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時行

徐時行

徐時行即申時行。(1535年-1614年)明代官員。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狀元。萬曆十一年(1583年)代理內閣首輔。萬曆十三年(1585年)正式出任首輔。

基本信息

簡介

徐時行即申時行。(1535年-1614年)明代官員。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
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狀元。萬曆十一年(1583年)代理內閣首輔萬曆十三年(1585年)正式出任首輔。
生於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申姓富商之子,祖父自小過繼徐姓舅家,故時行幼時姓徐,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回歸本宗申姓。嘉靖皇帝欽點狀元時名為徐時行。
萬曆十一年成為內閣首輔後,政務寬大,能容納人,世稱長者。然務承帝旨,不能有所匡正,一切務為簡易,“上下恬熙,法紀漸不振”。為相九年,於萬曆十九年告老還鄉。直至萬曆四十二年,神宗還派行人存問,詔書到蘇州,時行已逝世。加少師兼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詔贈太師。謚“文定”,賜葬吳山之陽。《四庫全書總目》說“其相業無咎無譽,詩文亦如其人”。
申時行五十七歲離相位,1614年七月十九日(8月23日)八十歲壽終,二十多年間,時與故人遺老流連吟詠,文藻婉麗。《明史》有其傳。二子亦有文名。

著作

草書。著作有《書經講義會編》、《召對錄》、《綸扉奏草》、《申定公賜閒堂遺墨》等。

軼事典故

簡介

徐時行中狀元認祖歸宗的故事,在清代被編寫為彈詞作品《玉蜻蜓》。作者佚名。此作早在乾隆年間就有平胡調藝人傳唱,《白雪遺音》選輯了片斷。後經彈詞藝人陳遇乾請人增飾,有道光十六年(1836)重刻的《陳遇乾先生原稿繡像芙蓉洞》傳世。

內容概述

全書分兩部分:前一部分寫沈君卿尋訪申貴升,長江遇盜,芙蓉洞團聚,後衣錦還鄉等情節,內容亦荒誕不經;充滿因果說教。藝人稱為沈家書。後一部分以玉蜻蜓為中心事件,寫申貴升私戀尼姑志貞,病死庵中,志貞生一遺腹子,為徐家收養,改名徐元宰,後元宰中試,庵堂認母,複姓歸家。藝人稱為金家書。兩者內容情節無密切關聯,而是強為撮合,雖不免封建倫常之說教,但描寫豪門富室的腐朽奢侈,封建道德的虛偽,頗切中時弊。人物刻畫生動,用筆老辣,是一部有影響的傳統彈詞曲作。

劇情介紹

蘇州南濠巨富申貴升(一般說書為金貴升)娶吏部尚書張國勛之女為妻,婚後感情不和。一日申貴升去虎丘遊玩,偶遇法華庵尼姑志貞,二人一見鍾情,於是申就留住庵中不思歸家,最後不幸病死庵中。此時志貞已身懷六甲,最後產下一子,取名申時行。志貞因畏人言,在申時行襁褓中裹上血書及申貴升遺物玉蜻蜓扇墜,讓庵里乾什活的婆婆深夜送子歸還申府。但婆婆在路上受驚,竟將孩子棄于山塘街桐橋頭。豆腐店店主朱小溪恰好路過,便將其抱回撫養。不久豆腐店毀於大火,因生活困苦,朱小溪無奈將孩子賣給蘇州離任知府徐上珍(東蓬萊人),徐無兒子因而視為己出,即改名為徐時行,後又按徐氏排行取名為元宰。
徐時行生性聰慧,在徐上珍的精心培養下,才華橫溢,遠近聞名。十六年後,徐時行得中鄉試第一名,不久,徐時行將從東陽赴京殿試,此時徐上珍將其母智貞所書血書和玉蜻蜓扇墜交給徐時行,並告訴其身世。徐時行在血書中讀出親生母親為法華庵尼姑志貞(一作智貞),遂在赴京途中轉道法華庵,憑玉蜻蜓扇墜與親生母親相認,這就是在婺劇中非常有名的“庵堂認母”。
隨後徐時行繼續北上,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終於在殿試中一舉奪魁,嘉靖皇帝欽點狀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