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瑾

徐英瑾是一名哲學博士,副教授,出生於1978年,主要講解的課程是現代西方哲學。

簡介

徐英瑾,1978年生,哲學博士,現為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專長為分析哲學史、心靈哲學以及分析哲學與歐陸哲學比較研究。其博士論文《維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獲得2006年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

教育經歷

1996、2-1999、7 上海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哲學系代管)讀本科
1999、7-2002、2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碩士
2002、2-2004、7 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博士

工作經歷

2004、7-至今 復旦大學哲學系任講師、副教授 留學經歷
2002、6-2003、6 在羅馬慈幼天主教大學做訪問學生

主講課程

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心理學哲學、西方語言哲學、哲學系專業課

發表論文

[專著]《維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論文]與張慶熊周林東合著・《二十世紀英美哲學》・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徐英瑾負責五個章節,分別關於達米特、杜威、普特南、戴維森、羅蒂等哲學家,總計10萬字);
[論文]《維根斯坦關於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之間的“第三種可能性”的思考》・《復旦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五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哲學》2006年第十二期轉載;
[英語論文]“Is the Insistence on the Continuity between Philosophy and Empirical Knowledge tenable?―Dewey Vs Wittgenstei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3,No.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頁71-79;
[論文]《維根斯坦關於分析判斷與綜合判斷之間“第三種可能性”的思考》・《復旦學報(社科版)》・2006年第五期・頁49-56;
[論文]《維根斯坦的“現象學”之謎》,《復旦學報(社科版)》・2004年第一期・頁78-86;
[論文翻譯]《維根斯坦對於經驗的現象學再現》(翻譯)・《世界哲學》・2004年第1期・頁48-56;
[書評]《維根斯坦的<大打字稿>》・《中國學術》・總第十七輯・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第一版・頁310-324;
[論文]《<邏輯哲學論>處理“顏色不相容問題”的兩條道路》・《哲學門》・2003年第一冊・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一版・頁129-153。
[論文]《維根斯坦面向“現象學”的哲學轉型――從<邏輯哲學論>到<略論邏輯形式>》・《哲學門》・2005年第一期(總第十七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頁117-14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