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嬌·洞庭青草

《念奴嬌·洞庭青草》是南宋詞人張孝祥所作的一首詞。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

原文

念奴嬌·洞庭青草

(南宋)張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銀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注釋

玉界:別本作‘玉鑒’

經年:經過一年。

蕭騷:意為稀疏,稀少,別本作‘蕭疏’。

滄浪:青蒼色的水。

⑴湖南洞庭,青草兩岸相連,南名青草,北名洞庭,所謂“重湖”。杜甫《宿青草湖》:“洞庭猶在目,青草續為名。”

⑵瓊:《說文》本訓赤玉,但後來多作白玉用,且用為形容詞,狀潔白。

⑶蘇軾《赤壁賦》:“駕一葉之扁舟。”

⑷兩粵之地,北倚五嶺,南臨南海,稱“嶺海”。《文選》載陸機《贈顧公真詩》,李善注引裴淵《廣州記》“五嶺”云:“大庾、始安、臨賀、桂陽、揭陽。”此句一作“嶺表”,五嶺之外,意亦同。作者曾為廣南西路經略安撫使,見《宋史》本傳。

⑸蘇軾《西江月》:“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悽然北望。”

⑹《尚書·禹貢》:“又東為滄浪之水。”本指漢水的下流,這裡意在輕波泛舟。《孟子·離僂上》:“滄浪之水清兮。”語亦見《楚辭·漁父》。

⑺《景德傳燈錄》卷八,載襄州居士龐蘊(字道玄)“後之江西,參問馬祖云:‘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祖云:‘待汝一口吸盡西江水,即向汝道。’居士言下頓領玄要。”此借禪宗語寫自己喝酒和豪邁的胸襟。“西江”即指西來的大江。

⑻《楚辭·九歌·東君》:“援北斗兮酌桂漿。”把天上的星斗想像為人間的酒斗,古代早有這樣的傳說。《詩·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⑼以自己做主人,故萬物皆為賓客。《莊子·逍遙遊》:“明者賓之賓也,吾將為賓乎。”這裡連著上文,也含有請客喝酒的意思。

⑽舷:船唇,船邊。王勃《採蓮賦》:“叩舷擊榜。”即打漿的意思。這裡恐只用蘇軾《赤壁賦》“和弦而歌之”。

⑾杜甫《贈衛八處士》:“今夕復何夕。”蘇軾《戀奴嬌·中秋》:“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賞析

張孝祥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這首詞作於孝宗幹道二年(公元1166年),當時,他被讒言落職,從廣西經洞庭湖北歸。這首詞借洞庭夜月之景,抒發了作者的高潔忠貞和豪邁氣概。

張孝祥與張元乾一起號稱南渡初期詞壇雙璧。他的詞上承蘇軾,下啟辛棄疾,是南宋詞壇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這首詞,通篇景中見情,筆勢雄奇,境界空闊,表現了作者胸襟灑落、氣宇軒昂,顯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質。因此南宋學者魏了翁認為:“張於湖有英姿奇氣……洞庭所賦,在集中最為傑特。”這首詞歷來為人稱頌,還因為他在詞中所創造的獨特意境,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後人的重視。

上闋

詞的上闋主要是寫景,景中寓情。一、二句是說,已經臨近中秋了,這浩瀚的湖面竟是碧空萬里,水波不興,一派秋高氣爽、玉宇澄清的景色。這裡的“青草”指的是與洞庭湖聯成一片的青草湖,又名巴邱河。青草在南,洞庭在北,自來並稱。三四句的“玉鑒瓊田”形容湖水的明淨光潔,“三萬頃”是指湖面的廣闊,點出了在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扁舟一葉真似仙境。五到七句進一步描述在月光下的湖面,上下輝映一片晶瑩,天上人間如同共處在一個玲壠剔透的琉璃世界中。“表里俱澄澈”,這既是寫景,更寄寓了作者高超的精神境界。最後二句點明這種極妙境界是只可意會難於言傳的。這裡大概不是指景,主要的是指心物相融的美妙體驗。

下闋

詞的下闋著重抒情,意轉激昂。開頭三句是他的內心獨白。“嶺海經年”的嶺海一作嶺表,指五嶺以外的地區。這裡是指作者被貶擔任廣南西路經略撫使,在嶺南過了一年。“孤光自照”,就是不管別人是否理解,自省無愧於心,表明了作者的孤高心態。“肝膽皆冰雪”與上闋的“表里俱澄澈”可以互為呼應,意思是他襟懷坦白,如同冰雪一樣晶瑩。因此四五句他略帶幾分蕭瑟而不無驕傲地說:雖然現在頭髮少了,衣衫單薄,但在這冰涼的夜晚,他仍然穩穩地泛舟在這碧波浩淼的湖面上。接下來三句更是氣魄雄偉,他要汲取長江的水以為酒,把北斗星當作酒杯,再請天上的星辰萬象作為賓客來和他一起細斟慢酌。真豪情萬丈!最後大概他喝夠了酒,渾然忘卻了天地物我,他扣打著船舷對天狂嘯,簡直不知道今晚是什麼夜晚了。

作者

張孝祥

張孝祥(1132-1170),字安國,別號於湖居士,歷陽烏江(今安徽省和縣東北)人。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書法家。其父張祁,任直秘閣、淮南轉運判官。出生於明州鄞縣,少年時闔家遷居蕪湖(今安徽省蕪湖市)。紹興二十四年(1154)廷試,高宗(趙構)親擢為進士第一。授承事郎,簽書鎮東軍節度判官。由於上書為岳飛辯冤,為當時權相秦檜所忌,誣陷其父張祁有反謀,並將其父下獄。次年秦檜死,授秘書省正字。歷任秘書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書舍人等職。1163年,張浚出兵北伐,被任為建康留守。此外還出任過撫州,平江,靜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長官。幹道五年(1169)年,以顯謨閣直學士致仕。是年夏於蕪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歲。有《於湖居士文集》、《於湖詞》傳世。《全宋詞》輯錄其223首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