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概述

念奴嬌·過洞庭
張孝祥

先觀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
應念嶺表經年、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短髮蕭騷襟袖冷,穩泛滄浪空闊。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扣舷獨嘯,不知今夕何夕。
欣賞:張孝祥是南宋的愛國詞人。他胸襟磊落,品格高潔,但在官場上卻屢遭讒言。這首詞就寫在他遭讒落職從桂林北歸路過洞庭湖之時。在湖上夜遊的過程中,他獲得了心靈的慰籍,努力從苦惱中掙脫出來,終於在對自我人格的確認中,獲得了一種面對險惡現實的精神力量。
從詞中我們可以看到,詞人毫不掩飾地吐露了他在大自然懷抱中得到的精神愉悅。人在現實處境中不遂意、不舒暢,心靈難免躁動不安,必須尋找一種渲泄排遣之法。當他於月夜泛舟洞庭時,面對“更無一點風色”、“玉鑒瓊田三萬頃”的洞庭美景,面對“素月分輝”、“明河共影”的中秋良辰,不禁深深為大自然的寧靜、開闊、澄澈而陶醉,於是他的心靈漸漸平靜下來,富貴功名、寵辱得失均難以入懷,產生了“妙處難與君說”的直觀感受。
不僅如此,在詞的下片,詞人更傳達了一種心物交融、天人同化的美妙體驗,使上述的直觀感受提升到了哲理感悟的層面。詞人獨立小舟之上,面對“滄浪空闊”,產生了以天地為棟宇、以萬象為賓客(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意謂用北斗星作酒具,邀天地萬物為賓客,盡飲長江水)的意念,精神似與宇宙大化相通,達到了物我兩忘、天地合一的超然境界。
最終,詞人從那浩渺開闊的自然美景,從心物交融的精神快意中,挺立起一種自覺的自我人格意識。“表里俱澄澈”、“肝膽皆冰雪”就成了詞人人格魅力的一種象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