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文

彭光文,男,龍山縣人,曾任龍山縣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曾獲“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湘西州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連續三年獲得“縣人民滿意公僕”稱號。

基本信息

校友簡介

:彭光文,男,龍山縣人,我校76級校友,自畢業至今,紮根湘西近三十年。2003年,龍山高級中學被評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並順利通過了“州示範性中學”評估,2004年,被評為“省文明衛生單位”,2005年順利通過了“省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初檢。

詳細介紹

如果說,學生是一片片風姿綽約的綠葉,高懸在陽光普照的枝頭,那么教師則是那深埋在沃土中的根須,用自己全部的生命支撐起一片濃密的綠蔭。作為一名在三尺講台上辛勤耕耘了二十七年的人民教師,他幾十年如一日,憑著自己對教育事業孜孜以求的永恆情懷,兢兢業業地在龍山縣洛塔中學、靛房中學等鄉村中學默默奉獻了十餘年,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人才。他當之無愧於頭上的“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的灼灼光環;有人曾這樣描述校長對於學校的重要性:一個校長就是一所學校。作為一名教育管理者,他硬是憑著自己一股“不服輸,不言敗”的山裡人的“傻”勁,運籌帷幄、大膽革新,先後在龍山縣第二中學、龍山高級中學的教育史上創造了新的篇章。“湘西州優秀共產黨員”以及連續三年獲得的“縣人民滿意公僕”稱號更是對這位龍山縣基礎教育事業“領頭雁”的最佳褒獎!他就是我校76級校友、現任龍山縣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的彭光文。

“當老師,就是把書教好;做校長,就是把學校辦好!”

認識彭光文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張刻寫著歲月滄桑的臉,一頭倔強的頭髮,身著樸素,其實這一切仿佛都昭示了這位地地道道從大山里走出來的校長的特殊氣質,他那種“吃苦耐勞為教育、大刀闊斧辦學校”的果敢是他性格的寫照,同時也是其事業成功的源泉。當有人問他:“作為一名耕耘者,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為什麼會有如此不竭的動力?”他憨憨一笑:“對於自己,其實也沒想很多,就是乾一行,愛一行,當老師,就是把書教好;做校長,就是把學校辦好!”正是這幾句樸實的話,很好地詮釋了彭光文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一生。

彭光文出生於龍山縣苗市鎮撈東村的一個貧苦家庭,是憨厚淳樸的農民的兒子。他深知農民的艱辛,從小就立志發憤讀書,終於在鄉村中學成為了一名民辦教師,但去更高學府讀書的渴望一直在腦中縈繞,他深知農村的孩子渴望知識就如同綠葉渴望甘霖一樣,要給學生一桶水,自己必須有兩桶甚至更多的水。功夫不負有心人,1976年,他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進入了吉首大學數學系學習。苦讀兩年,學習成績突出,各項表現極佳的彭光文畢業後本可以留城,但他依然選擇了龍山縣最偏僻、海拔最高的鄉鎮——洛塔鄉任教,而且這一乾就是五年。憑著自己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過硬的專業知識,他很快就成為學校的教學骨幹。隨後,他又被調派到龍山縣靛房中學工作,先後擔任教研組長、年級組長、教導主任、副校長等職務。在他任教靛房中學期間,該中學被評為全州45所骨幹國中之一,自己也先後獲得了“全國優秀教師”、“省教育系統勞動模範”等稱號。

由於驕人的工作業績和踏實肯乾的工作精神,彭光文的名字漸漸被人們所熟知,都知道他是在教學和管理上都是一把“好手”。1991年,在完成了十餘年的鄉村中學從教生涯後,彭光文調到了位於縣城的龍山縣第一中學任教,並先後擔任龍山一中政教處主任、黨支部專職副書記等職務。2002年龍山縣城中學布局進行整體調整,龍山縣第一中學的2229名高中師生整體搬入新成立的龍山高級中學,龍山第二中學師生成建制轉入一中,二中重新設立成為一所初級中學。此時,龍山縣二中一切都是從零開始。誰會接過這副重擔呢?

