮、不歡而散的大有人在,昔日夫妻鬧到對簿公堂、反目成仇的例子,頻頻見諸報端、網路。

其中,名人夫妻、情侶的恩怨糾葛,更是受人矚目,屢屢被人當成談資和笑話。從幾年前CCTV主持人張斌的妻子大鬧央視,到前年賈靜雯婚變後愈演愈烈的“尋女”風波,再到今年年初姚晨和凌瀟肅離婚、梁洛施和李澤楷的分手,無不成為城中熱門話題。各種猜測、質疑的聲音和八卦訊息如海嘯般迅猛,孰是孰非反而變成“羅生門”一般詭異難辨。由於當事人處理危機的方式不同,有些人得到的是理解與安慰,有些人則截然相反,個人聲譽受損,真相越描越黑。

當風波漸息、一切都成浮雲,我們或許可以換個角度,理性審視這些“情變”案例,分析其中“情感危機公關”之成敗得失,權且做個參考。中國人做事講求“善始善終”,既然牽手的初衷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那么分手即便是做不到“再見亦是朋友”,也該儘量心平氣和,淡然放手。糾纏報復、大吵大鬧,無異於傷口上撒鹽,不僅加深內心重創,牽連家人居無寧日,也只會令當事人在社交圈中的形象一敗塗地。

明星檔案

小S: 幽默精明,巧妙應對傳言
蔡卓妍蔡卓妍

2010年1月6日的《康熙來了》中,小S現場遭到節目組的“拷問”。面對老公“偷腥照”,如果換了別人,恐怕早就老羞成怒、黑臉發飆了。但狡猾、精明和高情商著稱的小S,卻並沒失態,反而很好地掌控了場面。當時她莞爾一笑,幽默表示:“這是他娶了巨星的代價啊!”面對婆家強勢的傳言,她也以“無所謂”作答“我覺得能為自己愛的人遷就一下,也不算是失去自我,相反,那可能正是我啊。”節目組原先預備的“機關”,被小S輕而易舉就解開了,反而還趁機展現了臨危不亂的“急才”,小S堪稱公關高手。

鄭中基、阿Sa:動情落淚,化解“隱婚”尷尬

2010年3月27日,鄭中基蔡卓妍在香港舉行記者招待會,公布了兩人於2006年結婚並決定分手的訊息。鄭中基在發言時一度激動落淚,阿sa同樣眼圈泛紅,還為其遞上面紙。兩人當眾表示,希望以後仍是朋友。有娛評人從危機公關的角度分析認為,“兩人友情出演悲情角色同時落淚,大打‘愛情牌’、‘親情牌’,以此博得公眾的同情,巧妙地化解了此前的‘隱婚’之謊,又達到名氣提高、品牌呵護的雙重效果。”

“失婚”姚晨獲網友同情聲援

“愛情和婚姻,沒有失敗,因為即使我們選擇了結束,也還是彼此生命中最信任的親人。”2011年1月28日,姚晨凌瀟肅通過媒體發布了離婚聲明。這對大眾心目中的模範夫妻、娛樂圈出了名的“金童玉女”,終究沒能逃過“七年之癢”。導演馮小剛得知訊息後發布了一條意味深長的微博:“愛是有壽命的,普天之下無一倖免。相愛是彼此被對方深度催眠。最好的結果是,兩人一起醒了。”

令姚晨和凌瀟肅沒有想到的是,外界著實對他倆的私生活抱有太高期望,離婚聲明讓不少網友感覺“胸悶、心慌、欲哭無淚”,各種“不再相信愛情”的說法有如洪水潰堤湧入虛擬空間,使得當事人不得不出面因為離婚而致歉“給大家添堵了!”“希望大家不要對婚姻絕望”。

離婚事件若是到此塵埃落定,也算是成功“善後”了,誰想媒體的介入、“第三者”的出現令此事風波再起,男方的形象一落千丈。唐一菲的極力否認,凌瀟肅的“拔刀相助”,姚晨“匹諾曹原來是個女滴”的諷刺,寧財神的隔空回響……塵囂紛呈,輪番上演之後,2月25日晚上,凌瀟肅在微博上終於承認了和唐一菲的關係,但堅稱婚姻失敗並非外因所致。“唐一菲的確是我的女人”這條爆炸性的微博公布不到一小時後就被刪除,最終其經紀人只得以“賬號被黑”為由倉促辯護。

