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潮

快潮:來去匆匆的短暫流行。熱得快,冷得也快。常常表現為較為誇張或前衛的形式。消費者為追逐時髦一哄而上,但因其本身有不切實際或其他致命的缺陷而一下子消失得無蹤無影。

解釋

來去匆匆的短暫流行。熱得快,冷得也快。常常表現為較為誇張前衛的形式。消費者為追逐時髦一哄而上,但因其本身有不切實際或其他致命的缺陷而一下子消失得無蹤無影。

歷史

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曾有一些人提倡戶外裸體運動,儘管喧鬧一時,但僅是曇花一現。80年代在香港曾流行的"乞丐裝",看上去破破爛爛卻索價不菲,這在浮華的香港自然無法持久,上市數周后即無人問津。此二例皆為快潮典型。

現今

有些快潮第一次問世雖不為世人接受,草草收場,但時過境遷,數十隼後復出卻有了不同的遭遇。如比基尼泳裝。1946年被法國時裝設計師埃姆(Jacques Heim)和亥爾德(Louis Reard)首次推出,僅熱鬧一時;至60、70年代它以更簡潔的形式再現時,才真正流行起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