恂恂

恂恂

恂恂,漢語辭彙。 拼音:xún xún 釋義:①恭謹溫順的樣子:恂恂有儒者之風。 ②小心謹慎的樣子: ③通“循循”。有步驟的樣子:恂恂善誘。

基本解釋:

①恭謹溫順的樣子:恂恂有儒者之風。

《漢書·馮參傳》:為人矜嚴,好修容儀,進退恂恂。

②小心謹慎的樣子:柳宗元《捕蛇者說》:吾恂恂而起。

③通“循循”。有步驟的樣子:恂恂善誘。

詞語分開解釋

恂:恂 xún ①相信②暢通③恐懼,害怕。

引證解釋

1、溫順恭謹貌。

《論語·鄉黨》:“ 孔子 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陸德明 釋文:“恂恂,溫恭貌。”

《漢書·李廣蘇建傳贊》:“ 李將軍 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辭。”

宋 司馬光 《石昌言哀辭》:“ 昌言 為人純素忠謹,望之儼然,以律度自居,即之恂恂溫厚。”

清 劉大櫆 《贈大夫閔公傳》:“值公事,則恂恂隨諸兄後,未嘗敢越次儳言。”

《痛史》第七回:“ 宗仁 雖也是個武弁,他卻恂恂有儒者之風。”

2、猶循循。善於誘導貌。

《後漢書·郭太傳》:“遜言危行,終亨時晦,恂恂善導,使士慕成名。”

《宋書·禮志一》:“ 孔子 恂恂,道化 洙 泗 ; 孟軻 皇皇,誨誘無倦。”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耆舊·響泉觀察》:“後為東林書院山長,善誘恂恂,培養後進。”

3、戒懼貌。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吾恂恂而起,視其缶,則吾蛇尚存,則弛然而臥。”

相關資料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唯謹爾。 ——《論語·鄉黨篇第十》

譯文:便便:辯,善於辭令。 孔子在本鄉的地方上顯得很溫和恭敬,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但他在宗廟裡、朝廷上,卻很善於言辭,只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

三國殺李典技能

恂恂 ——摸牌階段摸牌時,你可改為觀看牌堆頂的四張牌,將其中兩張牌收入手牌,其餘以任意順序置於牌堆底。

恂恂 恂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