幾個回合下來,支持姚晨的聲音幾乎占了壓倒性優勢。對此,娛評人譚飛認為,在離婚事件中,凌瀟肅和唐一菲的危機公關都很失敗,“要么一直保持緘默,要么一開始就出來澄清,兩個人在關鍵時刻一直閃爍其辭,說有真相,但卻不知真相是什麼。”譚飛還提到,凌瀟肅在發言時機上也選擇不當,因為時值其新劇開播,這個時候出面說話容易讓人覺得有炒作之嫌。

著名女性文化專欄作家、情感問題研究專家蘇芩同樣認為,三人之中姚晨的表現相對略勝一籌。“姚晨和凌瀟肅一直以來是曝光率極高的一對明星夫妻,婚姻生活必然備受關注。離婚伊始,姚晨乾脆選擇高調發表離婚聲明,不像很多明星一樣隱瞞離婚的事實,公眾在短暫的震驚之後,反而更為佩服姚晨的率性,姚晨的支持率不降反升。但凌瀟肅的表現相對弱一點,出於對自己和唐一菲的保護心理,發表了一些自衛性的言論,反而引起了公眾更多的不滿情緒,轉而對姚晨傾注更多同情。在離婚原因飽受猜測的時候,與其爭辯,不如不辯。”

時隔半月之後,事件終於劃上一個溫暖的句號。3月12日凌瀟肅首度接受媒體專訪,表示跟姚晨永遠是親人。次日,姚晨在微博上回應:“是的,我們永遠都是親人。時間會為你我化解一切。照顧好自己,珍重。”
梁洛施用沉默保護自己

無獨有偶,2月26日,不滿23歲的香港藝人梁洛施,發布了與李嘉誠次子李澤楷的分手聲明,香港全城譁然。兩人分手之“謎”,每天均有不同版本的揣測在媒體上流出,牽扯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媒體關於巨額分手費的“遐想”,激起了網友狂熱的探究心理和無休止的臆度

分手費從高達幾十億港幣到“1棟豪宅+5億港幣”,再到最新版本的“零分手費”,如走馬燈似地變幻。與此同時,八卦雜誌、“訊息靈通人士”爭先恐後地踢爆兩人情變“內幕”:“男貴女賤結婚無望”、“女方為贖身協定生子”、“女方不甘寂寞私會異性”……其“精彩”、“豐富”的程度令人嘆為觀止,連《珠光寶氣》這樣的經典港劇也只能甘拜下風,活活賺足眼球。

3月1日,一直保持沉默的李澤楷終於再發聲明,聲稱雜誌披露的所謂“第三者”、“分手費”等內容均是憑空捏造,純屬杜撰,“硬要將我們那段感情與金錢掛鈎,其居心叵測”。梁洛施發言人盧覓雪也態度鮮明地直言:“關於坊間所傳協定生子的說辭都是侮辱梁小姐的,其實兩人是真心相愛。”至於分手細節,屬於個人隱私,無可奉告。

關於“梁李分手”事件,鳳凰網曾開展過一項線上問卷調查,參與人數多達45000多名。調查顯示,整起事件留下的疑團中,超過7成的網友最在意的還是“分手費”的詳情。對此,當事人雙方均未接受採訪,行事低調謹慎,一切交給經紀人或者公關團隊打理,顯現出豪門大戶的社交風範和嫻熟專業的“冷處理”手段。情感專家蘇芩認為,梁洛施和李澤楷在遭到傾城圍觀的時刻選擇沉默,不失為明智之舉。“他們非常清楚自己受到的關注度有多高,也明白無論作出何種分辯都無濟於事。因為二人身份的特殊性決定了任何解釋都不可避免地淪為茶餘飯后街坊談資。”

三緘其口的梁洛施,如同雲遮霧罩之中的“神女峰”,變成眾人心目中的“傳奇”:12歲出道,18歲成為影后,19歲懷孕,22歲生了3個孩子,23歲分手,坐享數億身家,不失青春與自由……有網友感嘆:“很多23歲的女生才大學剛畢業,還在考慮要不要考公務員,該不該和同窗的男朋友分手,但梁洛施已經站在一條新的起跑線上了。這些事她還可以再來一遍,而你呢?”這番調侃讓無數為就業發愁、為擇偶頭疼的女大學生唏噓不已。

評論

感情生變不該成為精神負擔

如果你認為只有處於聚光燈下的公眾人物才需要“情感危機公關”,那就錯了。近年來,各大城市離婚率居高不下,當情感危機突如其來,原有關係走向解體之際,如何“善始善終”、降低負面影響、減輕彼此的精神壓力,防止因流言擴散而陷入被動……這些疑問是許多人共同的困惑,多次成為各大情感婚戀網站上的熱點話題。

前述案例中的當事明星,一開始都採取了主動姿態,發文昭告天下,坦認感情以遺憾收場。那么對於普通人來說,通常首先要作出的決定便是:要不要告訴別人我離婚(失戀)了呢?如果決定告知他人,那么新的問題接踵而來:是僅限於家族內部、朋友圈子,還是通告整個“社交網路”?事關隱私,該怎么拿捏分寸?