“敢做別人不做的事,讓學校走出困境就是我的責任。”

讓彭光文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縣教育部門將領導建設龍山縣第二中學的重擔,竟然擱在了他的肩上。於是,2002年彭光文擔任了龍山縣第二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接到上任通知的時候,彭光文曾一度彷徨,原龍山縣第一中學的所有教師包括在一中工作期間和自己共事的所有中層領導都被編入了龍山高級中學,為什麼單單留下自己?難道是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難道是組織上不信任自己?難道是自己不能擔當高級中學的教學和管理工作?——種種疑慮縈繞在心頭。但是當他站在龍山縣第二中學的校園裡時,搖搖欲墜的校門、低矮的教學樓、破舊的籃球場、雜草叢生的操場、破破爛爛的桌椅……這些讓彭光文又恢復了往日的激情。他想到了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臨危受命,組織上既然把這樣一所學校交給自己,其實是對自己的一種信任。如果連校長都把自己的學校放棄了,那還怎么讓教職員工為學校的發展而努力呢?學生、教師、家長、領導、社會都在看著自己怎樣走這一局棋,要是自己走錯一步,就等於辜負了他們對自己的信任。重任在身,不容自己再疑慮,他果斷地收拾好心情,開始投入了學校的建設和管理中。

龍山二中位於209國道旁,校園設施建設差、周邊環境惡劣、管理比較鬆散、教學質量不高是制約二中的幾大頑症。憑著多年積累的教學和管理經驗,上任伊始,他便深入教職工和周邊學生的家庭,了解教職工及學生家長對學校的看法和要求。在許多學生家庭,他聽到了家長們針對學校問題發出的呼聲;在許多教師家庭,他記錄了老師們為學校振興而提出的建議,也感知到了他們對自己的殷切希望。經過細緻的研究、縝密的分析,彭校長敏銳地總結出了龍山二中的癥結所在,並緊緊按照縣教育局提出的“學校四個‘樣子’建設”方針,將“學校要有學校的樣子,領導要有領導的樣子、老師要有老師的樣子、學生要有學生的樣子”時刻銘記在心,作為自己工作的準繩。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了各項整治和管理。

彭校長深知:“一個好的學校,首先要有一個宜人的學習環境,這樣才會薰陶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校園基礎建設是龍山縣第二中學的首要工作。學校新修了校門和緊鄰209國道的校園圍牆,及時有效地杜絕了一切安全隱患,確保了師生的生命安全。並對教學樓、操場、籃球場和食堂進行的修整,添置了部分教學儀器設備,並為學校設定了語音室、實驗室、圖書閱覽室等一系列硬體設施。

在全體教師大會上,彭校長堅定地說:“窮則思變,二中必須在競爭中求生存,在改革中求發展,我們大家一定要同舟共濟,擰成一股繩,共同為開創出學校新的工作局面努力。”

會後,彭校長就頒布了實施全員教師聘任制、崗位責任制等制度,徹底打破了改革開放多年來仍留存的鐵飯碗,並真正從內部加大了學校管理力度,提出了堅持“從嚴治學、從嚴治校”的辦學方針;學校實行了完善的教學檢查制度,定期對教師的備、教、批、輔進行檢查;學校實行了教學積分制,以積分高低獎優罰劣……這些舉措的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第二中學沿襲多年的落後體制,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二中教職員工的思想意識,極大地調動了老師們的積極性。“上班混幾節課,下班牌桌上坐”的狀況沒有了,比工作、比成績的競爭局面從此在教師之間、學校各部門之間展現,並進而成為二中生存與發展的主旋律。一位老師曾深有感觸地對彭校長說:“看來只有大膽改革,採取競爭機制,強化責任意識,學校的教學質量才能提高,學校才有希望啊。”規範的制度化管理,終於帶來了學校校風的煥然一新。

