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肯斯山公園

德拉肯斯山公園

南部非洲的岩畫主要是布須曼人岩畫。布須曼人並不是一開始就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中的,以往他們遍居於南部非洲的全境,是受其他非洲人以及歐洲人的壓迫,才被趕到這個不毛之地的。布須曼人最後離開巴蘇杜蘭即今天的賴索托王國的山地,是在十九世紀的中葉。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德拉肯斯山公園德拉肯斯山公園
中文名稱:喀什蘭巴/得拉肯斯公園
英文名稱:Ukhahlamba/DrakensbergPark
國家: 南非
所屬洲: 非洲
批准時間:2000
批准標準
2000年根據遺產遴選標準C(i)(iii)和N(iii)(iv)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理由:
標準(i):得拉肯斯的岩石藝術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最大最集中的岩畫群,所刻畫的形象不僅生動逼真、栩栩如生,而且反映了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的方方面面。
標準(iii):撒恩族人居住在得拉肯斯山脈已經有四千年的歷史了,得拉肯斯舉世無雙的岩畫群已經成為他們生活和宗教信仰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介

德拉肯斯山公園德拉肯斯山公園

得拉肯斯公園也叫喀什蘭巴公園,得拉肯斯山脈是南非高原邊沿大斷崖的組成部分,從南非德蘭士瓦省東部回歸線附近起,略呈弧形,延伸至開普省東南部,長約120公里,海拔多在1000-2000米,最高峰位於賴索托境內,海拔3482米,是南部非洲最高峰。

南部非洲的岩畫主要是布須曼人岩畫。布須曼人並不是一開始就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中的,以往他們遍居於南部非洲的全境,是受其他非洲人以及歐洲人的壓迫,才被趕到這個不毛之地的.布須曼人最後離開巴蘇杜蘭即今天的賴索托王國的山地,是在十九世紀的中葉.
布須曼人是荷蘭殖民者對他們的稱呼,意思是居住在灌木叢中的人.他們並不是黑色人種,膚色黃里透紅呈黃褐色.身材矮小而乾癟,女人只有1.38米左右,男人最高也超不過1.60米.顴骨突起,頭髮濃密而捲曲,呈顆粒狀.由於缺少皮下脂肪與水分,皮膚粗糙,皺紋很多.

布須曼人的祖先

德拉肯斯山公園德拉肯斯山公園

依據考古發現,布須曼人的祖先,在遙遠的過去曾生活在非洲的南部和中部偏東地區.民族學家喬治.西貝爾包埃說:“我們不敢肯定,在舊石器時代中期和晚期,生活在南非製造石器的人或許就是布須曼人的祖先,但是我們有更多的理由,至少可以把他們看成是生活在2500年前具有現代布須曼人特徵的布須曼人的祖先.為此,我們可以肯定桑人(即布須曼人)曾經占據過卡拉哈里的絕大部分地區.後來由於文化比較發達的、使用鐵器的其他民族(現代班圖人)的侵入,於是把布須曼人驅趕到更加貧瘠和荒蕪的沙漠地區”。

布須曼人創作的岩畫題材

德拉肯斯山公園德拉肯斯山公園

布須曼人創作的岩畫題材是多方面的,既有關係到人民生死存亡抗擊班圖族侵略的戰爭,也有不同族屬之間的械鬥的重大題材;也有對和平生活的謳歌,男人們集體狩獵,女人們結夥採集。此外,還有反映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娛樂生活的。無論何種題材,在他們的手裡都表現得極為出眾,集寫實與誇張於一體,把高僅1米60左右的身材拉長一倍到兩倍,又能把動物用深淺相同的顏色渲染出層次,甚至掌握了某種透視法。

地理氣候

德拉肯斯山公園德拉肯斯山公園

得拉肯斯北段由花崗岩砂岩頁岩組成,久經風化、侵蝕,山體破碎,地勢較低,被稱為“低冰峰”。南段地表覆蓋由玄武岩,山勢高峻、群峰聳立,當地人稱之為庫亞蘭巴,意思是“萬矛高舉之屏障”。東坡陡峻,森林密布,濕潤的印度洋氣流經抬升形成豐富的降雨,多瀑布、急流,其中圖蓋拉瀑布是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氣勢磅礴,宏偉壯觀。西坡緩平,向內陸高原微傾,因地處被風地帶,多草原、灌叢。

得拉肯斯的氣候受亞熱帶高壓氣鏇的影響,冬季乾燥,氣溫穩定,夏季潮濕多雨。年平均溫度是16攝氏度,季節溫差和日夜溫差大,夏季低緯北坡最高氣溫是35攝氏度,而冬季高原最低溫度可達零下20攝氏度。得拉肯斯公園目前發現的共有2153種植物,其中包括1993種被子植物,5種裸子植物,70種蕨類植物和85種苔蘚。在這些植物中,有109種是國際瀕危物種和109種國家瀕危物種。公園中植物的最大特色是這裡的大量物種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徵,這裡有98種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植物。

動物

得拉肯斯公園擁有48種哺乳動物,299種鳥類和48種爬行動物以及26種兩棲動物和8種魚類。在南非已發現的156無脊椎動物中,公園包括32種節肢動物、14種多足動物和44種蜻蜓,而且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徵,公園中的74種蝴蝶占南美蝴蝶種類的7%。

考古

德拉肯斯山公園德拉肯斯山公園

得拉肯斯公園是南非最重要的考古地區之一。這裡的考古遺址從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到晚期,再到鐵器時代,證明了該地區的人類居住活動很可能貫穿了前一百萬年。得拉肯斯公園最早的居民可以追溯到2萬年以前,大約8千年以前,撒恩族人開始了在這片土地上的繁衍生息。撒恩人以狩獵為生,他們通常居住在洞穴中或岩層下。他們崇拜岩畫,不少作為撒恩人岩畫代表的岩洞已經被列為國家重要保護文物。居住在得拉肯斯公園的撒恩人口數很少,不超過1千人,因此對該地區的植被和野生環境影響很小。白人居住者與1837年在得拉肯斯公園出現。他們在得拉肯斯的狩獵和撒恩人的利益發生衝突,殖民者開始了對撒恩人的剿殺,1871年最後一個撒恩人居住區被摧毀,從此撒恩人在得拉肯斯消失。

評價

德拉肯斯山公園德拉肯斯山公園岩畫

得拉肯斯公園自然風光秀麗迷人,撒恩族人4千年來在這裡的岩洞里和岩層上留下了無寶貴的岩畫財富。他們刻畫描繪了各種動物和人類的生活,展現了撒恩族人的精神世界,而今的撒恩族人已經不再居住在他們古老的祖先留下的家園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