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

基本信息

拼音】:wàng xíng
釋義】:(1)因快樂而失去常態。(2)指不拘形跡。
探源】:
(1)蔡邕《琴賦》:“於是歌人恍惚已失曲,舞者亂節而忘形。”
(2)杜甫醉時歌》:“忘形到爾汝,痛飲真吾師。”;《儒林外史》第十回:“牛先生,你我數十年故交,凡事忘形。”

基本解釋

[be beside oneself;have one's head turned;do not control oneself] 忘掉言行的分寸
得意忘形

詳細解釋

1. 指超然物外,忘了自己的形體。
莊子·讓王》:“故養志者忘形,養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前蜀 韋莊 《對酒》詩:“何用巖棲隱姓名,一壺春酎可忘形。” 宋 秦觀滿庭芳》詞:“時時,橫短笛,清風皓月,相與忘形。” 清 潘陸 《同朱士葉北固山用唐人韻》:“高人住巖壑,永日與忘形。 江 愛秋濤壯,山憐宿雨青。”
2. 形容過度高興而失去常態。
蔡邕《琴賦》:“於是歌人恍惚以失曲,舞者亂節以忘形。” 陳殘雲 《山谷風煙》第十四章:“ 朱細芳 忘形地撲向 周祺 ,好像 周祺 就是她日夜想念、而又杳無音信的親哥哥。”
3. 謂朋友相處不拘形跡。
白居易《效陶潛體詩》之七:“我有忘形友,迢迢 李 與 元 。” 元 劉致 《折桂令·閒居自適》曲:“與農父忘形爾汝,醉歸來不記誰扶。”《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必是先有了這個心,才有古往今來那無數忠臣烈士文死諫武死戰……才有 漢光武 、 嚴子陵 的忘形。”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他們從前是多么忘形的親熱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