在這一年中,在二中的食堂里,每天都會看到一個拿著飯盒和同學們一起擠食堂的人,他就是彭校長。無論嚴冬還是酷暑,中午都睡在學校,還經常親自下到班級,查崗聽課。有人不解地問:“都是堂堂一校之長了,怎么還去擠食堂、睡學校啊?”彭校長一臉嚴肅地說:“校長不下到一線,永遠也聽不到真實地東西。”

一年的時間雖然很短暫,但正是在這短短的一年當中,龍山縣第二中學從一所百廢待興的學校發展成為一所有著優美校園環境和硬體設施建設、優良的校風、規範的管理制度、優良師資隊伍的中學。2003年二中在全縣中考中取得了全縣第一的好成績,這也是對這所學校飛速發展的最好佐證。

“學校要發展,靠的就是務實肯乾、勇立潮頭、革故鼎新。”

龍山縣第二中學的飛速發展,校長彭光文自然功不可沒!他的成績,縣教育部門領導和全縣人民都有目共睹。2003年8月,彭光文被調任龍山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彭光文知道:“高級中學是龍山縣城中學布局調整後的重頭戲,是全縣唯一的一所高級中學。調任高級中學校長,是組織對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充分信任。高級中學只能辦好,不能辦砸。全縣人民、縣領導都盯著我這個校長呢!”他深深地意識到自己如今要擔的這副擔子比以往的任何擔子都重。

高級中學建校剛一年,是一所全新的獨立高中,基礎好卻攤子大,尤其是建校時間短,各種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很多硬體設施尚在陸續添置當中,並且由於當時高級中學是由以前的一中和二中合併,老師們的心不齊,工作尚屬於起步階段,所以教學質量嚴重下滑。同時,該校還正處於積極申報“州重點中學”時期,對於這樣一所學校,上級領導及全縣人民都倍加關注。

彭光文就這樣頂著壓力上任了。時至今日,自己當時誠惶誠恐,忐忑不安,一連好幾個晚上都未睡好覺的情形,彭校長現在還歷歷在目。在上任後的第一次學校教職工大會上,他對大家說道:“我願與大家一道,盡心盡力對組織負責,對學生負責,對家長負責,對社會負責……”此時他深刻地總結出:學校要發展,靠的就是務實肯乾、大膽創新。

他從狠抓內部管理入手,實施了“領導、教師、學生”三位一體的管理機制,強化教學的過程管理,注重教學質量的評價,始終突出教學中心。在2003年的全國數學聯賽和物理奧賽中,該校取得了數學全州第一和物理全州第二的好成績,轟動了州內各高中學校。2004年高考,更是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上600分10人,本科上線227人,楊如釗同學以657分的高分名列湖南第七,摘取了自治州理科狀元桂冠,被清華大學錄取;李卓政也以631分居全州第六。2006年高考實現歷史新突破,600分以上人數達25人,居全州各縣市之首,本科上線495人,重點本科上線達110人。在巨大的壓力下,彭校長創造了高級中學的輝煌,全校老師也看到了希望,增強了信心,同時,他也再一次創造了自己教育事業上的又一個輝煌。