即便是出生於“80後”的年輕人群中,仍然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失戀或離婚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羞於啟齒。無論是否已婚,不少受訪者認為,碰上情感危機,一般不會主動告訴同事和普通朋友,只會對家人以及摯友傾訴。

在天河區某通訊公司就職的何先生是個例外。他和前女友是在工作中結識的,平時彼此的交際面多有重疊,兩人交往的事眾所皆知。於是兩人邀請了各自的同事、好友一同聚餐,在飯桌上宣布了分手訊息。何先生說:“我覺得聚散離合都很正常,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何必遮遮掩掩呢?”

廣東《家庭》期刊集團研究員鄭晨表示,當今社會對於分手和離婚的寬容度已經很高,沒必要把情感難關當成心理負擔。“把真相埋在肚子裡一味隱忍,只會讓自己倍感痛苦,也會讓關心自己的人感到難受。”鄭晨認為,普通人雖不需要像明星那樣發表正式聲明,但提到這些創傷時,也不能像談家常一樣過於隨意。拿姚晨的例子來說,當事雙方一定要在原則性問題上達成共識、統一口徑之後,再把訊息傳遞出去。對於許多離婚夫婦來說,先把財產分配和孩子撫養等問題談妥是一個大前提。

作家蘇芩同樣傾向於鼓勵人們把情感危機“說出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當周圍人某一天突然發現你原來早已離婚,很可能會認為你之前故意瞞著離婚的訊息,一定是有虧心之事。”另一方面,關於如何向他人談到離婚或分手,蘇芩的提醒是:儘量保持冷靜客觀,避免因為衝動,數落對方的“斑斑劣跡”,或者像祥林嫂一樣在朋友面前成天嘮叨。“無論離婚、分手的原因究竟為何,寬容、豁達、平和的人更容易獲得旁人的理解和尊重。”

建議

如果對外宣布相關訊息是邁出了“善後”的第一步,那么如何對付“人言可畏”,就是決定“情感危機公關”成敗的“關鍵一役”。對於流言蜚語,有的人會選擇“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的態度,有的人則煞費苦心、不厭其煩地闢謠,結果有可能是澄清事實,收復名譽聲望,也有可能是言多必失,越攪越渾。那么,專家和網友對此又有什麼建議呢?

“不妨暫時讓自己‘消失’一段時間,”蘇芩說,“因為事情剛出來的時候,外界的好奇心是最旺盛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會逐漸減弱。所以面對各種猜測,應盡力保持心情的開朗樂觀,若條件允許,不妨暫時跳出周圍的交際圈,讓時間去做最好的緩衝劑吧。像梁洛施和李澤楷都選擇了沉默,始終不與傳言針鋒相對,梁洛施一直身在國外,這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自我保護方式。”

隨著網路的普及,人們宣布分手或離婚訊息的方式,也不再局限於口頭或書面,微博、聊天軟體的簽名等等,都為人們“情感危機公關”提供了多樣化的渠道和平台。在廣州某高校深造的研究生小黃曾在失戀後,在部落格上撰文回憶逝去的愛情。他表示,這樣做主要是省去了逢人就得解釋緣由的麻煩和尷尬,同時也給自己整理思緒、收拾心情,留下了一個清靜的空間。但他也承認的是,網路平台具有隨意性和開放性,將隱私暴露給陌生人,可能會招致意想不到的麻煩。

“分合本尋常,有心才有家。”中華女子學院教師、社會工作師張靜認為,如若雙方實在到了無路可走的境地,也要以友好的方式說再見,而不要演變成仇人,更要承擔起各自應盡的責任。鄭晨也指出,公關策略有優劣高下之分,以對簿公堂最為失敗,“如果雙方的分歧鬧到要上法庭的話,那么‘情感危機公關’就等於徹底失敗了。”

張靜說:“與其過分憂慮‘情感危機’,不如從走進一段關係之初,就慢慢學習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關注家人或朋友的狀況,用一顆寬容心、平常心、愛己愛人之心,付出愛與尊重,多換位思考,調適、增進彼此感情。只要記得你們曾經擁有過真實的情感,曾經一起面對困境、尋求解決之道,那么不論結局如何,美好的情感一定會永駐心底。”誠如張靜所言,一切成功的“情感危機公關”,說到底都歸於當事人做人的成功,它為走到盡頭的愛情,留下了最後一幀溫柔而優雅的剪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