務實肯乾、辦事公開、不搞名堂,是龍山高級中學所有教師對這位校長的真實感受。彭校長的辦事態度已經在龍山高級中學有口皆碑,彭校長的事跡更是被傳為佳話。在2004年縣裡實施的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中,在聘任校長進行測評時,他的滿意率達到86%,居全縣校長滿意率之首。在絕大多數教職工的眼中,他思想開明,頭腦清醒,善於學習,為人謙和,具有與時俱進、務實創新的領導者的素質。擔任高級中學校長一職以來,他結合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和學校的實際,依據國家政策,明確提出了學校教育“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教師的發展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三原則,大膽實施“品牌戰略”,依託“名教師”塑造“名學生”,以“名教師”為支撐創建有廣泛影響的“名學校”,把高級中學辦成一流的“特色學校”。他大膽創新,規範管理,並形成了一套有特色的獨特的管理模式,對每一位教職工,他都十分尊重,他認為,學校制定政策要科學決策,民主協商,讓老師、學生都能理解,自覺執行,而不是因為自己是校長,就獨斷專行,不集思廣益的政策永遠是不成功的政策,不集思廣益的校長只能是失敗的校長。在他上任期間,短短一年裡,學校先後出台了《龍山高級中學教職工日常管理條例》、《內部結構工資改革方案》、《教職工年度考核方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學校管理邁上了制度化、科學化、法制化的軌道,各項工作都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作為校長,彭光文還深諳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性。為提高龍山高級中學辦學水平,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武裝師資隊伍。他多方匯報,籌集資金,近一年來,學校先後籌集到資金200多萬元,購進了計算機、多媒體、智慧型廣播、閉路電視等硬體設施;投入100餘萬元建成先進的校園網。同時,彭校長還多渠道引進資金50餘萬元,收購皇蒼森林公園,完善了校園的美化、綠化工程,為學生塑造了一個美麗如畫的學習環境。如今走進龍山縣高級中學的校園,靜臥在皇蒼青山山麓的現代化教學樓,整齊劃一的高標準學生公寓,寬廣的校園廣場與枝葉扶疏的園林交相輝映,小橋流水,競放的玉蘭花,綠草茵茵的足球場,都會讓人感覺到這才是一個讀書的絕佳境地。

天道酬勤,耕耘自會有收穫。2003年,龍山高級中學被評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並順利通過了“州示範性中學”評估;2004年,還被評為“省文明衛生單位”;2005年順利通過了“省示範性普通高中”的初檢。成功只能證明過去,輝煌則屬於未來。在學校的遠景發展規劃方面,彭校長更是思路清晰,目標明確。在他的帶領下,龍山高級中學的全體師生正向著學校2010年遠景發展規劃提出的奮鬥目標邁進。

“之所以能夠做好一名校長,我想,是我首先做好了一名老師!”

當問起彭校長自己最成功的是哪個階段的時候,出乎筆者意料的是,彭校長並沒有回答是在龍山高級中學任校長的時候。他沉思了片刻,緩緩地對筆者說:“其實,我認為自己站在講台上給學生們傳授知識的時候,是最成功、最有成就感的時候。我之所以能夠做好一名校長,我想,是我首先做好了一名老師!”眾所周知,彭光文教學有一套,育人更有一套,自從參加工作之日起,彭光文老師就一直從事班主任工作,而且多是別人不願帶的“後進班”。在彭光文老師的眼中,並沒有絕對的“後進生”,也沒有一個絕對的“後進班”。在他的心裡,教學和班主任工作是一門獨特的藝術,老師教學育人的過程就是將一件件尚未成型的泥胚,塑造打磨成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所以他經常自詡為藝術家,也正是因了他的這種幾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地奉獻於自己鍾愛的“教育藝術”事業的精神,早在他於靛房中學任教期間,就成為全縣為數不多的“全國優秀教師”之一。

當1991年彭光文剛調進龍山縣第一中學時,他就接手一個全校聞名的初二139班。早先,通過其他同事,他對139班有所耳聞。這個班級全班70多個學生大多數都是高幹子女或者教師子弟,有著優越的家庭條件,養成了許多惡習,學習風氣極差,生活習慣也不好,是個典型的“糟、亂、差”的“問題班級”。在初一一年的時間裡,就曾經換掉了十餘名老師,有一名年輕的英語老師還被課堂上調皮的學生氣跑。直到最後沒一個老師願意去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班級”上課了。後來校長還親自掛帥,擔任這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可這群頑劣孩子的心仍然回不到課堂上來。許多人善意地提醒彭光文:“這些學生已經無可救藥了,連校長都管不了,你能行嗎?”是啊,面對這樣一個班級,很多人眼睛都盯著自己呢,彭光文堅定地告訴自己:“如果連我也放棄了他們,那他們可真就沒有希望了。我的學生,只能教好,不能教差!”

就這樣,彭光文頂著壓力開始了139班的班主任工作。首先,彭老師逐一對全班70多個同學進行了家訪,與學生的家長進行溝通,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通過對學生的了解,彭光文深切地感受到:其實這些學生之所以成績不好,調皮搗蛋,並不是智商低,而是學習興趣不高,學習習慣不好,相反,他還發現有許多學生都十分聰明。於是他從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幫助他們重新樹立自信心。根據這個班級學生特殊性,彭老師選擇了一些雖然調皮但卻在班級中比較有威信的學生作為班幹部,讓他們樹立起自己管理自己的理念。和學生交朋友,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他們,獲得學生的信任,這是他確定的班主任工作要訣。這類學生對絕大多數老師有反感,逆反心理特強。所以他決定用自己的行動說話,以身作則去感化學生。此後,只要自己沒有上課任務,彭老師就守著139班的學生們,學生們上課,他也上課,學生們下課,他最後一個出教室。晚上就寢,他到寢室,手把手教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直到他們全部休息了,他才離開。細緻的工作,使學生們開始信任他了!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年養成的惡習,不是那么容易改掉的。彭光文深知,對待這種學生就要用自己真誠的愛心去感動他們。學生聶浩就是其中一個,聶浩是個高幹子弟,優越的家庭條件讓他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生活習慣,學習不認真,經常做違紀違規的事情。來到139班之後,由於受到不好的學習環境影響,他產生了“破罐破摔”的心理,變得更加叛逆。他的父母對於這樣一個孩子,真是操碎了心。但是通過了解,彭老師發現聶浩其實很聰明,只是他的聰明用錯了地方,於是他開始同聶浩交朋友,個別談心,從生活、家庭、學習乃至畢業後的去向,到社會上如何立足等等,都是他們談心的內容。慢慢地,聶浩的心態有了很大的變化,開始聽老師的話了,也開始自覺搞學習了,聶浩的家人發現了聶浩的這種變化,對彭老師的悉心教導非常感激。

就這樣,彭老師以他的真誠和愛心終於喚醒了這一批頑劣的學生。獲得了全班同學對他的絕對信任。學生們的心開始回到課堂上來了,班風和學風也開始明顯好轉。一個學期下來,面對這樣一位有著一股“傻”勁的老師,學生們真是“又敬又怕”,有學生還偷偷地給彭光文取了一個“大傻”的綽號。可就是這樣一位“大傻”,讓139班徹底地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

彭光文在擔任139班班主任工作期間,同時擔任了139班和另一個超長班的數學教學。彭老師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打破教學常規,因材施教,大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每節課都學有所得,每一天都有新的進步。在初二年級期末統考的時候,139班的數學平均分由原來的年級倒數第一躍到了前二名,與同是彭老師任課的超長班僅3分之差。到139班畢業的時候,全班大多數同學都考上了中專,現在他們很多都已經奮鬥在龍山縣或外地各個工作崗位上。直至今日,還有許多學生和彭光文老師有著緊密地聯繫。他們對彭老師充滿了感激。一位現在於龍山縣統計局工作的139班學生黃小紅提起彭老師,無不感嘆地對筆者說道:“完全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彭老師,就沒有今天的我們!我們將一輩子感激他,一輩子銘記他。”一句簡單的話,道出了139班所有學生的心聲。

彭光文經常說:“學生就像是一片片濯濯的綠葉,我們要用愛心和陽光去滋潤他們,那樣他們才會煥發出勃勃生機。”是的,老師對學生的愛是博大而神奇的,愛是教育的力量和手段。或許這就是彭光文校長能夠成功的源頭所在。

彭光文就這樣憑著一股“傻勁”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鑄造了自己教育事業上的一個又一個輝煌,他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龍山的教育事業的發展而辛勤工作的精神值得所有人稱道。作為龍山縣高級中學的校長,我們更可以自豪地說:如果沒有像彭光文這樣一位有魄力,有開拓創新精神、有強烈事業心和責任感的校長,就沒有龍山高級中學今天的輝煌。他將成為一面旗幟,引領著龍山高級中學的全體教職工,為龍山高級中學的發展譜寫出新的篇章。

[稿源:紅網綜合]

[作者:彭紹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